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邱少云》反思】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感人至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篇范例。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浮于表面,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到邱少云精神的伟大,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呢?这一问题以成为此课教学的中心难点。
在教学设计时,我特别注重情境的创设。首先,教师要有激情,以情感人,以情动情。从课堂教学伊始到裸堂结束,老师始终饱含看对英雄的崇敬之情。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绘声绘色的范读,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情境,他们仿佛已身临其境,目睹了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对邱少云这位英雄的敬佩之情已油然而生。
其次,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强烈的视听效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邱少云处境的万分危急,以及邱少云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壮举。课上,在学生理解邱少云在烈火中仍然严守纪律的基础上,把握最佳时机,让学生想象邱少云烈火烧身却一动也不动的感人情景。当学生们想象那肆虐的大火吞噬看邱少云的身体战士们那焦虑、痛苦的表情以及英雄那坚毅的神情陷入土里的十指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被邱少云严守纪律,为了革命不惜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的崇高精神所深深地感动。每一个想象的画面都在紧紧地牵动着每一位同学的心,深深地震撼着他们的心灵。此时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让同学们怀着对英雄邱少云的敬佩之情放声朗读。这时,同学们动情的朗读,饱含着他们对英雄无比崇敬之请。尤其是当同学们随着佯奏带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时,同学们仿佛就是邱少云战友,怀着为邱少云报仇的心情,冲向“319”高地。教室里,激动人心的喊杀声,激烈的枪炮声和饱含激情的读书声融为一体,把整个教学气氛推向高潮。从而达到了教师、学生、作者、编者心心相通,情感共鸣。
在教学中,我还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上,学生通过讨论、读书、批划等多种形式,自主地学习。教学时以读为本,通过默读、轮读、引读、范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深入地挖掘语言文字,品析重点词句,从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以读促情,以读促理解,使师生情感互动,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和功能。也就是说课文内容是学生读懂的,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结果。
自身优势:
1.讲课饱含激情,能够同文本、学生一起感悟语言文字。
2.重视学生朗读,指导较有层次。
改进的地方:
1.评价语言应更丰富多彩,有针对性。
2.加强随机应变的能力,能够巧妙处理突发事件。
【《我的战友邱少云》反思】
今天我讲了《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虽然是独立阅读课文,但我并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更加认真仔细的设计了每一环节。一节课下来,我还沉浸在和学生的相互碰撞之中,兴奋之余,也有许多感想。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故事距今已50多年,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很难与之产生共鸣。为了拉近时空的距离,课前我为学生呈现出人民英雄纪念碑,并播放了一段悲壮沉重的音乐,同时我动情地诉说着: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有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吧!学生自然就进入了情境,而且热情自豪地呼唤出英雄的名字。这样的导入为整个课堂气氛奠定了基础。
二、对于文章中,重点词的理解。我仍感到有些困惑。在我实际
教学课堂中,是教给学生理解段落中重点词的具体方法,而让学生按照这种方法去思考,即:抓住某一段落中的一句话中的某一个词来分析,分析时,先说说这个词的本义,然后在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个词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最后在说说作者在这句话里运用这个词实际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也就是学生你理解的文中作者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由此,引起我的困惑,作为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到底是应该教给学生一个理解词语的方法,让孩子们运用此方法去理解词,进而提高阅读能力呢?还是把文章彻底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自己去理解,去思考呢?
