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观摩课《彩色的翅膀》听课心得笔记评课记录


评王老师《彩色的翅膀》   记录      曾听过王老师讲的《秋天的雨》,觉得王老师很有激情,每每把孩子们带进了那酣畅淋漓的朗读世界。今天再次见证了这一点,王老师那富有激情地朗读,让孩子们更好地领略了边防战士的风彩,那就是他们的奉献和无私。我觉得课的后半部分很不错,比前半部分讲得好。老师在开始注意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和关键词句的引领下去读书,这也很不错。
   不过,在课的一开始,王老师那一大段朗诵的内容感觉太长了,我没听明白你说的那一大段的意思,学生听懂了吗?你的意思是先给学生留下关于战士的印象,便于板书?板书完成得太快了。再是学生初读课文时间太短,这么长的一篇文章,读完一遍也得不少时间,是不是应让学生提前预习,在书上做出批注?在学生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好?让学生只读一遍肯定有一帮读不通。
说的不对的地方敬请王老师原谅!

每次听王老师的讲课对我而言都是一种享受,因为王老师讲课时不紧不慢,自信从容,平静中饱含深情,平稳中流淌关爱。那亲切和蔼的神情,微微前倾的身影,循循善诱的耐心,让我读出了她对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从听课中,可以想到王老师在讲《彩色的翅膀》一课前,做了充分地准备,从课前导语、课件设计到朗读指导以及板书等,无一不显得严谨细腻,而这些恰恰都是我所缺乏的。窦桂梅老师说得对,公开课是块试金石,能够把公开课上好的老师,也一定能够经营好自己的常态课。几次在公开课上看到王老师神采飞扬的一面,不难想象王老师的平日课堂一定也非常引人入胜。
   我觉得这节课的亮点之一就是学生对重点语句和重点段落的朗读,当那优美的童音响起时,我也不由得被陶醉了,也想着和学生一起去读。看来语文课上的确要多给学生品读的机会,当学生读出来了以后,自然也就感悟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不过王老师似乎更喜欢让学生齐读,我觉得如果让同学单独读,听觉效果可能会差一些,但却有利于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的表达。
   总之,我觉得王老师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很多。近来在读博客和听评课的过程中,我有一种落伍的感觉。看来需要努力学习了!

