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古诗文教学中,我总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握古诗讲解的度呢?字字落实的去翻译对于学生们来说好像有些难度,但只是粗浅的了解字面意思对于古诗来说又好像差点儿意思。听了王崧舟老师的《墨梅》,对我来说简直是拨云见日,打开了我对古诗教学这扇新世界的大门,开拓了我对于古诗讲解的局限,突破了我对传统古诗讲解的认知。
王老师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在于他在“以诗解诗”,不引入文言外的任何语境,不涉及古诗外的任何意境,就连同授课教师他自己,都不是作为破坏语境与意境的第三者而存在,他完完全全的以沉浸式的方式在进行他的古诗教学。在场的学生、听课的老师、就连他自己都完全被包裹在他所营造的氛围当中。没有多余的、破坏这一情境的任何语言,例如“同学们请看这一句诗”“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这整首诗的吟诵吧”“这位同学你读的太棒了”……这类经常出现在我们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在这节《墨梅》中通通没有,师生全然在古诗文的状态下,久久不能自拔……
王崧舟老师在授课结束后,自己提出了三个问题,让老师们思考。
学习古诗词应该以理性为重还是以诗性为重?若是以理性为重的话,自然是将古诗词进行分析、肢解,好好地进行翻译,以一种隔岸观火的姿态无情地将这首诗所有的意境都破坏掉;而以诗性为重呢?自然是水乳交融的授课,将古诗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完全散发出来。
学习古诗词应该以意思为重还是以意象为重?这就要谈论到“文白之争”了,以意思为重就自然要考虑到学生如今使用的白话文与古诗文使用的文言文之间的语言距离,这就导致势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文言与白话之间的对应;而以意象为重呢?则完全省去了这一麻烦,因为诗歌使用的是意象的语言,而不是逻辑的语言,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还原。去还原古诗文本身的画面、情节与事件,而不是重新换一种语言符号去费功夫解释它,那结果可能还会适得其反,使得诗意全无。在王老师的课堂上,他显然以意象为重,为了去构造、还原“清气”,王老师采用与“香气”对比、讲述王冕的生平事例、出示其它王冕写梅的诗句等方法,巧妙的将“清气”这个词的感觉与意思植入进同学们的心中。
学习古诗词应该以知识为重还是文化为重?若是以知识为重,显然是用相对客观、冷静的方式进行讲述;若是以审美为重呢?那势必要考虑人的审美、态度,以文化之,去改变学生的内在心性与外在的气质和行为,这才是学习古诗文的学习目标与最高境界。
让孩子在语境中变得高雅、自在、超脱,让这些诗句成为中国的基因,让孩子们拥有人生向导,在面对富贵、权势时能够有明亮的顿悟,去拥抱诗意、审美、文化的生活,这才是我们古诗教学的文化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