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之一】
  【背景资料】
  《桃花心木》是一篇讲述在作者的乡下老家,有一个种桃花心木的人,他不按照固定的规律给树苗浇水,树苗却长成大树。作者借种树喻育人,说明了只有在不确定中经受住考验的人,才能长大成才。本篇课文语言含蓄,说理深刻,含义隽永,意味深长,是一篇锻炼学生思想、开启学生心智的佳作。
  2004年五月,我上了《桃花心木》这节研究课,尝试着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案例过程】
  一、直观感知,激发探究欲望
  一上课,我就和学生聊天缓解学生紧张情绪,问大家:“你最喜欢什么植物?”同学们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笑容洋溢在他们的脸上。许多同学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喜欢松树,因为它坚强挺拔。”有的说:“我喜欢梅花,因为它不畏严寒。”有的说:“我喜欢竹子,因为它有气节。”这时我及时导入,说:“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种树──桃花心木。谁能根据自己预习所了解到的知识,说说桃花心木的特点?”同学说:“桃花心木是世界名贵的树种,耐虫蚀,是做船、做家具的好材料。”我问:“大家想不想见一见桃花心木的样子?”进行课件演示。大家谈自己的直观感受。(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高大笔直”有的说:“挺拔茂密”。这一环节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及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二、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桃花心木还是幼苗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种树人是如何对待它的?“我”对种树人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这时,大家有的进行速读,有的进行默读,有的边读边画,还有的同学与同桌合作交流。通过大家主动的学习,归纳总结出四个方面的内容。同学说:“种树人浇水没有规律。不定时、不定量、我感到很奇怪。”
  2、合作探究:
  在大家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抓句子,谈感悟。请大家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喜欢的段落。有的同学说:“我喜欢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有的同学说:“我喜欢种树人种树样子的描写。”有的说:“我更喜欢种树人的语言。”先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我进一步深入引导:“种树人的话”。出示课件: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就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我说:“下面,我们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然后汇报探究结果。”这时,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小组探究活动中去了,细心品读,认真记录,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情绪异常高涨。探究学习种树人第一句话的小组认为:“种树人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树苗好。如果他定时浇水,小树苗就不会自己努力成长,会养成依赖的心。那有一天种树人不能来了,小树苗就会枯死,就不能存活。”探究学习种树人第二句话的小组认为:“小树苗只有自己努力成长,养成独立自主的心,能经历大自然的考验,不怕风吹雨打,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探究学习种树人第三句话的小组认为:“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能所有的事都依赖家长。种树和育人是一个道理。”
  接着,我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的情景,让大家畅所欲言:“请大家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在艰苦环境中成长成材的典型事迹。”同学们积极发言。有的说:“我知道世界著名的伟大的科学家霍金的故事。”有的同学说:“我知道张海迪,她身残志坚。”有的同学说:“我知道我们身边的六班的黄依然同学。他虽然患有肌无力,但他仍然刻苦学习,成绩优秀。”
  三、拓展延伸,努力实践
  在学生意犹未尽时,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让大家把所学到的知识及懂得的道理,讲给家长听,以“依赖的心与独立自主的心”为题,同家长展开一次讨论。目的: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培养自理能力。
【课后反思】
  新课标强调了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这是一节语文研究课,在整个环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自我体验,大胆探究,并有效的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桃花心木》这篇课文,使学生们对“生活不确定”理解和认识很深,从而意识到要养成“独立自主的心”,不能总依赖别人。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能及时扑捉到稍纵即逝的课堂上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散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突破了重点和难点。
  其次,课外延伸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家长和学生互动起来,促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理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反馈回来的信息中,许多家长提出对老师表示感谢,并认为应该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困难,什么是挫折,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如何挑战。让孩子们意识到,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生存与发展。
  再次,作为教师,随着课改的深入,我越来越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当一个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他就是选择了奉献。他的职业生涯就意味着奋进。教师之魂伴随着孩子幸福成长,为民族的文明建设增光添彩,不论赞歌与颂词带给教师的是欣慰,是激励,是反思,更是鞭策。
  总之,《桃花心木》一课的设计,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在探究中发现、探究中感悟,不仅反映了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更是体现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教学案例之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树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服务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运用语文进行交际与生活的能力。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达到完全内化,并能轻松驾驭语言,为了表达,为了思维……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我认为引领学生尝试着“多疑”、“多虑”、“多心”是实现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开花,层层深入──指导“多疑”
  “多疑”似乎是“小心眼”的代名词。在语文学习中的“多疑”应该是一个学会质疑的过程。学贵有疑!也正是因为疑,学生才真正进入文本,进入“专心”的思维状态。一般老师多会谈到“让学生质疑”学生便会疑了。我以为老师应该先教会学生质疑,而后学生才会自主质疑。
  于是我让学生对新接触的文章内容本身质疑,对文章的文理质疑,对文章的字、词、句、段以及布局谋篇质疑……只有全面开花,进行落到实处的训练,才能切切实实地教会学生质疑的一般方法。为此,语文教师就应该抓好阅读教学的预习关,让学生一入文,就产生探究的兴趣,就有疑可疑。
  就如我教《桃花心木》时,将预习搬进课堂,用一节课时间,精心、有序地落实学生的预习。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其次,让学生以自然段为基础,抓关键词,逐词逐句逐段都疑:“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写的目的是什么?”要求学生自学时,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打上“▲”,反之打上“●”。如此反复三遍,再将自学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与又产生的新问题列出来。之后,引导查找资料辅助解决问题,或者与同组的同学交流阅读收获与疑问,尝试合作解决问题。最后,我将学生合作之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列成第二节课“目标学习”的目标。当时学生罗列的问题有:“种树为什么还要租地?”“我很奇怪,这个种树人为什么每次都知道带几株树苗来补种?他怎知道有几株树苗会枯萎?”“为什么桃花心木不会再枯萎,种树的人也不用再来了?”等。
