陈丹老师的磨课过程中,我有幸听到了四节,感觉一次比一次好,这次的展示活动更是十分精彩。跟随着陈老师的脚步,这一路上,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教学智慧。下面就针对这堂《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的展示课,来盘点一下我的收获:
一、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操作性强。
陈老师懂得大胆取舍,舍弃了我们习惯上第一课时教学整体感知文章的环节,节省下了时间专注于做一件事: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一段话。让学生学得从容、学得扎实。本课,陈老师制定了3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分别与课堂教学中的第四大板块相对应。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目标是读通句子,读懂词语,第三板块的目标是读懂句子,体会美妙,第四板块是借关键词,积累美妙。每个板块的目标集中而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得以落实。
二、词语教学重点突出,方法新颖多样。
本课,陈老师带领学生理解了“美妙、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手风琴 演奏”等词,能根据词语特点选择最佳的解词的方法,“美妙”一次采用出示字典解释法,、听声音理解法、图片辅助理解法等等,让词语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而“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这两个词语,陈老师直接以播放《保卫黄河》中的片段音乐来理解,新奇又高效;“演奏”“手风琴”这两个词,陈老师直接出示图片理解,并说说自己看到过别人演奏什么乐器,学生在兴致勃勃地交流中运用了“演奏”一词,可谓巧妙。
陈老师的词语教学方法多样,但并不平均使力,从“呢喃细语”一词的理解中便可见一斑。这个词语,陈老师采用了多种方法相结合,层层剥笋似的解词。先理解“语”,再理解“细语”,然后结合字典上的解释让学生说说“呢喃细语”的意思,再出示图片,说说画面上谁与谁在呢喃细语,进一步感受词义,最后回归到文中,文中指的是谁与谁在呢喃细语。陈老师就是如此这般,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理解中的重点与难点。我想,“呢喃细语”这个词语解得如此细致,解得如此深刻,足以让学生终生难忘。
三、段落教学层层推进,背诵积累水到渠成
在读通句子,读懂词语的基础上,陈老师抛出一个问题:“风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逐渐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来体会“美妙”,用发散式的图文显示,让学生了然,四句话分别写了:风的声音像手风琴,风的声音像歌手唱歌的声音,风的声音像呢喃细语,风的声音像雄壮的乐曲。然后,让学生听声音,用文中的句子来表达,接着指导读出“美妙”,最后借关键,词积累“美妙”。整个过程中“读”贯穿始终,读的方法多样,读得有情有趣,不知不觉间达到了背诵积累的目的。
陈老师这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我将会把这堂课中学到的智慧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去。
《大自然的声音》评课稿
孙秀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