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蒋军晶老师的习作课,收获颇多。
蒋老师用动画片——《鸟鸟鸟》导入,通过观看“鸟语”视频,大概了解片中所述,就此打开学习任务:编写对话。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课程资源亦是如此,用心是我听课后第一感触。
习作课是考察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直观战场,“不跑题”是我现阶段对学生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可如何在一堂短短的语文课上让学生既了解习作目标,又畅所欲言?此方面在蒋老师的课堂上略有些顿悟。整堂课蒋老师都尊重学生发言,从播放动画片开始,就让他们猜里面讲的是什么,显然同学们比较害羞,虽举手者了了,但站起来回答都能说出一二,“对话”就这样打开了帷幕,替它们说话,几乎是小菜一碟的事情。说出来是初级,在同学们面前展示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光说不练假把式”,写是我们达成的最终目的,我们班就有个别学生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当然也是我在写字训练这方面做得不够)。经过前面“说”的练习,在写的时候已经可以对自己最初的内容进行精加工了,这样的步骤我想也是同学们想要的启发吧。对话形式多样,后来加提示语也引导学生高级地增加,而不仅限于“惊讶、生气”等。同学们从说就打开思路,但似乎又圈画的有范围,能自由而又有目标。形式上的引导也是要有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感触最深的要数课堂结尾时的拓展对话了:四只光秃秃的小鸟会说些什么呢?
两个小组在展示的时候,只有一个女生谈到了“反思”而其他学生都在抱怨,似乎这并不是蒋老师想要的一个结果,这就提到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课堂,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我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发言的权利,有时候在讲到某个地方的时候,我会听到他们“自私”的回答,会听到他们“自傲”的回答,这显然让我很伤心,可是怎样的引导才合适?是尊重他们的回答还是提高他们的思考?这才是我该思考的问题。
这堂课更让我知道的是,习作也好,就算放在教学中,我们都不该只注重形式上的多样,习作背后的思考,教学之余的教育也是应该必备的本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