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随想曲之《桥》


四川省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徐 卫



  
第三节课是一位女教师上的五年级下册的《桥》。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讲述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组织村民们有序地跨过了小木桥而自己及儿子失去了生命的感人故事。“桥”的做含意颇深。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时,结合做课前游戏的表现,说发现孩子们具有质疑和解疑的好品质,请大家带着这样的品质来学习本文,然后请大家自读课文,思考:你读后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学生们这节课没有出现齐读现象,但老师却不断的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催学生读快点,这说明教师真正关注的依然不是学生而是预设教程。)读完课文,教师先解决生字新词,接着,让学生说了很多自己“不懂”的问题。有的说不懂为什么课题要叫“桥”,这桥与一般的桥有什么不一样?有的说“不懂”老汉为什么要最后走,还有很多很多。但我总怀疑,学生是真的“不懂”还是为了迎合教师的提问而“不懂”?我认为,面对学生的不懂,我们应该追问,你思考过为什么了吗?你努力解答过了吗?你真的很困惑吗?

然后,教师抓住一个学生提到的“洪水”一词,引入对“山洪”的句子的学习: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应该说,教师注意了对文本进行较细致的解读,但又给人一种支解文本的感觉。后来,老师又重点抓了一个很好的句子让大家分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并让学生从三个方面找证据来证明。

1、 老汉对待自己

2、 老汉对待群众和党员

3、 老汉对待儿子

学生们也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

这时,一位听课的年轻教师与同伴说:“分析得都很好很细的,但就是不能感人。”我插问:“为什么呢?”她说:“可能把文章分得太细了吧?”我说:“我倒觉得文章就是要细细分析,但如何做到细细分析而不会支离破解,这就与你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有关系了。”比如说,老师组织同学们分析了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时“吼”着让他排到队伍的最后;最后老汉又“吼”着把小伙子推上了桥,叫他快走(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这是多么感人而又让人感到惋惜的对比啊,可是,教师分析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证明老汉像座“山”,真是太可惜啊。如我们反过来,如果我们透过文本,去体会老汉对党员儿子的严格要求和对骨肉儿子的伟大父爱!去为小伙子担忧,去为老汉着急,去为父子加油!去希望,木桥啊,你慢些垮!去祈祷,山洪啊,你不要那么的凶那么的狂;如果我们让孩子带着这样的心去与老汉,与小伙子,与木桥,与洪水对话,那将是多么感人的场面啊!通过这样的感悟,难道老汉在我们心中“山”的形象还不能形成吗?难道我们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课题要被定为“桥”了吗?是啊,老汉就是众群安危关键时的“靠山”,就是人民群众通过安全的“桥梁”。

如果这样去细品一句又一句的话语,还会不会让人觉得在支解文章?同样,我们这样反反复复地去细读一句又一句相关的语句,还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大气,不开放?

所以,我想说:老师们,不要把“不教教材,用教材教”当作冠冕堂皇的口号,而要在教学中运用,去实践,你一定会尝到真正的甜头的。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