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之一】
师:请同学们快速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作者分几方面来写山是“野”的?可以动笔画一画。(生自读自画)
师: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作者是分三方面来写的,分别是“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师:大家同意吗?好,同桌合作,请选择喜欢的一方面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特点写具体的?(生读、研讨。)
师:谁先来说?
生:我们两个先来汇报:我们选择的是第二方面:山是“磅礴”的。“磅礴”是气势盛大、雄伟的意思。那里山多得不得了,有高有低,连绵不断,所以有一种磅礴的美。
生:我查过资料,看到有关“十里画廊”的介绍,这是一条长达6公里的高山峡谷,它怪石林立,奇峰高耸,周围的风景也美,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你真行,谢谢你!谁能用朗读来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那种美?
(生有感情地读。)
师:谁还想说?站起来,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生:我俩选择的是第一方面:山有一种“惊险”的美。我从“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这三个词读懂了山的惊险,尤其是悬空的巨石在山顶上摇晃着,我想见了一定让人感到害怕。
生:那儿的山,名字也很特别,“一线天”“百丈峡”,听着让人觉得害怕。我猜“百丈峡”的峡谷一定很深!
生:我同意他的看法,不过还有补充。这“一线天”“百丈峡”这么高,这么险,人工显然是无法修饰的,所以我认为那里的山确实很天然,很有“野性”。
师:你真不错,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男同学一起来读这句话。(男生齐读)
师:山不但有种惊险的美、磅礴的美,它还美得那么“随心所欲、不拘一格”。选择这部分的同学来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这儿作者写山像“热恋情人”“窈窕淑女”,写出了山形态各异,变化多端。
生:从“直插云天”“横拦绿水”,这两个词中我感受到了山的那种不拘一格的美,读句子时我能想象到:可能这边的山是直插蓝天,那边的山可能就是小溪缠绕,绿树倒映,反差特别大。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不错!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生有感情地朗读“旁逸斜出,崛起……窈窕淑女”。)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读懂了索溪峪的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现在,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再一次来领略这独特的美景。
(全班配乐朗读。)
【教学案例之二】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孕育了许多迷人的土地,秀丽妩媚的桂林山水,还有胜似天堂的西湖风光……,都是那么令人神往。今天,老师要领同学们去的地方更是被人称为如诗仙境,他就是“索溪峪”,现在就让我们一同领略它的神韵好吧!
(请看大屏幕出示风光片。)
师:同学们,看到这样迷人的景色你想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真的仔细观看了,被片中的迷人景色深深地感染了,真实而详尽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师:其实,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到索溪峪观光游玩时,在这里写下了不朽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索溪峪的“野”》。
板书、齐读课题。
二、感悟课文
1、初读课文:
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索溪峪怎么是“野”的?
生:他“野”在什么地方?
生:我想知道索溪峪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他在我国的哪里。
师:大家的问题提的很好!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寻找答案。
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阅读提示,自由读,思考阅读提示里给我们提示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
生:说一说。
师:你说的很好。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提示中的要求,自由读课文,看看课题中的这个“野”是什么意思?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索溪峪的“野”?
生:“野”是天然、自然的意思,课文是从山、水、物、游人野这四方面来写的。
师:板书山、水、动物、人。
师:同学们读书读的真认真,问题回答的很准确,那么初读后,你对课文还有其它的了解吗?
生:文中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手法。
生:我还知道了这篇文章是按照总分总写法来写的。
生:写山的野是按照总分总的写法来写的。
师:大家读的很认真、很仔细,有这么多的收获很不错,下面请你们再一次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把你认为好的反复读一读,来体会索溪峪的天然美野性美。如果有什么感悟可以做一下批注,产生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到小组里去交流你的感受,讨论和解决你遇到的问题,开始吧!
2、学生自由学习课文。
三、精读课文
师:刚才大家学习的很认真,现在就来谈谈我们的收获吧!
