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4)根据表达的需要,能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2.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由三个板块组成,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围绕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交流,引导学生回顾本册教材第一单元所学的《观潮》,第四单元所学的《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和本单元所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启发学生梳理、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三种常用方法:一是借助文章题目;二是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是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情连起来。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编排了8个表现人物优秀品质、体现人物家国情怀的四字词语,要求学生在正确认读的基础上,能举例说说这些词语形容的人物,旨在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运用词语,在感受人物品质中进一步体会家国情怀。第二项编排了对比反问句和陈述句不同语气的两组句子,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感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表达效果。每组由两个句子组成,第一句都是选自课文的反问句:第一组选自《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组选自《梅兰芳蓄须》。第二句是根据反问句转化成的陈述句。两组例句后面编排了两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语境中迁移运用,增强对反问句表达效果的体会。
“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高适的七言送别诗《别董大》,旨在让学生积累优秀的古诗文。
3.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上有一定的认识,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的特点灵活选择恰当的归纳方法。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词句的理解和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表达效果有一定认识,但在语境中运用词句,根据情景和对象的不同灵活地表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表达效果,并且能够根据情景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表达句式。
二、教学目标
1.回顾单元课文,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四字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这些词语形容的人物。
3.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朗读,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不同语气,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三、评价任务
1.能通过回顾课文主要内容,交流把握课文内容的主要方法并能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归纳。
2.借助字典理解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将四字词语,准确运用到相关人物身上。
3.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朗读,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表达的不同语气,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
4.能准确朗读并背诵古诗。
四、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