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背诵进行到底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中心小学 吴 莹



  新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从布局谋篇,到作品形象、意蕴等,都值得学生去咀嚼欣赏。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中有体现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山中访友》、《山雨》、《索溪峪的“野”》,语言清新隽永,意境优美;有展示动物丰富情感世界的《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语言真挚,感人至深;也有带领我们叩开诗歌大门的《诗经·采薇》、《春夜喜雨》、《天净沙·秋》等,语言凝练,含义深刻。如能将这些文章熟读成诵内化为自身的积累,对学生来说无疑是有益处的。

  虽然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深知学生只有积累大量的、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才能厚积薄发,也明白背诵的过程中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记忆,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说话、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然而,正视现状,学生不重视背书,不乐意背书,背书质量普遍不达标,这让我感到很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是放任自流,任学生背多少算多少吗?不!我坚定地认为一定要将背诵进行到底!

  一年来,我从提供背诵方法和激发背诵兴趣两个方面着手,加大背诵数量,提高背诵要求,收效显著。

  一、提供背诵方法

  “掌握方法巧背书”。我常常对学生这样讲。的确,如果只是一味死记硬背,浪费时间不说,效果也不如人意。总结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

  1.熟读成诵法。大文学家巴金这样回忆小时候学语文:“老师平日讲得少,而且讲得简单。他唯一的办法是叫学生多读书、多背书。我背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两百多篇散文的选集。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平日里,我布置学生预习新课,其中有一项就是读文5遍。每日晨读,大声诵读课文3遍。语文课堂中,更是注重朗读训练,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默读、分角色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屈指一算,一篇课文读上了十来遍,再要求背诵,就顺口多了。在背诵西雅图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时,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由于本文是由印第安语英译成英文,又由英文翻译成中文,读起来很是拗口。背诵前,我让学生反复读文,读流利了,背起来就方便了。

  2.提纲挈领法。“会背书者背结构”。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引导学生按着提纲背诵,有章可循,能提高背诵的效率。句与句,层与层,段与段,逐一击破,一篇文章就这样“啃”下来了。在指导背诵《索溪峪的“野”》一文时,让学生明确文章是按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这样的顺序来写的,每一段又是按总分顺序写的,结构非常清晰。如山野一段,先总写索溪峪的山是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从三方面具体表现山的野性:是惊险的美,是磅礴的美,是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理清楚了层次,背诵起来自然事半功倍。

  3.难点攻破法。一篇文章总有些部分容易记忆,有些段落句子较难背诵,在背诵时不能平均花力气。难记处多背几遍,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加强记忆。诗歌《中华少年》句式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其中第五小节在句式上有所变化,较其他段落难背。因此,在指导背诵时就有所侧重,提高效率。

  4.默写背诵法。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会有助于提高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5.时常温习法。心理学表明,要让学生有效且长时间记忆,该内容第一次出现的刺激要强,更重要的是该内容要时常出现,引起学生的再记忆。这一规律表明,学生在熟练背诵一篇文章后并不是一劳永逸,必须经常温习,才能确保记忆深刻。平日里,我充分利用上课前打准备铃这段时间,让学生齐诵以前背诵的课文,防止遗忘。


二、激发背诵兴趣

  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正如爱因斯坦所

  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能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不再让他们觉得这是件枯燥头疼的事情,自然有助于提高背诵的质量。我在班级里施行了两招,效果不错。

  1.开展背诵比赛,充分给予奖励。每次背诵通过者给一分奖励,积累到期末,看谁的分数最多,评出前几位,授予“背诵小能手”的称号,发奖状鼓励。平时定期开展背诵竞赛,内容不仅来自课文,还包括课外积累的名人名言、谚语、歇后语、诗歌等。如本学期在班内组织进行了“遨游诗海”诗歌积累竞赛,学生兴味盎然,课外纷纷做了充分准备,背诵诗歌乐在其中。

  2.教师参与其中,起好榜样作用。教师要求学生背诵文章,可自己却对文章生疏得很,这种现象在教师群中并不少见。我认为,教师要起好榜样示范作用,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自己先要能背诵。经常鼓励学生向我挑战,看看谁背诵得更流利,学生兴趣分外高涨。

  如今,我班的学生已不再认为背书是一件苦恼的事,只要活记巧背,那么背书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益处。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