生:我喜欢的是山的野。“泰山太尊了,庐山太俊了,黄山太贵了,桂林太秀了——他们已经家化了。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美是不能索溪峪山比美的“泰山、庐山、桂林、黄山”经过人工的雕琢已经很美了却没有办法和索溪峪山比美的,突出了索溪峪的美。
生:在这里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索溪峪独特野性的美。
师:那你来读一读,读出他们的不同之处。
师:学生读。
师:谁还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认为写山野是从三部分写的:它是惊险的美、磅礴的美、不拘一格的美。
师:那你最喜欢哪那种美?
生:我喜欢不拘一格的美。
师:能给大家读一下么?
生:读。
师:能谈一谈为什么喜欢?
生:我认为作者用了举例子的手法介绍了索溪峪的几个景点,充分体现了索溪峪的不受拘束,自然的天然的美,而且从一个省略号可以看出还和很多的样。
师:斜山,抱成一团,可以看出不拘一格,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兰绿水,敢弄靓影,这部分用了两个字,更突出了索溪峪的山是不拘一格的美。
生:我查资料知道了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指的是夫妻岩,是张家界的主要森林公园。
师:同学们你还学习了哪一部分?
生:我喜欢磅礴的美的一部分。
师:请你给大家读一下。
生:我预习的时候查字典,知道了绵亘是指山脉连绵不断的样子,在这里突出了索溪峪的山是磅礴的美。
师:你真会学习。
生:这部分写了千峰万刃绵亘蜿蜒,我知道了这里的山峰气势磅礴无法比喻
生:我喜欢惊险美这部分,通过读这一部分我知道了索溪峪的山不但高而且惊险,我给大家读一读。
师:从文中的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蜂呼应,而是千峰万刃绵亘蜿蜒,说明了是一种磅礴的美。
生:读。
生:我在预习的时候,查找资料知道白长峡。
生:我也喜欢惊险美这部分,从半边悬空的巨石在风中摇摇晃晃是游人的感觉,石头不真的摇摇晃晃,是山的顶峰太高了,突出山的惊险美。
师:谁还愿意读一下惊险美这一部分。
生:读。
生:评。
师:让我们一起感受索溪峪的山的惊险美、磅礴美、和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请看大屏幕。)
师:请看这就是索溪峪山的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一座座山峰,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
师:请看这就是索溪峪山的磅礴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蜂呼应,而是千峰万刃绵亘蜿蜒。
师:请看这就是索溪峪山的惊险美,巨石在风中摇摇晃晃,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望石而惊心。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索溪峪山的这三种美好吗?
师:索溪峪的山是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么能把描写山野这一段有感情的读出来吗?
师:配乐齐读山野这一部分。
师:同学们,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充分表现了索溪峪山的“野”。
师:作者首先以桂林、庐山、泰山、黄山和索溪峪的山进行对比,突出了索溪峪的上独特之处,然后又通过惊险美、磅礴美、和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的形象描写,进一步为我们展示了索溪峪的山是非人工雕琢的美,使我们感受山的野,那么索溪峪有如此野的山,还会有怎样的水呢?(教师过渡性的语言)
生:老师,我比较喜欢水野这一部分。
师:你读一读。
生:读了这一部分,索溪象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出来的野孩子,一会缠绕着山奔跑,一会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索溪比喻成深山中蹦跳出来的野孩子。
师:从同学们的提问中,看到的是思维的火花,非常烂灿。
生:写水这一部分,我从后边的这个排比句中,和后边的省略号知道了,作者还看到了更多的野,更多的惊险,省略没写。从我心怦怦直跳,知道了作者的心情是紧张的。
师:多清澈的水啊,教师都被陶醉了。像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师:这里的山野、水野,路更野,还有什么是野的呢?
