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注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体悟,学着把平时精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迁移到略读的课堂上。
这篇课文的三、四自然段,主要讲的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艺景观。我的教学思路是,先抛出一个问题“这部分讲了大峡谷的什么?”,预设学生回答“奇艺景观”。接着让学生自主体会, 感受“奇异”。可是我把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甲说“讲了大峡谷的雪山冰川”;学生乙说“讲了大峡谷的原始林海”;学生丙说“讲了大峡谷的生物动物”;学生丁说“讲了大峡谷的山水”。都不是我预设的答案。当下,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出问题了。于是,我马上调整,又问“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大峡谷里的景物,那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有学生立马举手回答“奇特!”我随之说“对,奇特,换一个文中的词语。”学生又快速的找到了“奇异”,接下来让学生画出感觉“奇异”的句子也就水到渠成了,他们把相关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起讨论“奇异”之处。几分钟后,我请一些同学来说说自己的见解,他们说的头头是道。
课下,我做了反思:问题出在我课堂提问语言的准确性。“讲了什么?”,学生会从课文内容出发去寻找答案。而“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会从自身体悟去思考。看似很相似的两个问题,效果却是不一样的,前者以教师的引领为主,后者以学生的体悟为主。而我引领着学生去逐个发现这些景物的“奇异”之处,远不如他们自己去探究,去欣赏,把“奇异”记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