听了王老师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板书工整、大方,语言充满激情,每个环节的过渡、小结那声情并茂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有条不紊......
      王老师在引领学生解决第二个问题上,更显现出她扎实的基本功,这是我最值得学习的地方。《彩色的翅膀》是略读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后,让学生找出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学生很快就能把感人的地方找出来了,但怎样才能体会出感情呢?
    王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抓关键字词的理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感受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 其次通过体验与想象丰富学生的感受。如:让学生交流抚养婴儿的辛苦,想象情景当小瓜需要保护的时候,战士们会怎么做?还有“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这段文字,不仅让学生从战士尝瓜的动作中体会战士们对岛上结的第一个西瓜的珍爱,还让他们边学着尝瓜的动作,边想象战士们尝瓜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嘴里是怎样啧啧赞叹的,体会他们为了西瓜生长付出了许多心血,这西瓜凝结着战士们建岛、爱岛的深情啊! 当然,朗读是体会感情的好方法,但是学生朗读的指导一直是比较费时费力的一件事,有时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如果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应该能够读出感情了。
《彩色的翅膀》是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我的设计思路很简单,首先从文章的连接语入手,提炼出两个学习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小高为什么要把昆虫带往宝石岛?2、和同学交流读书的体会。第一个是一个次要目标,而第二个是主要目标。然后,紧紧围绕两个目标展开教学。
落实第一个学习目标的过程,不光是为了训练学生通过快速默读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也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为更好的落实第二个学习目标服务。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了一遍课文,又给了比较短的时间快速默读,在比较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
落实第二个学习目标的过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运用前面学到的“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来自读、自悟,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静静地读,细细地品,并做出批注,再围绕着“战士对海岛的爱”展开交流体会。
话不说不明白,课不讲不知道。原先感觉自己的备课应该挺充分挺合理的,但真正讲完课后,心里的落差极大。问题有二:
第一:教师注重更多的是“我的话怎么说”,而忽视了“学生会怎么说”。在让学生交流体会的环节中,让一个两个学生交流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预先设计的话一股脑搬出来,至于对学生到底充没充分理解了这句话,我并没有顾及到。
第二:“一切教学环节都是为目标服务的”,这点我考虑的还不够。这个观点受益于王主任,我觉得很经典,也一直把它作为平日备课、上课的准绳。但不管自己怎么注意,讲完课后,当再拿这个标准来衡量这节课时,才发现还是有诸多的问题。
花香老师说得对,课前的导语冗长,板书勉强。在备课时,我也隐隐约约感到这儿有问题,也曾问过自己,这样的导语、这时的板书,对落实教学目标到底有多大的实际用处?但那大段的导语是我自己对教材的诠释,是我精心思考才写出来的,自己感觉语言挺美也挺感人的,舍不得删掉,上课就那样了,满足了自己的表演欲。现在想想,这样的导语确实没有很好得为目标服务,应该删掉,开门见山切入主题,效果会更好。真是“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呀!
板书出现太早,更没有很好地为目标服务,我想,在讲课的过程中,随着学生的感情的一步步推进,再相机出现板书会更好。
最后,谢谢大家对我的课提出这么多中肯的建议。再次深表感谢!
"用激情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王老师的教学特色,事实也证明,有激情的老师能营造激情课堂和激情学生.这堂课王老师始终以"爱"字为中心,以"爱岛爱国"为主线,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最后又通过展示海岛战士的英姿配以感人肺腑的音乐来升华战士的形象,激发学生对爱岛爱国战士的无限热爱与崇敬之情来结束本课.可以说循循善诱,步步升华.效果很好
听课时间:9月15日    听课班级:六年级     教师:蔡国寿
听课内容:《彩色的翅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有关海岛战士的美丽而感人的故事,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彩色的翅膀。
  二、新授
  1、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⑴请同学们翻开书25页,先看这篇文章的连接语,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节课有两个学习任务,分别是什么?用线画下来并写上序号。  ⑵谁来说一下这节课的两个学习任务,分别是什么?生边交流,师边点击课件,出示学习任务:
  ①想想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②交流读文后的体会。  ⑶齐读任务。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第一个任务
  1、下面,就让我们来挑战第一个任务: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要边读边想。  2、谁来挑战第一个任务,说一说小高为什么把昆虫带往宝石岛?
  四、精读课文体会交流关键词句
  1、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2、这些感受你又是从文章中的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
  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读课文,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静静地看,细细地品,画出最能体现战士爱岛的句子,多读几次,并在旁边做上批注,写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3、学生交流:
  下面就让我们来完成第二个学习任务。抓住关键词语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战士们对海岛的爱啊,更是对祖国那深深的爱!
  五、拓展(练习)
想想海岛在边防战士的建设下,会有彩色的什么?
《彩色的翅膀》评课《彩色的翅膀》是第2单元的第3篇课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施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重视课前预习,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从施老师的检查预习的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充分的准备工作,调查学生中哪些是难读的字词,梳理学生预习中产生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施老师放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动笔划划写写,强调学生的自读自悟,真正地把读书时间交给学生。
(二)从学生实际出发,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
《彩色的翅膀》一文课文比较长,而且内容分散,文章中战士们的情怀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有一个小高的形象显而易见,而后就是一次活动——“尝瓜会”。文中又运用了插叙的方法,交代了西瓜不平常的来历。对于学生来说概括这样的文中有一定的难度,施老师在学生的预习中重视了这点,课堂上通过出示学生在概括课文内容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如不完整、没抓住文章的要点、语言噜苏、拖沓等问题,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要言简意赅,并抓住文章的要点重点。理解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是课文的教学难点。施老师紧扣单元的阅读训练目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让学生较好地感受了战士们对海岛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
(三)读写结合,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在带领学生细细体会海岛的昨天和今天后,让学生想象海岛的明天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新景象。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使学生的理解水到渠成。
当然,在略读课文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开放地学习?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加强课内外联系,适度拓展、延伸?这些问题都值得商榷。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