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汇报课是我入职公办教师队伍以来第一节正式的公开课,从课题的选定、教学设计、磨课,再到最后的公开课,整个过程当中我的师傅侯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支持,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积累了经验。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部编班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这组课文通过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景,从而表达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小兴安岭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中间具体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介绍小兴安岭的风景优美和物产丰富,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的热爱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本节汇报课旨在引导学生领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祖国美好河山的向往与赞美。
这篇课文我紧紧抓住“美丽”一词入手,抓住统领全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展开教学。
具体到这堂汇报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个人感觉有几个亮点:
1. 教学设计相对完整。
2. 教学环节比较紧凑。
3. 教态相对自然,声音洪亮。
当然,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自己很多不足之处:
1. 不够熟悉教学设计,个别地方会出现语误,比如“再来复习借助关键词扩展法概括主要内容”,我说成是“学习”,而前一句我已经说“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了”。
2.处理学生的回答不够到位。比如在回答“小兴安岭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回答是一个大花园也是巨大的宝库,其实是正确的,但是我意在让学生突出树多,因此就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评价,可能学生对于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还是一头雾水。这是我需要注意并改进的地方。
3.习惯性地重复学生的回答,显得浪费时间,而且缺乏对学生回答进行明确的评价,有评价也是比较单一或生硬的语言,比如常说“你的回答是对的。”、“你的回答是错的。”,导致学生回答完了也没明白自己到底对在哪里或是错在哪里。
4.在重点段落的朗读方面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悟后朗读,虽然个别重点语句有提醒,但学生没有深入领会,读出来的情感就大打折扣了。
5.上公开课,学生往往只会去看PPT,而忽略了课堂笔记的及时批注。
6.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相对偏少了,课堂生成性的东西不明显,学生的回答基本还是得老师来引导。
7.关键的一点还是学生总体比较沉闷,虽然部分同学能举手,但自我深入思考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是较差,思维的活跃度比较低。 在听取了两位老师的评课意见之后,我觉得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 下几点:
1.教学语言要注意简洁明确,不要拖泥带水,含糊其辞。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对文字要相对敏感,要说的一定要表达到位,不要说的一定不要罗里吧嗦。
2. 教学设计要删繁就简,与教材无关紧要的或是可有可无的要大胆地处理掉,尽量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最理想的目标。
3. 平时得多加强指导学生怎么样有感情地阅读,特别是自己要先学会。有读进去文本才能有感悟,当然还要引导学生大胆表达出来。
4. 问题的指向性要明确,注意加强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引导,该留给学生思考一定得留时间,不能习惯性地以老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维并直接灌输给学生,这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5. 平时要多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包括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学过程的临场处理、对自身的语言组织和引导学生回答、对自身良好教学习惯的培养、对学生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等问题,很有必要多听听其他老师的课,多看看相关的书籍。
6. 作为今年刚入职的新老师我需要花更多时间,向别人学习,多听听老教师的课,多和他们探讨有关教学方面的实际问题和处理方法,多写写教学反思,努力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最终达到组内教师的共同提高。
最后借用屈原的一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总结自己这次的汇报课。既然选择了,就得用心做好,即使成长道路上布满荆棘,但仍要用“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心和决心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