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日下午,工作室的伙伴们齐聚工人路小学,参加了主题为“品读西游名著,求取教学真经”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在上一次研讨的基础上,我们又一次聆听了王小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推进课。台上,王老师以“前置性作业”为抓手贯穿整个课堂,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品读语言文字,写练结合,让学生从经典中来,回到经典中去。
这次课呈现的效果,比上一次要清晰得多。目标非常明确,紧紧围绕“一波三折结构美”和“生动形象文字美”两各点进行教学设计。课后伙伴们分成两组针对王小静老师的这节课展开讨论,老师们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是课前作业,针对课前作业单,王小静老师所设计的课前作业单是针对《西游记》的第27回,让学生进行这个故事情节进行梳理,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既然是整本书阅读,那么课前的作业单就不能针对这本书中的某一回进行梳理。这样容易产生局限性束缚学生的思维,可以聚焦整本书中不同的故事情节进行梳理,让学生梳理自己喜欢的故事。
第二个问题是针对学生出示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来的故事情节之后,老师出示了自己用表格梳理的故事情节,缺乏方法的引导,在这里没能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第三个问题:文章紧扣“一波三折结构美”这条线。教师只是在总结这个故事的情节时,说到了“一波三折结构美”,那么到底美在哪里?应该评析地更加透彻。“一波三折”这样的写作方法、结构的处理、情节的处理,有什么样的好处?应让学生明白。
另外,如果让学生现场去创编“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的话,有难度,时间也不够。是否可以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构思,让学生说一说在聚焦某一点儿进行编写,比如,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体现文字美即可。当然也可以通过对比阅读,比如,每回故事当中的环境描写,出示几处进行对比或把几个妖怪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进行对比。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外貌描写的多变,环境描写的不同,从而引发学生对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的启发。
研讨是教学的基础,教学是研讨的目的,有教有研,教与研方能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