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指导:让作文变得轻松一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作文总是拖到火烧眉毛才开始凑字,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我认为可以从这里开始:
一、创设情景,激发欲望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的形式方法多种多样。一个哲学家也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而我们要重视作文前的指导,极力反对那种作文前“无所作为”,而临到“写” 时才唠叨什么命题、中心、选材、构思之类。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作文是一种创造活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束缚太多,内容千人一面。如:一年级的孩子在学完拼音就可以写话了,十个字,十五个字,二十个字,二十五个字,逐个增加,内容不作规定,易兴奋,“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他的优势,不会的同学可以在老师的辅导,家长的帮助之下进行。后面的要求慢慢再来。只要字正音准。时间长了,自然他们懂得的就多了,其他的点点滴滴就可以跟上。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儿童的学习心理特征,创新作文形式,让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在抒写表达中体验作文的快乐。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做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焕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泼地留个不停。”学生写作的内容一定要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针对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说真话,表实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即作文,作文即生活。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就需要学生的作文反映他们的真实生活,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捕捉生活中的感人情景,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用笔描绘生活,要引导学生勇于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去探究。真实的情感最能打动人心,真实的感受是学生写作的第一手材料,既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又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尽情地释放出来。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在作文中出现了说真话,表真情的内容,哪怕表现出了不积极的问题,在肯定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上,再对学生在其它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导改正。
三、强化三重,活学活用
    一是教师要在作文前重指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观察中会突发奇想,产生表达的灵感,有了表达的欲望。二是要在教学中重写法指导。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细致推敲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有序的写作,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让学生模仿优秀课文的写法进行写作,琢磨并领悟出作文的真谛。教师在教学每篇课文时都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形象直观的例子,让学生潜心地去读,自由地去想,无拘无束地去议,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要点,再提供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借鉴迁移,巩固习作知识。三是在长期的课内外阅读中重视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言语知识,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用自己的语言组织再现,表达自己的情感,活学活用,才是最终的目的。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