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 走进最真实的写作课堂 ——听作文课《**的手》有感


11月15日,我和迎江区教育一线的近百名同仁们一起聆听了一堂小学中年级作文指导示范课。授课的是我们安庆市学科带头人孙朋副校长。我是第一次听孙校长的课,然而之前早就听说孙校长的授课风格朴实、贴近生活,常常能够独辟蹊径,引人入胜。对于这一次的学习机会,我十分珍惜,在认真听完完整的示范课后,我有了一些感悟。
孙校长的这节课是在校外以借班的形式展开的,没有提前与学生沟通、排练。孙校长在课堂上从始至终展现了她的大气、从容。她的课富有深度,她对课堂的调控炉火纯青,游刃有余。我不禁感慨,这是经过多少次的探索与打磨才能练就的本领,然而这才是我们最真实的写作课堂。课堂上的孩子们那么天真、可爱,跟随孙校长的指引,走进了快乐的“手”的世界。
从整体上看,这节课思路清晰。在课前活动时,教师让学生找与手有关的成语,然后让大家用给的成语编故事。在主体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猜猜这是谁的手——观察自己的手——读范文片段(描写手的外形)——说说自己的手,同学的手——评价范文(关于手的故事)——说说有关于你的手的故事,最后以课堂作为窗口,让学生回去作文。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语言、结构、布局谋篇等在一堂课中都处理妥当,学生自然接受,教师教学可谓是“润物无声”。
很显然,这节作文课的设计是先口语交际,再写作,融口语交际、习作为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学生的思路。说和写是相互配合、渗透的,口头语言倾泻于笔端便是生动的文章。
从细节上看,教师狠抓“细小”。这节课从始至终学生在口头表达时,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用词的准确性和说句子地完整性。这一点在语文教学,特别是表达类的教学活动中尤为重要,既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遣词造句的习惯,又能为接下来要达到高年级更高的写作要求打下坚实基础。
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推荐并带学生齐读了范文(片段)。这让学生的写作有型可依,降低甚至打消学生对于写作的畏难情绪。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段训练为重点。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段在结构方式上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包括并列、总分、因果等。教师指出了在写“手的故事”这一段时可以围绕一句中心句来写,然后紧紧抓住这个手的特点来写手的故事。教师在这里提出了内容要真实、具体、生动的要求。在这个环节里,就出现了我们平时在作文课里共同会出现的难题:如何能做到在短时间里让学生表达具体、生动。孙校长在这个环节上给予了学生和老师一个很积极的指导。有一个学生说自己的手很有力,在劳动的时候能够一把拿起一根拖把。然后,学生的表达就没有了下文。教师指出:“你说你的手有力,那你就应写出怎么有力。比如从侧面写拖把是如何重,写与其他手力气小的同学的对比等等。”这让学生茅塞顿开,是的,可以分别从正面侧面展开描写,来表现手的力气大。教师的这个引导十分有效,丰富了写作方法、技巧的教学。
除了以上几点,本节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很注重对孩子情感上的保护。教师找了一个男孩子做“手模”,让大家来说说他的手。不料孩子们童言无忌,异口同声地说:“他的手很黑。”男孩子顿时害羞起来,要把手缩回去。这个时候只见教师搂过孩子的肩膀笑着说:“他的手很黑?那非洲的朋友们该怎么办呢?”同学们都大笑起来。男孩子也很快在教师的幽默中忘记了尴尬,教师问他:“你还可以做手模吗?”学生爽快地回答:“我可以!”可见,一直没有脱离一线教育岗位的孙校长对于孩子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这样的教师,怎么会不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
这堂真真切切的写作课,让人充满欢喜与感动。孩子们与孙校长大手牵小手,一起跨上写作通往更高层次的台阶。
我在之后也针对这节课的某些细节进行了思考。课堂上,学生在“说说自己的手”的环节里,教师提出了“写手的特点可以用上比喻等方法”的写作要求。然而,这时候似乎没有学生运用到了这些方法,学生当时的思路还没有打开。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举个例子,让学生体会到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之后作文可以更有趣、更生动,拓展学生想象与创新的空间。
其次,学生根据老师的范文再来谈自己的手。教师在选择范文的时候或者出题的时候最好给学生创设一些比较熟悉的情境。比如写“灵巧的手”“调皮的手”……学生会更加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我想是不是可以在选取范文的时候适当地用一个或两个名家名篇里的段落,来鼓励学生体会大家的风采,学习大家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去看名著。
总的说来,孙校长的这节课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的新理念,深深涤荡我的心怀。她精彩的教学流程,人情味的评价等都让我获益良多。我将继续回味思索,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方法,努力成为像孙校长这样优秀的教师。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