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习作《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教学反思


早在一周前的周三作文课上,我班学生写了《当老师不在的时候》的习作,从习作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写作题材都比较广泛,并没有我预料中的那样,只限于写老师不在时教室里的情况。但从日记的质量来看,模仿的痕迹很重。
我想:做为六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而学生的习作技巧是要老师教出来的,光去让学生自己想,老师的指导还算什么呢。于是,在下午写字小课读书的共过程中,我就和学生总结出了写好本次习作的几个技巧:一是注意点面结合的描写,尤其是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在细节描写中注意突出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二是要让习作内容一波三折,有吸引读者继续阅读的内容。
其实,更好的阅读教材应该是学生曾经阅读过的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在共读的过程中,我又和学生一起回忆了《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鲁宾逊漂流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的内容,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本周的两节作文课,我在第一节下课后就早早地离开了教室。我设想着第二节作文课,我晚到教室十分钟。果然,当我十分钟后踏进教室再让学生交流“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你周围的同学有哪些表现”时,教室里已是小手如林。
也许是这群孩子太精了,有一个女生居然说:“我想这大概是老师特地安排的一个阴谋,是考验我们到底听不听话,于是开始也不敢动,就怕老师突然从哪儿冒出来。可是,等了一会儿,周围的人好像都没有耐心了,我也跟着动了起来。”这时,全班同学都看着我。
是的,如果我承认这是我的阴谋,那么今天习作的内容都会掉入千篇一律的怪圈——只写吵闹,而没有其它的内容展现出来。于是,我微微一笑,反问道:“你认为这是我故意安排的吗?你们认为这像是我故意安排的吗?如果是我故意考验大家,你们会不会像刚才这样?”学生们的笑意在脸上漾开来。接下来,学生交流的内容都比较多,基本达到了我课前的要求。
如果只将习作的目标盯在周围同学的表现上,文章似乎缺少了些什么。少什么呢?对,少的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要把自己也融入到作文中去,要让学生明白,做为观众的自己,不仅仅扮演着观众的角色,你还亲自参与呢。我又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老师不在教室时的表现。为丰富认识,在这儿又故意采访了几个班干部,通过他们的回答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同在一个教室,当老师不在教室的时候,每个人的表现并不都是一样的:有的吵闹,有的自觉。
当交流达到最热烈的时候,我示意学生放下了手。趁热打铁,现在动笔是最好的时机。于是,我便布置学生开始了创作。
一节课的时间,等待着学生有精彩的习作内容出现!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