生:我学习了动物野这一部分。读一读,从山上的野物更是野性十足了,我知道了这里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动物也是野的。
生:从大大小小的这个词知道了,这里的猴子非常多。
生:我们从野生植物园时,一群大大小小的猴子欢腾跳跃,十分欢喜,表示迎接,可以看出猴子对游人十分热情。
生:当我们一行中的一位年青女同志从下面经过时,一只调皮的猴子竟恶作剧地撒起尿来,这里可以看出猴子是在欢迎游人。
师:这么野的猴子不但没有引起游人的反感,仅而使人也野了起来。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是怎么学习人野这部分的。
生:我们小组用边讲边读的方法,学习了人野这部分。
师: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这个野是无拘无束,回归自然的野。
生:山是野的,水是野的,动物是野的,我们这群孩子到了那里,比它们还要野。
师:我相信。
生: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可以看出,这里的人和城市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注意礼节。
生: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我想可以看出老头就像一群猴子回归自然了。
生:从满山的嘻嘻哈哈,满山的亲亲热热。用了两个满字,突出了这里的人是野的。
生:文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说明了还有很多话要说。
生:全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全无了市井中的那股俗气,用了两个全字。说明人是野的。
生:我们小组把这么美的景象总结了一句话,山是让人惊心的野,水是让人心跳的野,山上的野物是让人欣喜的野,我们爱着索溪峪的野。
(此处可以变换形式,采用小黑板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师:多么美的语言啊!
师:说一说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这四部分有什么感受?
生:我真想到索溪峪去看一看。
生:我们要到那里去上树,去那里去爬山。
生:索溪峪,你真是太美了。
生:什么时候才能去那里呢,欣赏你的野性美。
师:如此奇山秀水,怎能不让人返朴归真。所以作者在最后一部分写到,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师:是啊,索溪峪的山惊险、磅礴、多变;水是曲折起伏;动物调皮热情;游人返朴归真,难怪把索溪峪称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索溪山水天下绝。
生:索溪山水美如画。
生:走近索溪峪,犹如进仙境,远也知风光,天下数第一。
生:索溪索溪你真美,比过桂林山和水,你是美人你是玉,祖国有你而自豪。
结束:同学们,今天我们的索溪峪一行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你们有机会去实地看一看,相信当你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时,你会更加体会到它那种野性、自然的美。
原文标题: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索溪峪的“野”》教学案例[小学教育吧]
原文网址:http://www.jiaoba.net/yuwen/Arti ... 7&【教学案例之三】
《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对索溪峪的山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作者先整体概括“山是野的”,再通过对比,突出索溪峪的山那种与众不同的纯天然的、野性的美。围绕这一特点,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具体的描写。“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使人不由产生一种心惊胆寒的感觉。“千峰万仞、绵亘蜿蜒”,人们置身其中不仅心襟开阔、顿生豪情。“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作者运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出了她的俏拔、顽皮、可爱。“旁逸斜出”、“抱伙成团”、“相对相依”、“亭亭玉立”又表现出她的姿态万千、风情万种。读完这段话,让人仿佛置身于索溪峪山中,不得不惊叹于她那种纯天然的、野性的美。
怎样让学生真正去感受这种“野”性的美呢?学生的一句“……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让我改变了教学预设。
……
师:有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作者分几方面来写山是“野”的?
生:作者分三方面来写的,分别是“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写具体的?你是怎样感受这种“野”性美的?
生:我从“拔地而起”、“摇摇晃晃”、“望而生畏”这三个词体会到山的惊险,尤其是那块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顶上摇晃着,我想见了一定让人感到害怕。
生:读到“一线天”、“百丈峡”,真让人觉得害怕。我猜想“百丈峡”的峡谷一定很深!
生:我查过资料,看到有关“十里画廊”的介绍,这是一条长达6公里的高山峡谷,它怪石林立,奇峰高耸,变化多端,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我真想把它画下来。
好一句“……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时,我想:何不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表现索溪峪的山这种“野”性的美?
