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掀起你的盖头来


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谭培霞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但就目前而言,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仍极少有教师敢于让学生质疑,原因是很不好驾驭,弄不好会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失去了目标,打乱了教学节奏。有些老师虽比较胆大,但面对学生的质疑不敢深入,甚至不置可否。

  将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后,如何进行引领,使学生的提问为教学目标服务?如何点拨学生学会以疑促思?这应是我们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一、让“疑”发自内心──去“伪”存“真”

  所谓“伪”,一是指假、不真实的意思。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并不是真的质疑,而是故意地提一些问题,明知故问;或者学生为了配合老师的教学,迎合老师的心态,去提一些让老师高兴的问题。比如:学生已经进行了预习,却依然在“依题质疑”时,去问一些“这篇文章写了谁?写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之类的问题。让人听了哭笑不得。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从“教人求真”的育人原则出发,从“实事求是”的做人角度出发,我们也应在学生质疑前,中肯地对学生提出要求:课堂上,仔细读书,提出我们真正的问题。只有这样,问得真实,问得真诚,课堂上才会洋溢出“生命的对话”。王崧舟老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时,让学生在浅悟的基础上进行质疑,一生问:“为什么称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师:你怎么会产生这个问题?生:“因为地球不是人,没有生命。”师:所以你脑中冒出了这个问题,好,是真问题。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提了十几个问题。

  另外一种情况也可称得上“伪”。由于学生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有时,学生的问题很不明朗,而老师一时也没有琢磨透学生的问题,很容易忽视了学生的真实问题。在一次听课中,一位教师执教《长城》,一生质疑:“长城是谁修筑的?”问题一提出来,全班哄堂大笑,学生红着脸悻悻地坐下。难道学生真的在读文之后不知道长城是谁修筑的吗?非也,学生一定是没有把自己的问题表达清楚,他也许是要问“长城是哪个朝代修筑的?哪个皇帝时修筑的?后来又修筑了吗?”“有多少人参加了修筑工程?”之类问题。如果老师再稍稍耐心些,追问一句,或再给学生一个机会,情况就迥然不同了。

  因此,遇到上述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展示他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通过“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呀?”“你是怎么想的?”之类的引导,让学生展现思维的过程。在学生重整表述的过程中,教师便会从中明确学生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学生也会更明确自己的疑点在哪儿。

  二、让学生的问题不再“漫游”──“有的而问”

  有幸聆听了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其中,湖南选手朱援朝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中的“三问”,让人颇受启发。

  一问:读了题目后,你有什么疑问?

  二问:针对“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一句质疑。

  三问:将上句中的“他挖了”改作“我等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对儿子,你有什么要问的?

  整节课以疑促读,设计巧妙,环节简单,有效地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建了平台,令人回味无穷,拍案叫绝!

  平时,我们在教学中也鼓励学生质疑,但学生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甚至有的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或为了提问而问了一些无效问题,往往老师在课堂上只能“望洋兴叹”或将置疑“虚设闲置”,而朱老师则抓住学生最感动的也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的句子,引导学生用问题指引深入地思考,于“无疑处生疑”,给学生一种思考的方法。

  这又不禁让我想到了新课程实验教材中的──泡泡。教材中的小泡泡总是很及时的出现,引导读者停下来深思。或联前想后整体把握或力透纸背追根问底,或点拨学法得其要领或引发深思延伸课外,有效的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更深、更广。但教材到五年级后就不再设有泡泡引导思维了。如何让学生即便没有了泡泡也会思考?知道在哪里思考,怎么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的眼睛不是用来看的,耳朵也不是用来听的,教师就是要让孩子的眼睛会看,耳朵会听。”是呀,教师教会学生眼睛会看,耳朵会听,大脑会思考,嘴巴会提问,这不是在为孩子的一生奠基吗?

  三、让“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中见大”

  学生在质疑时,很多情况是针对词语进行提问的,怎么办?有的词语,可以让学生查字典;有的词语,同学可以互相解答;而有的词语也很关键,需要反复玩味,如何引导学生由这一点深入下去,实现对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体会?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培养学生提问方面有“绝招”。孙老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生:“第一自然段的“居然”有点奇怪?

  师:围绕这个“居然”,可以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

  生:“居然”是什么意思?(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是首先要搞懂的。生答略。)

  生:我们种花生是为了收花生,现在收花生了为什么用“居然”呢?

  师:这位同学感到这个词用法上好像不恰当──这是第二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居然”呢?

  生答:1.因为我们第一次种。

  2.因为我们是一群小孩子。

  3.因为我们是在荒地上种,收获出乎意料。

  4.我从“居然”一词看出了落花生这种植物生命力很强,不需要人特别侍侯它。

  师:好,把你的答案变成问题,问题是从“居然”一词可以看出落花生具有什么品质?──这是第三个问题。

  接着,老师小结:怎么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像“居然”这个词,我们可以先问它是什么意思,然后从它的用法上,从这个词对主要人物及中心有什么作用等几个方面去思考,去提问,这样提出的问题就比较有价值、有水平了。

  看,一个小小的词语质疑经老师的点拨,引出了思考的方向,激活了思维的角度,习得了思考的方法。“小中见大”,小小的问题折射的是教书的大道理呀!

  四、引导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有坡度”

  皮亚杰说:“当感性认识与人的现有认知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相符时,人的兴趣最大。”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是我们熟谙的。的确,有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只差一点便触及到了本质,使学生思维的触角延伸得更深。此时,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产生矛盾,促进思维的深度发展,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例:《凡卡》是一篇长文,文章的结构是凡卡写信与回忆相结合。学生读过这个故事之后,会为凡卡的生活悲苦而伤感。但由于文章叙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也由于学生的阅历等因素所限,学生不会深入文本,体会到文字后面的深层内涵。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关键处深思,揭示文本的深刻文旨,而避免在教学中,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下面的片段给了我们启事。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教师这样引导:

  1.师:乡下生活是那样的快乐、美好,在鞋匠家的生活是这样的悲惨痛苦!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既然在乡下生活这样好,为什么爷爷还要把凡卡送到城里呢?

  2.师:既然凡卡过着这样痛苦的生活,他为什么不跑回乡下?

  生:他没有鞋。

  师:凡卡在哪儿做学徒?

  生:鞋匠家。

  师:是呀,在鞋匠家里做学徒──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在鞋匠家里做学徒却没有鞋穿呢?

  以上的两个很有穿透力的问题,虽然不是学生独立提出的,但一样能取得“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教师精心设计,抓住疑点,进行铺垫,一步步把学生推到了矛盾的边缘,引导学生自疑自悟。这样,学生自疑于“最近发展区”,能促使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思考的动力与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让学生伴随着疑问去思考,在思考中解决困惑,认知得到提高,思考有了方法。这应该是我们“启”之道,引之“本”呀!

  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培养学生独立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在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这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过程。赞科夫也说:“教学生学会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让我们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教学技艺吧!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