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文归属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第八单元,这个单元还选取了《威尼斯小艇》、《与象共舞》、《彩色的非洲》等文章,单元主题是了解异域民族风情。这篇课文网上教案不少,像王菘舟这样的名家对此也有他比较独特的理解,但我以为这篇课文在文本释读上还有探讨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我再试着进行问题设计。
一、文本释读
(一)这篇课文文本释读的前提
1、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篇文章作为这个单元选文并不太恰当,其异域风情色彩不浓,或者说不具独特性。
这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异域风情浓郁,给人印象深刻。威尼斯小艇形制特别,国内几无所见;大象国内滇南一带和动物园里虽然有,但正如课文所言不像泰国那样可以零距离接触,情形别具;非洲的风土人情、自然人文景观更是五彩斑斓,国内所无。但季羡林笔下的德国哥廷根风情在当下中国并无特异之处。
花草养在窗台或阳台本是常识,植物需要光照,即便是喜阴的植物也需要一些散光进行光合作用,说中国人喜欢在屋内养花是违背客观事实的。但以季羡林的视角似乎又是合理的。季老先生留学德国期间是二十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写这篇文章是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彼时,相对于德国,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还是相当落后的。落后的中国城市化程度低,房子低矮多院子,花草自然不必种到阳台上或窗台上,况且普通民众忙于生计,哪有闲情逸致侍弄花草。而德国社会城市化程度高,像当下中国一样,不少民众都是居住在商品套房里,花草自然种养在阳台或窗台上。
可时过境迁,这些年中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季羡林的观感到现在显然已不合时宜。现在微信里花友群遍地开花,生活中家家阳台多少也养几盆花,养花已成时尚,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见证。美丽乡村或小镇民宿的路边村头、墙角门前都可见成片的花海,这些花都是让别人看的。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执教这篇课文时坚持说这些是德国风情,中国人只会在屋子里养花,显然是固步自封,刻舟求剑,而且也可能遭遇一些学生的无情打脸。
2、上这篇课文不能过度美化德国。
德意志民族自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肯定和学习,但不必以自贬国人为前提。季羡林留学德国多年,对德国文化情有独钟,且当年中德国情对比鲜明,赞美推崇德国人民和文化,情有可原。但在当下倡导文化自信的背景下,我们也应该正视当下中国的现实,培养学生民族自信,不应把学生培养成“德粉”、“德吹”。上《牧场之国》,我们不能上成荷兰国家旅游局的宣传片,那么上《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也不应上成德国文化的赞美诗。
(二)这篇课文的人文价值定位
1、见贤思齐,理解、体味人类生活和精神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
如果从教材编排的视角理解,这个单元除了让学生见识异域风情,了解多元文化,应该还有更进一步的价值观教育的诉求。借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话说,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地文化风情多姿多彩,各有其美,我们应该懂得欣赏异己之美,懂得用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接纳外来文化。如果借用《论语》里的成语,则是“见贤思齐”,看到好的就应该向其学习,这种意识和品质也是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重要源泉。如果借用《诗经》里的成语来概括,则是“他山这石,可以攻玉”,就是说我们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用来补充完善自身。据此,我们讲解这个单元不能仅仅局限于介绍一些现象,还应该在学生价值观熏陶和建构上有所作为。
具体到这篇课文,作者季羡林用一种感佩的眼光描述德国美丽的生活景象,但其言外之旨显然不在这里。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这句话堪称卒章显志,揭示了文章的寄寓所系。花的梦显然是一个美好的境界,这个境界作者更希望能出现在自己的故乡中国。这无疑是见贤思齐,渴望人类共同进步的美好情怀,其志不在小,境界极其高远。季羡林学贯中西,精通东西方文化,富有全球视野,这样的价值观可垂范后人,我们不能淡然视之,无动于衷。
2、建构这篇文章文本释读的逻辑线。
文章首句如同乐章的第一个音符,具有定调意义。这篇文章的首句与首段从美字切入,美显然是文本释读逻辑线建构的核心。课文先描述生活现象,写出德国人养花的习性,展现了花团锦簇、连缀成片的花海之美。由花美再延展到种花的德国民众之美,美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美在精神品质。德国人美,作者更希望中国人也能变美,借助“思乡的梦”表达了他的殷殷期望。至此,课文似乎释读完毕,但我以为还可以适当延伸。季羡林作为一个中国人几十年前的梦想现在正照进现实,我们可以联系生活,让学生思考季老先生的梦想有没有实现?事实证明,中国人也会种花在阳台或窗台上,让别人欣赏,自己也欣赏别人的美丽花朵,事实证明,德国人美,中国人也美,人类具有这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美好情操。
花美,德国人美,希望中国人也美,中国人在变美,爱美是人的天性,从生活现象到哲理,层层深入,又首尾呼应,围绕一个美字,写尽了一种生活感悟。这样,关于文本主旨内涵释读的逻辑线基本建构完毕。如果再进行细分,花美可以分为花海的景象之美与种花的人性之美,人美除了德国人美、中国人美这样的层进,还可以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以此揭示有舍才有得的舍得关系。如此,层进分合,粗细相合,逻辑可能更加严密。
