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学写儿童诗》一课教学


大新小学 冉 玲



好课种种,韵味各异:有的像美酒,芬芳浓烈,饮之醉人;有的似白水,纯极淡极,却不失本真;有的则如清茶,香在隐约之中,味在有无之间,然品之却自有一种回味久久不散──这便是一种境界,是课的境界,也是人的境界。

2008年3月6日上午,有幸聆听了陈家桥小学程莉老师执教的《学写儿童诗》一课,该课是一堂自选习作课,是根据五年级下册《儿童诗两首》这篇文章来设计的,这一课让我受益匪浅,纵观这节课:整个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是教师的精心设计.目的性强,构思巧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使人深受启发。下面谈谈我的个人体会:

一、导入合理,引导充分

上课开始,程老师运用了游戏的方式引入新课。程老师在黑板上先画一个圆,然后让学生说由圆想到什么?说到苹果又想到什么?说到皮球又想到什么?说到头又想到……这样的导入方式既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此次教学的内容。

俗话说:“学生习作难,教师教习作更难。”确实,现在提倡一课一得,要想在仅有的四十分钟内教会学生一些实际的写作方法,并且让学生学会这些方法是多么不容易,而程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可谓下了很大的功夫。其一,程老师在引导学生时,共设计了三个板块,且每个板块都有一个目的;如第一个板块“想象训练”让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第二个板块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事物来描绘画面的方法,了解儿童诗拟人化写法的运用。第三个板块让学生了解情感也可以用儿童诗来表达,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其二,三个板块之间联系紧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由“说”到“看”再到“写”的过程。

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老师能充分领悟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次作文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欣赏儿童诗,感悟其琅琅上口、充满情趣、想象丰富的特点。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3.了解儿童诗的拟人化写法。4.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尝试用儿童诗表达自己的情感。把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合理的想象作为教学重点,各个环节在本课中紧紧围绕此重点,通过双向互动的学习模式,使重点落到实处.符合了课标的要求。

三、教师语言简洁、有亲和力

一开始上课,程老师便给人一种亲和的感觉,无论是她的声音、教态还是精神面貌,都犹如一杯淡淡的清茶,味道浓而不腻。程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过渡语相当精炼,没有多余的话,每一句过渡语都带有目的性,要么是提问,要么是小结,要么是提示写作方法,总之,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夸张的动作,造作的语言,整堂课近似随堂课,但却显示了程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使学生真正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非常贴近实际教学,值得我们借鉴。

四、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使之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如程老师展示的石榴图片开启了学生想象的大门,使他们进入了一个想象的世界,只要合理,怎么想象都可以;此外,诗与画的结合,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让学生感觉到诗即是画,画即是诗,诗与画已融为一体,多么美的诗,多么美的画啊,课件的展现无疑为本堂课增添了许多生动的元素;最后,在教师的细心引导后,教师再一次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展示了许多配乐图片,给学生提供创作素材,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由创作,写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可见,程老师并没有未使用课件而用课件,而是把课件放在了适当的地位,有效地发挥了它的辅助作用,为这堂习作课创设了一个情景交融的环境。

五、领悟课标精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深入钻研教材,掌握详实材料外,更能遵循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师的引导为的是学生的“说”,为的是学生的“写”,而程老师在把握自己的主导作用时处理得恰到好处。

    纵观本堂课,教学过程朴实,教学环节合理、简化,教学手段简便、实用,凸现了教材功能,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以培养,真正回归于语文的本来面目,还语文于本色。尽管如此,我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尽管程老师为在每一个环节的引导之后都交给了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但某些方法太过于抽象,学生似乎还不能完全理解,且这些方法较为零散,若能在让学生提笔之前再加以归纳总结,我想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既然是儿童诗,教师是否能够创设一种轻松的环境,一个儿童的乐园,我想更能激发学生的童真童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听了程老师的课,我仿佛真正理解了“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境界。我想,这是我们所有一线语文教师要追求的,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