  经过这样一番“自学──自疑──自觉──自悟”,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规律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自学能力,实现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第一次超越自我的过程。形成了“学就有疑”的思想。
  二、顺学而导,关注生成──引导“多虑”
  “虑”是考虑、思考的意思。“多虑”就是倡导让学生认真、细致地思考。对已出现的问题往纵深方向再考虑,让问题的解决方略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引导学生“多虑”,就是引导学生在初步自主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次深入地直面文中的重难点,随着教师有针对性的指点生发,促其“多虑”,为实现更进一步的自我超越搭建坚实的平台。
新课程资源观认为:“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课堂上学生根据文本、教师、同学等教育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认识,看法等是最具随机性的,但那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是保证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条件。为此,关注课堂生成,抓住有价值、有创意的“火花”,顺藤摸瓜,引导再进一步思索,突破了重难点,实现“多虑”。
  例如教学《桃花心木》时,有一学生说:“我很奇怪,这个种树人为什么每次都知道带几株树苗来补种?他怎知道有几株树苗会枯萎?”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采用“倒踢花球”的形式,巧妙地将要解决的问题,又抛给学生。于是,我也附和着,“是呀,真奇怪,为什么呢?”然后审视全班学生。这时,学生大概以为老师也犯难了,便自告奋勇地猜测:“我从课文的插图上看,种桃花心木的人年龄挺大了,大概也有五、六十岁了吧。因此,他做事情应该不会随随便便吧。”好!这里便有我需要的课堂生成的亮点。于是,我又引导其他学生:“听他的话,你有问题要问吗?”(抓住疑点,引导学生发问,这也正是教会学生质疑)。学生马上反应:“你从哪儿感觉他随随便便?”于是我们要求这个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这些语句描写可以看出种树人似乎并没有规律做事,似乎随随便便。”我于是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且将这两个学生念的自然段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理解“随随便便”。经过一会儿的自读,学生于是从“并没有规律”发现了“多长时间来一次,不一定;浇水的量,不一定;每次什么时间来,不一定。”这三个“不一定”便是学生眼中的“随随便便”。而这三个“不一定”也就是解决学生质疑的问题的关键点!
  至此,我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在问题悬而未决的时候,我又一次将“花球”踢给了学生。这时,班级里沉默了。只一会儿,有学生用下文种树人的话来回答了:“他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每次下多少?’这句话让我明白,种树人不是随随便便,莫名其妙,他这样做是有意的。”精辟!我又一次顺学而导,引导多读种树人的这句话并理解这句话。接着又通过设计成课堂练习,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将题目中的三个“?”用文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即:它几天下一次?(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上午还是下午?(他有时上午来,有时下午来);一次下多少?(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最后采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模仿”与“不一定”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明白种树人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民,他是一个有心人,他深谙种树之理。
  一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通常要经历“产生迷惑──调动积累──尝试解决──促进理解”的过程,只有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生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才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星,引导学生的认识不断转向深入,正是这种“多虑”,使学生实现又一次的超越自我。
  三、换位思考,适时拓展──倡导“多心”
  置换角色,换位思考更能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于是我要求学生或者与文本中的人物置换角色,“如果你是文中的某某,你会怎样做,怎样说?”或者“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等对学生进行语言思维训练;或者与文本的作者置换角色,“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你会用什么样的形式或语言开头或结尾?”对学生进行表达方式的训练;或者退得更远一些,让学生与教师置换角色,“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检查你的学生是否理解了?”对学生进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训练。接着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阅读或写作的拓展,拓宽学生的思路,学路,文路。这就是“多心”。
  例如,教学《桃花心木》时,我采用与教师置换角色的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提出哪些你觉得有价值的问题检查你的学生对“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的理解?
  经过一番努力,学生的“问题”摘录如下:
  1、“在不确定中生活”中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你能结合生活中实例或课外书中看到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3、“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句话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应该怎样理解?
  ……
接着学生经过阅读、交流、联系生活讨论实现了对文章难点的理解。同时又受到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文教育。正是由于学生的换位思考,抓住了语段的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因而让本语段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联系了生活而让学生的感悟加深了。
  最后,我抓住时机,要求学生自学《不怕退稿》、《啄破蛋壳的小鸡》两篇自读课文。课后布置完成两道选做题:《从桃花心木想到了》《那一片绿绿的桃花心木》,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文章。
  这样学生既学到了阅读思考的一般方法,又训练了“由一件事有所感悟”的写作方法,既立足教材,又发展了教材,通过“授之于渔了”,又“授之于渔场”,提供写作或阅读的空间,培养学生“多心”。学生渐渐就能触类旁通,不断丰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语文能力。若能长期的要求、训练,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学习行为,就会形成更多的写作积淀和精神积淀,这也实现了超越自我,超越教材。因而要倡导“多心”。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人的发展。为此,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要求出发,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会学习、想学习,能学习的人。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多疑”,引导往纵深方向的“多虑”,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再倡导跳出教材,跳出教师的“多心”,实现“举一隅而反三隅者”,久而久之,学生的“思”与“学”的能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