三、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抓住一条主线,让学生始终围绕这条主线去理解,去思考,我感觉这个方法不错,这样,无论学生是读,是分析。都不会乱,思维始终能够围绕着课文,不会散。这点我举双手同意。
四、教学方法无论怎么变,语文课堂上,读的环节不能少!无论是刚接触课文的初步感知的读,还是在深入理解完课文后,有感情的读,都应该成为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毫不客气地说,现在许多学生,课文已经学完了,而课文还读不通顺的,大有人在。今天我意识到了,则从现在开始加强学生读的训练,不求都读好,但求学完课文后,能够读通顺了。
五、阅读教学要与习作教学紧密联系。如在学生感悟“心如刀绞”的情景时,让学生进行表达能力训练,即:你就在他的周围,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有一位学生写道:“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这番深入人物内心的演讲则会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学们就会觉得自己仿佛在“三九一”高地,自己就是邱少云的战友,读起来会更有感情!同时对表达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但我知道,知道学生朗读使我在讲课中的薄弱环节,有时会顾此失彼。这节课我虽然注重了让学生从感情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还觉得不够到位。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物思想感情的句子。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教师的角色转变,对学生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我认真备课文、备学生,精心设计了教学方案。
首先,我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品读”是阅读教学的方法之一。我让学生根据语境和语意的重点读出其逻辑重点,这样的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朗读技能和水平,同时又把学生对文本和人物的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由个别的感情朗读到群体的情感朗读,运用积极的民主性评价以及动感十足体态语示范朗读,使品读真正“品”出“味”来,在品读中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在品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时,学生们情绪激昂,这精彩的镜头在学生心中形成,而且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情感体验始终相伴相间,人文教育的目标已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深情的朗读中显露出来。在品读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运用换词、比较的方法进行词语的品味,使语言训练特色更加浓重。
其次,我让学生在课后写读后感,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训练”和“感悟”比翼齐飞,才是语文教学的最主境界。
教学中,我既当学生的良师,也做他们的益友。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互动的、更是自然的、协调的。我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接触时,始终强调师生之间是一
友好的朋友关系,正是这一种角色定位,使我的言谈举止无不充满着对学生的关爱。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学习水平,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探究新知。
总之,这一篇课文的教学比较成功,我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富有情趣的语文实践中完成知识、技能、道德、精神、个性和人格的立体建构,在实践中逐步把握语文规律,形成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那是个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同往常一样,我们又该学习新课了,不同的是,我没有提示课题,导入新课,而是做了一下守纪的体验,即要求大家坐好,达到纹丝不动,十分钟。同时我也和学生一样静坐看,当时学生觉得很奇怪,用讶异的目光看着我。
教室内起初很静,两三分钟过后,就见有人用手摸这儿,动那的。不时理理头发;四五分钟过后又有人回头回脑,东张西望;六七分钟过后有的同桌(两个人)就窃窃私语起来。这时我作为教师没有制止,因为十分钟没到,所以我依然静静的坐着,也不动声色,一丝不苟。
十分钟“纹丝不动”的体验结束了,我要求学生谈谈感受,有的说习惯了,不动板不住;有的说心想不动,可是时间虽仅十分钟,却觉得十分漫长;有的说坐着纹丝不动滋味不好受,虽然自己没动,但还是挺难熬的……,学生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这时我觉得情境创设出来了,有不感同身受,于是我才提示课题;这节课学习阅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并提出了自学要求:1、初读课文,找出课文“纹丝不动”一词,说说在课文中的意思,并小组讨论为什么纹丝不动?2、潜伏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文中是怎样描写邱少云遵守军纪——纹丝不动的?又怎样描写作者内心活动的,画出表现邱少云崇高精神的句子和表达作者心理活动的词或句子,认真体会。3、课文那些句段让你感动与课前的“小体验”相对照,你有什么体会,记在句子旁边或片段旁,那些课文中感人的句子,你用什么感情和语气读出来。4、写篇读后感。