师:既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那么,现在我们用五分钟的时间,选择其中一处景物,命一个名字,用简笔画把这种“野”性美表现出来。
一听说要画画,同学们马上来了兴趣。很快,一幅幅富有“野”性美的简笔画被投到大屏幕上。什么“望石惊心”、“一线天”、“热恋情人”、“敢弄白云”……一条条简单的线条组合,却把那种不拘一格、形态各异的山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是“野”性十足。此时,我和同学们已经陶醉在索溪峪的山这种“野”性的美之中。
……
【教学案例之四】
我们自2002年开始,用了3年的时间,实验并完善了“四步迁移尝试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阅读教学中,把教学过程分解为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具体为:第一步,准备迁移;第二步,尝试迁移;第三步,深化迁移;第四步,巩固迁移。
这里的“迁移”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一种学习环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环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原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新的学习,就好比是我们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再学习骑摩托车时就更容易了。
迁移是人类认知的一个普遍特征。因为新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原有学习基础之上的,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技能都教给学生,但必须使学生具备迁移的能力,即利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技能来成功地解决问题或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我认为迁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四步迁移尝试法”进行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探讨阅读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有助于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自己寻找学习的拐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进行“四步迁移尝试法”教学实验时,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以各部分结构大体相似的课文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当然,在实验后期我们也把实验内容延伸到了习作、口语交际等课型上。
下面我以《索溪峪的“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片断为例,具体介绍一下“四步迁移尝试法”。
《索溪峪的“野”》安排在人教版第十一册的第一组,这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在认真读书、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课文在具体描写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等四部分时结构大体相似,写法基本相同,很适合“四步迁移尝试法”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词“野”,体会“野”在本文中的意思,然后找出本文描写了哪几方面的“野”。为迁移实验铺平道路,然后进行迁移实验教学。
一、第一步,准备迁移
这一步学习描写山“野”的部分,其教学过程为:
1、自读自悟:
思考:课文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山那种野性美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讨论交流:
教师提示:可以谈先总体概括再具体描述这一写法上的特点,也可以把索溪峪的山与学过、看过的山进行比较为话题,还可以就某个句子、某个词语谈自己的看法……。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先概括写出山的特点:具有野性美。再从三个角度具体描写这个特点:
山高山陡──“惊险的美”。
山峰绵亘蜿蜒──“磅礴的美”。
形状怪异多变──“随心所欲的美”。
4、总结学法:
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领悟表达方法。
这一步骤教学完成后,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回顾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总结出以上的学法,掌握学法就意味着在学生的心目中架起了一座“认识的桥梁”,它为下一步“尝试迁移”建立了一个固定点。
二、第二步,尝试迁移
1、学生从水“野”、动物“野”、游人变“野”三部分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一部分,按照“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领悟表达方法。”的学法尝试进行自学,教师巡视,并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体特性进行指导。
2、检测学习效果:
举例说说你在自己喜欢的段落中领悟到的表达方法。
这一步骤的设计改变了过去教师直接教学时一教到底的现状,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个体思维,展现自己的认知建构过程,变“指着路子给学生走”为“指导学生自己找路走”。
三、第三步,深化迁移
1、放手让学生按学法自学完其余两部分。
2、检测学习效果。
学生有了前两步的学习经验,在这一步中就可以学以致用,放手让学生既仿又创,仿有基础,创有空间。
四、第四步,巩固迁移
1、学生尝试进行欣赏性的品读,各人读自己觉得写得特别好的部分,边读边想象文中描绘的景象,要求读得入情入境。
2、在同桌、朋友、学习小组交流一下,自己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这一部分。
3、在全班展示自己的朗读艺术。
这一步骤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综合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品读中进行情感体验,从而企盼学生在读中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内容。
从以上的教学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四个步骤中的每一步都有其独立的教学目标,但每步之间又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它不是由教师生硬地把现存的客观世界规律强行塞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思考、追求、探索和发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自主地去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开发提供更广泛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