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版
教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
教学主题:感受艺术
课 时 :一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赵飞/郑州市二七区西胡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书写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3)基于口语交际: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即将步入初中,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要求应掌握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些衔接问题。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打好基础,让他们在掌握基本字词知识的同时,学习一些记叙类型文章的阅读方法,构建阅读的支架,引导学生认识到文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身边事物的乐趣。
3. 教材分析
《京剧趣谈》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的“马鞭”和“亮相”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作者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同时,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感悟京剧的魅力。
评价任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内容;(完成任务一)
2.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马鞭的由来和作用,理清亮相中的两个画面;(完成任务二)
3.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感悟京剧的魅力。(完成任务三)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谈话导入学习字词 [img=0,42]blob:http://blog.zzedu.net.cn/7adb8806-f3ed-4e70-a823-dc1f42ec0fb8[/img] 环节二理解课文感受画面 [img=0,42]blob:http://blog.zzedu.net.cn/39edbf18-053a-4ccd-9d99-ac71a1e540be[/img] 环节三总结特点感受艺术 | 1.谈话导入(京剧的地位)。2.快速默读全文,学习字词。3.快速默读全文,看看本文主要学习了哪几个部分?(完成任务一)活动一同学们自由第一部分,思考:1.“马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2.“马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活动一仔细阅读第二部分,思考:1.“亮相”中主要写了那两方面的内容?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完成任务二) 1. 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感觉京剧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2. 那你对京剧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再来欣赏一下吧。 | 读准字音,理解词语,了解课文(评价任务一) 理解课文,回答出问题的要点(评价任务二) 总结特点感受艺术(评价任务三) |
马鞭
京剧趣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