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优秀教案教学反思
2走月亮
1.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淘洗、柔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在朗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的无限快乐。
4.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的无限快乐。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体现景物特点的写法,学习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1.字词教学
本文有1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在识字教学中,可以把这些生字集中起来进行指导。其中,特别强调“卵”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字,右半部分是“真”,里面有三横。“牵”可以用“大力扣着牛”这句话来加深理解记忆。“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注意下半部分的书写。生字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便于学生识记。
2.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结构较为清晰,在教学中,可以以“读”贯穿,让学生通过读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脉络,然后层层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精读句子,并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句子中蕴含的情感。同时,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进一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认识。
3.学会表达
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四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通过“通过走月亮,体现了……”的句式进行表达,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得出深层次感悟。
1.预习提纲
(1)读题目,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走月亮”的风俗。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一类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组不同的词语;二类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可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理解生词的意思。
(3)再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思考:“走月亮”时,“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淘洗、柔和”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
预设:明亮的月光下,周围是那样静谧、美丽。在小路上,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走在月光下。她们看起来是那样幸福而美好。
2.题解: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板书:走月亮)
设计意图:
展示课件,用生动鲜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描述画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表达看到这幅画面的感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交流预习,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识字,重点指导辨析易混字和易读错的字。
课件出示:
淘 牵 鹅 卵 坑 洼 填 庄
稼 俗 跃 葡 萄 稻 熟
重点指导:“卵”读“luǎn”,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真”,里面有三横,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笔画比较多,书写时要注意。
2.指导学生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
课件出示:
淘洗 柔和 灰白色 鹅卵石
河床 新鲜 修补 坑坑洼洼
庄稼 风俗 甜香 葡萄 满意 水稻 成熟 招待 传说
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读音和字形。
①读音:鹅卵石(luǎn)
②字形:辨析“招待”的“待”与“侍候”的“侍”。
3.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
自读提示
1.“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象?
2.课文是用哪一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的?用横线画出来。
3.根据以上两个问题,试着将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解决课件出示的问题。教师巡视并适当引导: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
(3)指名学生分享结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师生总结:“我”和阿妈走过了“村庄”“小溪边”“田埂上”。
师:文章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确。
课件出示:
第一部分(1~3):写“我”和阿妈在村庄的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时“我”的感受。
设计意图:
通过检查预习,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能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给文章划分段落,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感受作者的无限快乐。
2.进行寓情于景的写法教学,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谈话入题:“我”和阿妈走月亮,“我们”走过了村庄,走过了溪边,走过了田埂。文章一句“我和阿妈走月亮”贯穿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读读这篇文章,看看作者在走月亮时看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又是怎样通过景物描写来体现“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的。
设计意图:
总结上节课的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我”与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
二、精读感悟,品味人物情感
1.品析:走过村庄。
第1~3自然段写“我”和阿妈走月亮,走到村庄。请同学们读一下,看看“我们”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2)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并让学生给出评价。
(3)学生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找出与景物相关的句子。
课件出示: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①课文中写的月光下的这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预设:月光笼罩下的点苍山、村头的大青树以及大道和小路,让我们感受到月光下的村庄是那么静谧,那么美丽,那么令人向往。
②作者在写这些景物的时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学生读第2自然段,思考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师总结:这段文字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这句话,从远到近,描写了月光下的山、树、路,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2.品析:走过溪边。
在“走过村庄”的时候,作者看到了月光下的山、树、路,那么在“走过溪边”的时候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来看看第4自然段。首先请同学们认真朗读第4自然段。
(1)课件出示问题,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
1.走过溪边,“我”看到了哪些景物?
2.这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除了现实描写,作者还想到了什么?
(2)学生再默读第4自然段,用三角符号把景物标出来,把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画出来,并注明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3)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
师总结:在溪水边,“我们”闻到了香味,看到了白色的鹅卵石,看到了小水塘,看到了小水塘里面的月亮。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课件同时出示句子: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是一个拟人句,“抱”字既写出了小水塘中月亮的状态,又充满了感情,因而非常生动。
除了现实描写,作者还进行了回忆。这里的每个景物都隐藏着阿妈辛勤劳作的身影。通过景物描写和回忆,体现了“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表达出“我”对阿妈深深的爱。
3.品析:过田埂。
在溪边,“我们”闻到了花香,看到了小水塘。那么,在田埂上,“我们”又会看到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读第6自然段,思考问题:
课件出示:
在写走过田埂的内容时,作者为什么先介绍修路?这部分描写了什么内容?从作者的回忆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最喜欢哪句话?用横线画出来。
(1)学生朗读第6自然段。
(2)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流利、正确、有感情。
(3)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并完成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4)指名学生发言,其他学生给出评价。
师总结:先介绍修路,体现民风的淳朴。这段文字先写了秋虫、夜鸟、鱼儿,接着描写了果园里硕果累累的景象,然后详细描写了稻田,回忆了过去在稻田的有趣活动,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风景、生活的热爱。一句“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更是体现了作者对家人深深的爱。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水流的“满意”,更是体现自己的满意,表达出作者对家乡景色的喜爱之情。
“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低垂着头”形象地写出了稻穗的饱满,预示着今年又是丰收年;“镀亮的银毯”写出了月光下稻田的颜色、质地以及给人的感觉。想象一下,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呀!
4.品读第四部分:走月亮给“我”的感受。
“我”和阿妈不止一次走月亮,也不知走过了多少地方,那么,走月亮的过程中,“我”有怎样的感受呢?请阅读第8~9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课件出示: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学生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指名读,看谁读得富有感情。
(3)默读这一部分,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并指名回答。
师总结:此处写阿妈讲故事、静静地走,虽然平静,但是却充满了温馨和爱。作者更是通过“月亮牵着小星星”来比喻母亲和自己此时的情景,表现出自己和母亲之间浓浓的亲情。四个“走过……”的连用构成了排比,这个排比句详细描写了走月亮走过的地方,体现出村庄夜晚景色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走月亮的喜爱。(板书:与阿妈浓浓的亲情,“我”的幸福与快乐)
设计意图:
仔细品读每一部分的重点词句,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习抓住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法
1.学生再读课文,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教师在与学生梳理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本文抓住细节描写来体现景物特点的写法,如第4自然段中,作者抓住月光下的小水塘倒映出月亮这一景象,写出了月色的美丽。
设计意图:
以本课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体现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将其应用于习作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练习
1.查找并背诵有关月亮的诗歌。
2.景物描写习作练习:用一段话描写月光下的景物。
《走月亮》是一篇生动而优美的散文。文章通过景物及心情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美好感情。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
在教学的开始,我展示图片,通过让学生描述图片,表达感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图片导入本课的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气氛也更浓厚了。
二、生字教学。
生字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之一。在识字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因此,我在教学易错、易混的字时,从结构上、写法上进行指导,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在识字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能认真书写、快速识记,个别学生写的字质量不高、写得不漂亮。写一手好字,是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节课都必须要训练的。
三、读中感悟。
充分阅读能让学生产生不一样的感悟,能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走月亮”的每一个段落,并引导学生边阅读边想象,同时理解走月亮时人物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