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一次的郑州市义务教育质量提升项目活动如约而至,五月底,虽然才初夏,头顶的骄阳一点也不输给盛夏,大家学习的热情一点也不逊色于烈日,绿都城小学的报告厅里,大家听着、记录着、也思考着……
两天的活动很遗憾只参加了一天,聆听了四位老师展示的四节课,她们分别是工人路小学和绿都城小学的两位老师带来的《西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同课异构,带给我很多的启发。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绿都城小学赵倩楠老师带来的《鲁滨逊漂流记》。赵老师以鲁滨逊和星期五之间的关系为抓手,在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分析,有的学生说是“朋友关系”、有的说是“主仆关系”……品读赏析,有目的引导学生围绕主要人物,精彩片段,畅谈感受,学习通过细节品味的读书方法。体会文章的“精彩”之处,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强化角色体验,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学中,赵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了审美的乐趣。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一条有效途径。而王小静老师带来的《西游记》则从前置性作业入手,通过课前布置的作业,让学生梳理出书中印象最深刻的章节,课堂上各抒己见,让人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从书中找到相关段落和语句作为支撑,学生们热烈的讨论着,思维的火花也在交流中碰撞发光,整个课堂也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恰当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仅有益于对孩子进行情感熏陶,品德塑造,更是引导孩子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基本跨越了生字障碍,这个学段,是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实现语言积累的好时机。因此,在这一学段中,指导孩子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