学生带着自学要求开始阅读课文。这节课学生学习格外的认真,特别是在汇报时更是积极热烈。学生A在回答第一个问题说:“‘纹丝不动’就是一点不动,这是志愿军战士完成这次潜伏任务不许遵守的纪律,否则攻占‘391’高地的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汇报第二题学生似乎有些激动,B说:“邱少云烈火烧身,作者心如刀绞,通过任务的心理描写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的崇高境界,又表达了作者与邱少云之间的战友情谊十分深厚。”学生C说:“当时邱少云年仅21岁,烈火烧身的巨痛不知能否忍受得了,作者有十分担心,怕出现意外,只盼望奇迹的出现,这也是心理活动的写法。”我对小C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并反问到:“邱少云为什么不自救?战友们为什么不抢救?邱少云忍住了吗?奇迹出现了吗?”引导学生更加明白守纪的重要性,启发点拨后哦,学生的理解感悟更深更透彻了,学生G说:“邱少云能自救,如就地打个滚等等,但不能自救,战友也能救,更不能救,因为潜伏纪律至高无尚。如果自救,整个潜伏计划,整个班,整个部队的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邱少云表现出了常人做不到的坚强,在烈火中一动不动,没有挪一寸地方,没发生一点呻吟,大火足足燃烧了半个多钟头,邱少云用生命捍卫了纪律,创造了奇迹。”有一女生也用平时生活中被水烫的事例,与邱少云烈火烧身作对比,感到很惭愧。还有的纪律差的学生也受到了教育,他们说:“邱少云真是伟大的战士,他用宝贵的生命维护了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真是钢铁般的意志。我们要向他学习,课前小坐十分钟,我们舒舒服服坐着,都耐不住,真是渺小。我们要以他为榜样,严格遵守纪律,从现在做起。”
听着学生心悦诚服的汇报,我露出了往日课堂的微笑,听着学生用崇敬的心情朗读感人的片段,我喜在心头;读着课后学生写出来的一篇篇读后感,我更是欣慰不已。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轮到我上语文研讨课了,跟着书本进度,我选择上《我的战友邱少云》。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是浙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的一篇阅读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邱少云从隐蔽潜伏到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顾全大局,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虽然离我们这代孩子有些久远(学生),但这是一篇很好的立志文章。我确信我的选材是正确的,于是准备上这堂课。(教学设计略)
一直以来,自认为自己的语文教学与其他老师不同,虽然不曾得到什么专家或是领导的赏识过,但我的这些年教学中,许许多多的学生喜欢我,都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喜欢上了语文。准备过程中,反复追寻和回忆,其实这文许多特级教师、名师都曾上过,我感觉到自己很难上好这堂课,太多光环的课要上出自己的特色才有出路(这是我唯一的想法)。所以,我想跳出名师、特级教师们的上课切入点,或者说所谓的文眼——纹丝不动。我想借助最精华文本第八自然段入手,理出“顾全大局”的品质来辐射全文{烈火中的邱少云(第八自然段)——当时我的心里怎样(第七自然段)——邱有没有生的希望(第六自然段)——齐读三段综述文中年轻而伟大的意义。}我们知道能顾全大局最重要的还是邱少云要能做到纹丝不动。也许我对学生的估量太高了些,或者说学生不适合上有人听课的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举手很冷场,没有平时的十分之一,这一折腾,打乱了自己阵脚(太年轻了,没有很好的运用教学乡长)。
整堂课下来感触如下:
教学,我把重点及难点放在理解作者发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后的内心活动和深切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的煎熬。要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让学生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孩子们大多有过偶尔被烫的经历,启发孩子们回忆一下,自己被烫时是怎样一种感受,烫了多少时间,再想象一下,自己被烫一秒、两秒就感到十分疼痛,而且可能就跳起来或叫起来,而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半个多小时却一动不动,这需要忍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通过自谈体验感受,真正体会出了英雄当时的痛苦及心理活动。比老师抽象地讲、灌的效果要明显得多。但是,由于课堂上的容量较大,时间没有安排合理,因此给“当堂训练”十分钟带来了影响,没有时间练就下课了,最大的败笔。
今后,1.朗读的方式可以多元化,用多种方式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提高朗读的层次和数量。整堂课学生齐读的时候很多,辅以个读,这样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另外,通过比较、竞赛,老师示范、情境对比读等读出感情,读出数量会使课堂呈现书生琅琅的可喜局面。
2.教师的语言还可以再平实一点,让学生更能适应,也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语言再凝练,如“年轻意味着……伟大意味着……”这样的语言虽然对学生有一定的引领、熏陶的作用,但是学生如果难以理解的话,效果可能也比较难于出现。
3.练笔的时间不能少,像本文一样有“面对这样的英雄,你想对他说些什么?”的练说,是不可以少的,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