(三)这篇课文的写作手法析读
关于这篇课文的不少教学设计上都没有涉及写作手法,单元的习作园地也没有强调特定的写作要求,但从写作训练角度进行解析,这篇课文还是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关注。这个写法可概括为从生活现象中写出哲理。
人们种花在阳台或窗台是一种习见的生活现象,但这种现象背后却蕴含着一定的哲理。这篇课文先是描述德国人种花习俗和美丽花海,再展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笔触由浅入深,耐人寻味。借助生活现象的描述揭示某些普遍共性,引发读者的共鸣或思考,这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笔法,也是一种值得学生学习,也容易学会的写法。
进入小学高段,学生写记叙文也不能再满足于字通句顺,叙事通达等要求,而应该尝试着写出自己的感悟,写出现象背后的一些哲理性元素,这样才能慢慢引导学生写出有一定深度的高质量文章。而且,这种训练也能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质量。
在实践操作上,我们在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概括出这种写法的基本特征,而后再结合生活试举一二例子。比如,当前人们玩手机现象非常普遍,可谓手不释机,可见人们已经非常依赖手机了,可手机只是一种工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认识:当一个外部对象为我们带来极大便利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了它的奴隶,渐渐失去了自我,这个外部对象可以是一种物,也可以是一个人,我们要想找回自我,就得学会自力更生,不能过分依赖他人。举例之后,再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也不必苛求挖掘的深度,只要体现了一定的延伸思考意识即可加以肯定。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练笔训练或安排单元作文,应该会有一定的成效。
二、问题设计
小学生好胜心强,以问题为抓手,合理利用其好胜心,能有效凝聚学生课堂注意力,推动课堂进展,增强课堂效率。但问题的设计不可随意,应由若干个互有逻辑关联的核心问题为主干,再辅以几个前导性问题和追问构建起几组问题群,在这些问题的支持下,就能构筑起一篇课文课堂演绎的基本通道。
下边,我以上述文本释读为基础,就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试着设计几组问题群。
第一组问题群:
核心问题:请同学们通读全文,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字来概括这篇课文作者想说的主要意思?
这个问题的可以回答“美丽或美”。这个问题应该不难回答,如果回答有难度,可以进行前导性提示,比如,强调文章首段的重要性,首段往往提出了文章的话题甚至主旨,也可以提醒同学认真读读第一段。
如果学生顺利答出,则可以进一步追问: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得出这样的理解?
根据学生筛选出来的句子,我们还可以再追问:课文中这些句子写了哪几种美?
这几个问题构成了第一组问题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写的主要内容,即写了德国街市的花美和人美。
第二组问题群:
前导性问题:德国街道的花很美,作者是怎样写出它的美?找找相关的句子,我们一起来品读。
过渡性问题:德国街道花的海洋很美,可这样的美是怎么来的呢?
核心问题:德国的人们把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边,这样的行为体现了德国人内心的美,这种美又体现了德国人怎样的境界?
追问:课文中所写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有人提议改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同学们认为哪一种更能体现德国人的美好情操?为什么?
第三组问题群:
前导性问题: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赞美德国人民的美好吗?作者还有别的期望吗?我们从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的希望?
过渡性问题:作者希望中国人也变得像德国人那样美,他的这个愿望现在实现了吗?
核心问题:德国人很美,曾经落后的中国人现在也开始变美了,那作者在课文中写的究竟是怎样一种境界的美呢?这不仅仅是德国人的美,也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美,是人类的共同美好情操,是宇宙间的美。
补充性提示:请大家再认真品读文章第一小节。
第四组问题群:
核心问题:作者借种花这样的生活现象写出天地间的一种大美,写出一种哲理,这种写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能不能也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得出一些感悟或启示呢?大家思考一下,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再请几位同学说说。
讨论之后,可以追问:我们来说说这种写法一般由哪几个要素组成?又是按什么顺序依次展开?
巩固性提问:我们给这种写法取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名称吧,同学们有何高见?比如“借花献佛”法。
以上几组问题再配上必要的PPT内容呈示和板书设计,再穿插一定量的朗读进行强调和巩固,如此,关于这篇课文的阅读和写作的教学设计大致可以成形。
以上关于这篇课文的一些粗浅意见,供刚刚结束实习回校的同学们以及感兴趣的伙伴们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