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至3日我在古都洛阳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展示研讨会”。实地感受百年老校校园文化建设、聆听全国名师教育智慧,让我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这次参观学习,带给我的更多是思考,是憧憬,是信心……
新教育教师成长学院院长吴勇站在教学的最前沿,为大家梳理新教育理念下的“理想课堂经纬图谱”。他紧扣“六度 三境界”动情讲述新教育人对理想课堂不懈追求的心路历程,激励大家审视思考当下课堂。教育的本真在于立德树人,最成功的教师就是给他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理想的课堂需要教师的生命在场;理想的课堂需要资源的有机整合;理想的课堂需要对话的积极展开;理想的课堂出发点和归宿是人,课堂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地带,是课堂实施的主要渠道,只有充满文化品格的课堂,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
《桥》是一篇微型小说,同课异构,虽然作课老师风格各异,但每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谢晖老师教学策略紧扣单元目标,凸显语文要素,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课文的方法“如抓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看插图、关注身边事等”。她在本课引导中,抓住环境变化的描写。找画雨和洪水等相关句子,让学生读中思考: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洪水?通过朗读、体会、文中插图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悟:雨之大,水之急,人们惊慌失措的场面。为下文的情节发展打好背景铺垫。在重点段乡亲们过桥时,谢老师又抓住老汉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情节深入地引导。抓关键句子、关键词进行朗读感悟,让学生明白:党支书就是群众靠山。为了群众率先过桥,他揪出儿子;当群众过完桥时,他又把儿子推上桥,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尽管结局悲剧,但是这种人性之美,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人。课堂结尾谢老师进行了拓展,运用本节课的规律去读别的小说,学以致用。本节课抓细节、重情节。从对人、揪人到推人,循序渐进。从而体现群众与党员之间,群众优先;党员与亲人之间,党员优先;亲人与老汉之间,亲人优先的人格之美。是党性和人性的光辉融合成一座永恒的“生命桥”。
《大自然的声音》浅显易懂,生动有趣,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设计,不一样的风格,让与会者又一次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深刻感受到“同课异构”的魅力。陈雯雯老师紧紧围绕单元目标,关注单元要素,巧妙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入境、想像、美读、感悟,体会作者美妙的构思,整堂课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江苏省特级教师朱萍老师的口语交际观摩课《父母之爱》是一节让学生明白又欢喜,快乐又感动的课,通过聆听我感受到了她高超的教学艺术,教学目标步步落实,教学设计层次清楚,教学流程不着痕迹。课堂上,朱老师和颜悦色、想方设法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出示本次口语交际内容,呈现了三位父母对孩子爱的不同方式。让学生读中感悟,评价事例中父母的做法,客观看待父母之爱。并从生活实际出发,谈谈遇到类似经历时的做法。对同学的发言,认真倾听、思考和应对,尊重同学评论。课堂教学始终以圈定的教学目标为宗旨,进一步在方法策略上进行评、听地深入引导。课堂拓展,朱老师用视频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家庭“战争”带来的阴影和危害。家庭是一个讲“爱”的地方,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亲人之间情感挫败没有赢家,只有遗憾。孩子最痛苦的地方是父母想夸而不会夸。训练孩子好好说话,这也是口语交际在统编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微报告中她强调了口语交际的及时性、互动性、生成性。口语交际教学研究的重点是听说的取向问题(哪一种听说)和意识问题(听说什么、做什么)。
张学伟老师的《走进(三国演义)》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经典课例,为我们开展阅读指导指引了方向。《温酒斩华雄》是文本中的故事,实属经典,同时故事又是文言文,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张老师根据文本特点让学生自读、展示读、赛读、教师范读。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朗读赢得了一阵阵掌声。一次次拓展小故事,看似无心,实则有心,这个小组合似 一条线清晰地描绘人物形象。比如,品曹操时,通过《许攸问粮》的故事突出曹操奸诈超乎常人,以《曹操施恩留关公》的故事说到曹操爱才的特点。经典故事树经典人物,这种难得的高峰体验,使学生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人物,审视《三国演义》,对阅读更加期待与向往。他的整本书阅读微报告中讲到:统编教材背景下,我们要整和阅读,整本书阅读,一定要带孩子们有滋有味的读书。世界上最好的语言就是我们的母语,学习母语最好的方法就是朗读。张老师围绕《语文教学的“变”与“不变”》进行指导。变:从内容上,就是传统文化的深化,对革命教育的加强,对整本书的阅读倡导。双线并行,三位一体。新教材篇目增多,分量增重,难度增加。这是语文教师面临的新“挑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提出的问题理解课文,要多给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体会……提倡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直接指向表达方法,将方法指导有机融入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不变:就是教课文内容,重视课文中的思想教育,引导理解课文知识。以语言学习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用听说读写的手段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提升语文素养能力……当你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想到怎样组织学习活动。你会豁然开朗,把内容放下,进入自由王国。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敏华老师用她对统编教材的深刻见解和创新教法为我们树立一堂阅读示范课《忆读书》。交给孩子们“梳理信息 把握要点”的阅读方法,材料复杂而广泛的文本信息张老师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点的联系,课程设计独特新颖,协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让学生越学越聪明。她指出统编教材的教学要紧紧围绕单元目标,研读课标凸显学段目标,注意语文要素的联系,研读篇章页,关注课后习题。
为期一天半培训,5个讲座、7课例,让我从理论上探源,从实践中解惑。这场教育的饕餮大餐,收获满满!如何让孩子们荒芜的心灵得到滋润?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如何让孩子们阅读经典?的确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真正好的阅读,种子与岁月最有发言权。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如果说种子意味着希望、愿景,那么岁月就是坚守,就是意志。这两个词里边都用了信任,它表达了我们教育人对这个世界,对于我们生命的一种根本信任,对于我们职业的一种最终的认同。静静地做一份让自己沉醉的教育工作,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