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老师执教的是《我喜欢的动画人物》。我很佩服刘霞老师的勇气和创新意识,这个是课本上没有的内容,也就意味着没有标准可参考,没有内容可借鉴,一切都要在尝试中完善。刘霞老师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敢于创造交际点,值得我们学习。课堂伊始,刘老师让学生猜动画人物,然后让学生自己谈谈喜欢的动画人物,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出:品质、本领、外貌,意在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介绍中,参考这几方面。但在我们的评课环节,大家又都觉得无论是外貌、品质、本领,都是动画人物的特点,但不如用“特点+事例”进行归纳总结。之后老师又出示了两段介绍动画人物的片段——哆啦A梦和喜羊羊。其中哆啦A梦的范本是想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形象介绍,喜羊羊则是通过事例写出了喜羊羊的勇敢。这个范本的出现,我认为可以先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当学生介绍的没有条理时,再参考老师介绍的而范本。刘老师创设了情境——六一节,学校要请动画人物来和大家一起过六一,请学生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得票高的就把它请过来。关于这个情境的创设,我们工作室的成员们众说纷纭。我觉得,一个情境的创设,如果老师都没有相信这个情境的存在,又怎么会吸引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呢?就像主任说,课文要先打动自己,情境也是如此。教师沉浸在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的就进入情境中去了。在接下来的学生介绍中,刘老师引用了评价量表,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但是,评价量表如果成为学生语言交际的工具,就更好了。因为这节课,学生的口语交际,基本上都是自说自话,没有什么交际,更不用说碰撞了。老师可以让学生介绍完毕之后,安排一个互动环节,针对别人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在介绍中让学生语言交锋起来,还可以在交锋中将动画人物的介绍更加完整、丰满。另外,在小组评定星星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在这一项要给星星,介绍的好在哪里;为什么另外一项不给星星,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者改进的地方。让学生的语言彼此交流起来,这才是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