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全县小语优质课评比在城关小学如期举行,我有幸与怀宁县教研室的专家一起听了32节课。作为农村小语人,我诚惶诚恐,七位评委中,除我之外,都是有来路的小语行家,都是全市乃至省内有影响力小语领军人物,有怀宁、枞阳两县小语教研员,有市学科带头人,有省教坛新星,有市中高级职评专家组成员。而我有的,只是一颗火热的心,一份对小语的热忱,对农村教研的执著。我抱着学习的心态来了,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欣赏全县小语风景,领略来自各乡镇一流小语教师的风采。
32节课风格迥异,有以教学基本功见长,彰显小语教师独特的学科魅力;有以驾驭教材为优势,独辟溪径,重新整合与建构文本;有以亲和力著称,针脚细密,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结合。我一次次被标准流利且充满磁性的教学语言所震撼,一次次被精妙独到教材解读所折服,一次次被巧妙绝伦的教学设计所倾倒,我收获着,难以言表。
两天共抽出八个课题,这些课题主要集中在中高年级,五下《桥》、四上《白鹅》、四下《中彩那天》、三下《卖木雕的少年》、五上《学会看病》、三上《风筝》、六上《唯一的听众》、五上《珍珠鸟》。这些课题都是新课标以来的的经典篇目,写人叙事、成长经历、人与自然等无所不包,这些课题所传达的信息不外乎对生命成长的关注,对人与人情感的理解,对道德的认知,对爱的种种诠释,这给参赛老师极大的想像余地与发挥空间。每四个老师同上一个课题,各人对文本的理解都不一样,有的侧重文本内涵的挖掘,有的侧重方法的指导、能力的提升,也有的侧重感情的熏陶,认识的升华。
新课改轰轰烈烈十多年了,新课标又在2011年底重新修订了。它的精髓是什么,诚然不能用一两句话所能概括,但大致的方向还是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关注工具与人文的融合,关注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一节课能在一两个方面有所渗透,就不能不说是一节好课了。
当然,由于时间只有20分钟,而且空堂上课且没有学生参与,同时,又无法用上多媒体等多方面限制,不少选手捉襟见肘,有照本宣科式说课,有依山傍水式串讲。有的在次要内容上瞎折腾,跟自个儿较劲;有的拘泥于教材与教参,跳不出牢笼;也有的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用10来分钟浅尝辄止,有的超时还意犹未尽,跟计分员较真。小桥流水如何能激起生命的浪花,蜻蜓点水如何能深度解读教材,没有点真功夫又岂能吹皱一池春水。征服评委要一波三折,要层层推进,要过渡无痕,要线索分明,要设计新颖,要让人眼前一亮。印象很深的有好几节课,甚至是所有评委的共识。
11日上午的3号老师以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优雅的台风、配有简笔画的工美的板书,一直守住第一天的霸主地位。她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引出《桥》这个课题,通过对老支书在洪水中临危不惧,在生死攸关的时刻大公无私的表现,突写其语言、动作、神态。她在生命之桥上塑造了一座丰碑。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粗细结合,繁简结合。其他三位老师也对老汉语言、动作、神态分析解读了,但缺少灵动,重点不突出,不像3号从容淡定。她对教材解读最大的亮点在于她抓住了老汉对待小伙子(他儿子)“先揪后推”的举动作了生动的诠释,前后对比,人物形象光彩照人。
12日上午7号男教师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再次征服了评委。他从“每日一诗”引出高鼎《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自然牵出课题《风筝》。每日一诗,一举两得。他在课堂中,突出自主学习,体现合作探究,重点只学“放风筝”。他渗透分层教学的理念,线索明晰,尤其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心得、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培养。
12日下午2号选手执教的是《唯一的听众》。他以感恩作为支点组织教学。开始,他由母亲节、汶川大地震引出感恩的主题,引出课题——《唯一的听众》,直奔开头和结尾, “我”由一个“音乐白痴”变成“小提琴手”,然后以“是什么让‘我’ 由一个‘音乐白痴’变成‘小提琴手’?”这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主体分两大板块——语言与眼神,他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反复穿行,流连忘返。文本细读了,感情熏陶了,方法训练了,认识升华了。最后又回到感恩的主题,回到生活,回到学生成长的经历。他以生动的教学语言演绎了一个美丽的故事,创造了一种神奇的意境,书写了一页精彩的篇章。他以完美的板书、巧妙的教学结构全新注释了新课标,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人性关怀,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再次统一。他以过硬的基本功打动了所有听众,赢得评委的交口称赞,一举夺得桂冠。
扎实、灵动是课堂的生命,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寒。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还是要沉下来,潜心研读教材,观照课标;全心研究学生,找准定位;全力审视自我,提升为师境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