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文《花的勇气》赏读解析


备课资料  《花的勇气》赏读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李竹平
冯骥才的散文数量并不多,但每一篇都具有平实细腻,纯朴自然,思想隽永的特色。入篇常以情绪鲜明的词句吸引读者,使读者于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文字所描述的境与情里,和作者一同经历,一同体验,一同思索。
《花的勇气》就是这样一篇情绪饱满,语言细致生动的散文,读来回味无穷。课文虽然是节选自他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但独立成篇,一点也不失其完整自然。“四月的维也纳真令我失望。”情绪如此鲜明的落笔,任谁读了都会产生疑问,阅读兴趣大增,非探个究竟不可。循着作者的情感线索一口气读完此文,我们也和作者一起经历了一个波澜起伏的情感历程,最后在震撼中唏嘘、感叹──是呀,“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它们分明是在启示每一个人: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作者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的思想火花就这样自自然然地绽放于读者的眼前,读者的心中。
课文一波三折的情感体验如同小说伏笔和蓄势的手法,为最后的点睛之笔,即文章主题的揭示做足了铺垫,蓄足了心理期待之势。课文从只见绿地不见花时的失望写起,及至小吕领着见到满满一层花儿藏身于草下,作者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但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写自己惊讶之情,而将这种情绪蕴含于对花儿的描写当中:“我用手拨开一看,原来青草下面藏着满满的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这分明是在惊叹嘛!此时此刻,这“满满一层小花”带来的欣喜与期待已经盈满了作者的心房吧。然而,天公不作美,连日里冷雨伴着凉风,使作者心中满满的期待渐渐变成了有点不甘的遗憾。怎么也意想不到的,就是在这凉风冷雨里,“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面对眼前的情景,作者无法掩饰的惊喜之情便通过饱蘸情感的文字自自然然地流露出来:“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了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最后,因为这经历,因为眼前的“全新的色彩”,念想之间,“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作者的心被有“如此气魄”的小小的花儿深深地震撼了。作为读者,在同样被震撼之余,还会有一份豁然──原来,作者如此真诚地叙说他的这次寻花经历,是想和我们分享他从中得到的感悟,让我们也明白──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作者立意之新奇,匠心之独运,令人叫绝。
仔细阅读课文,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且不说作者所描绘的就是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之一,他用文字定格画面的功力或许与他的画家身份也有着紧密的关系。细细品味,《花的勇气》中的画面是有层次感的。“我用手拨开一看,原来青草下面藏着满满的一层小花,白的、黄的、紫的,纯洁、娇小、鲜亮,这么多、这么密、这么辽阔!”这幅画面的背景是绿色连着绿色的大片大片的草地,主体是下边藏着的满满一层小花。花儿虽藏着,在大片大片绿色的衬托下是这么耀眼,这么鲜亮,也“这么辽阔”。再看描写凉风冷雨中花儿全冒了出来的画面:“虽然远处大片大片的花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地看到,在冷雨中,每一朵小花都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画面中,远处朦胧的背景把脚下的小花衬托得更加鲜明夺目,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观其景。王维是诗人,也是画家,而且诗画均有造诣,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冯骥才是作家,也是画家,同样两者皆有成就,就《花的勇气》这样的文字而言,说其“文中有画”,一点也不为过。
课文中这些文字描绘的画面,都浸润着作者具体心态下的不同感受,也便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情感体验,使读者的心跟随作者一起失望,一起惊讶,一起期待,一起遗憾,也一起为花的勇气所震撼,并油然生出深深的敬意来。
从上述解读可以看出,引导学生阅读此文,在理清课文脉络的基础上,让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品味那一个个浸润了作者细腻情感的画面,文字之美,画面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便会洋溢在学生的心中。而作者根据自己的心情,运用饱含情感色彩的文字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同样环境的表达手法,也值得学生细心体会,学习借鉴。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