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坛流行这样一种说法:语文难教!难在有教材,无课程。
先来区分“教材”和“课程”。
王荣生在《语文课程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此下过定义:
所谓课程,指学生需要学习的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
所谓教材,指为了有效传递课程而组织的材料。
简言之,
课程,回答的是“教什么”。
教材,回答的是“用什么教”。
案例:
某小学“课内赛教学”示范课观摩活动——鄂教版一年级下册《要下雨了》。
l 师: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画出小白兔说的话,用“~~~”画出小燕子说的话。
l 学生画。
l 指名交流,出现不同意见。
l 师:有同学画的是这两句,有的同学画的这两句,哪个是正确的呢?
l 三三两两的回答:
第一个——
第二个——
l 师:到底哪个啊?
l 生:第二个——
l 师:对,第二个是正确的,如果你画的不对,请你改一改,补一补……
透视: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有这样的要求: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在“写话”中,有这样的要求: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这些要求提醒我们:在第一学段的阅读课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案例中,老师让学生画一画小白兔和小燕子的话,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显然,学生对什么是“话”缺乏清晰的认知。虽然“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是第二学段阅读的任务,但此处既然安排了画“话”的任务,就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话”,对冒号、引号有个初步的认知,既完成了阅读理解,也为第二学段的“了解”奠定了基础。
反思:用教材教什么?
来看看教参中给出的这节课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7个词语,认识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显而易见,“了解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并不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此说来,案例中老师不教也是正常的了。
来看这道出现在一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中的试题:
天亮了,鸟儿醒了,叽叽喳喳(jī jī zhā zhā)地唱着:“露珠儿,晶晶亮。好像小珍珠(zhēn zhū),挂(ɡuà)在小草上。”太阳听见了,说:“露珠是什么样?让我看看。”太阳睁大眼睛对着小草使劲(shǐ jìn)儿看,可是什么也没看见。太阳呆(dāi)住了,“咦,露珠儿呢,哪儿去了?”
1)这篇短文共有(??)句话。
2)太阳说了( )次话?用“——”划出来。
再来看这道:
小猴子扛(kánɡ)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rēnɡ)了玉米去摘(zhāi)桃子。
1)这段话有( )句。
2)用“——”划出写桃子多的词,用“~~~”划出写桃子长得好的词。
两道试题在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中都有涉及“话”,而无论问有几句“话”或者是画“话”,都是考察学生对常用标点符号的了解,包括冒号引号。
那么,如何缩短课堂和试卷的距离,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呗。
故,窃以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还应该有“了解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的目标存在。
语文有教材。
语文无课程。
课程在哪里?
在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解读里——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对学情的解读,对这篇教材的解读,对整本语文教材的解读,对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解读,还有,对考纲对试卷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