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豌、按”等10个生字,会写“豌、按”等12个生字,会写“豌豆、按照”等16个词语。
2.阅读时能积极思考,针对课文局部和整体提出自己的问题。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阅读时能积极思考,尝试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2.借助课后题2,梳理问题清单,学习针对部分和针对全文的提问方法。
教学环节:
一、学习单元导语(5分钟)
设计意图:
1.明白本单元学习要求。
2.明白本单元学习与其他单元的不同之处。
3.在谈话中相机指导学生说好问句。
教学过程:
请学生看教材导语页,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交流的同时指导学生说好问句,发现本单元的特别之处,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二、自读课文,写出问题(20分钟)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真实的阅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
2.追问提问原因,发现提问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读课文导语和老师的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在有问题的地方画上“?”。
学生自读、思考、画“?”
交流提出的问题及提问的原因,梳理提问的方法。(3-4名学生)
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下来。
三、梳理小组问题清单,学习针对部分与全文提问(15分钟)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题2,了解可以针对部分和全文提问。
2.引导学生整理小组问题清单,思考自己的提问角度。
教学过程:
读课后题2的“问题清单”,思考有什么发现。
读课后题2的“泡泡”语,再结合“问题清单”中的问题,初步学习什么是针对部分和全文提问。
梳理自己的小组问题清单,看看哪些问题是针对部分,哪些是针对全文提问。
第二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能根据重点问题,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情感。
2.在深入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再次针对全文提出问题。
教学环节:
一、梳理班级问题清单,把问题分类。(7分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整理分类的时候进一步认识什么是针对部分和全文的提问。
教学过程:
学生交流自己的问题,并分类贴在黑板上“针对部分”、“针对全文”的清单板上,梳理问题,形成“班级问题清单”。
学生一起观察“班级问题清单”,发现针对全文的问题会比较少。老师相机鼓励大家,再读故事,也许还能提出针对全文的新问题。
二、借助问题学习课文。(17分钟)
设计意图:
1.学习基础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故事情感。
教学过程:
在情境中读词、读句,感受第五粒豌豆努力生长带给小女孩的生命的美好。
学生再读故事的11-21自然段,交流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三、带着对故事的理解尝试再次针对全文提问。(10分钟)
设计意图:
1.尝试再次针对全文提问。
2.在提问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关注故事中五粒豆子的相关内容,尝试再次针对全文提问。
学生读书、思考、写下自己的问题。
交流问题,老师对问题做适度引导和讨论,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写字练习(5分钟)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抄写句子“它使女儿对生命产生了愉快的想象。”
写好生字“愉”。
把句子工整地写在横格里。
2.有时间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特别想写的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