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认识生活


以往在辅导学生学习《挑山工》这一课时,我都会让学生谈一谈对挑山工个人的看法。开始时,学生只能重复作者的感受泛泛而谈,虽然经过老师的努力启发,学生也只能说些“做事要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把工作做好。”“学习要踏踏实实,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把取得好成绩”等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后来我让学生大胆发表不同看法,学生积极性很高,观点却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说,我感到这些挑山工很不幸,他们一生都要做这些简单的工作,没有学习的机会,浪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有的学生说,看了书上的插图,我感到的挑山工向上爬是那样的费力,他前面的路又长又难走,苦难的生活没有尽头。还有的去过泰山的学生说,我感到这些挑山工非常可怜,有的摔成残废,没有了经济来源,终身生活在穷困中等等。
  经过调查,凡是持有这些不同看法的学生,都是亲眼看到过挑山工的实际工作现状和生活情况,有的学生甚至做过相关的调查访问。他们看到的挑山工是报酬低,劳动强度大,而且登山的过程中危险性大,经常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测的伤亡事故,因此他们出现工伤的比率高过其他行业。残废的挑山工由于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过得非常艰难,致使当地许多年轻人想方设法摆脱挑山工的“苦役”。学生所掌握的资料,与作者描写的挑山工有着太大的反差,如果教学中不顾这些现实,而一味地、片面地学习挑山工,脱离实际地体会文中的人生哲理,势必会造成学生道德情感上的虚伪,同时对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也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避免消极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我把学习目标定在: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学会做人处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苦乐观,积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挫折。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在认识了课文中的挑山工之后,又向学生提供了一篇名为《挑山工的境界》的文章,让大家阅读。补充的教材中写了两个挑山工对待生活的不同心态。一个是20多岁的青年挑夫,他一言不发,脸色苦黑,低着头,躬着腰,一步一步沉重地挪动着双脚,好像古今的忧愁都挑在他的肩上。当游人和搭讪时,他只是闷闷地低声说,讲话太耗费精神,说完之后,再也不愿意与别人交谈。另外一位是40多岁的挑夫,他挑着沉重的担子,并不用双手去扶扁担,可是,那条扁担好像粘在他的肩头一样,随着道路的高下弯转,有灵性地俯仰回旋。更神奇的是他的双手抚弄着一根笛子,一路上吹出许多美妙的曲子。
  学生阅读时文章时,我提出问题:“文章刻画出的三个挑山工各有什么特点?你想对哪位挑山工说些什么?”由于采用新颖的方式学习课文,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非常高。通过交流大家认为:第一位泰山的挑山工是把挑担当成了一项本职工作,尽责尽力把工作做好。作者看到挑夫折尺形的行走路线和他向作者讲述的谜底答案,是他担山(当地人叫挑夫工作为“担山”)生涯中,总结出的担山的“规矩”和“诀窍”。他认认真真地做好一个真正的挑山工,同时也向路人传授着登山的经验,而这经验又不仅仅只适合登山。第二位挑山工是把挑担当成一种负担,无可奈何地应付。从表情可以看出他非常厌恶自己现在的工作,在他的眼里沉重的货物,漫长而徒峭的山路,单调而繁重的工作都变成了生活中的负担,压得他喘不得气息。他羡慕他人的生活,不满自己的现状,向往外面精彩的世界。第三位挑山工是把工作当成了一种乐趣,在工作中享受生活。他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担着“山”而吹唱,送走的忧愁,给自己和别人留下的欢乐和喜气。在他看来担山和登山已不是生活的难关,一切愁苦在这清脆的笛声中,化作一缕缕乐观的音符,感染着登山的每一个人,也让群山充满了灵性与温情。
  当让学生与挑山工“对话”时,对第一位挑夫同学们建议他,不要满足现状,要向第三位挑山工那样,唱着山歌或者哼着小曲担山,快乐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快乐地过好每一天。对第二位挑夫同学们劝慰他,工作没有高低贵*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你就会享受到工作的乐趣。还有的同学说,你不满足现状并没有错误,应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努力学习,发明一种登山的运输工具,解除所有挑山工的负担。对第三位挑夫大家提议说,你应该办一所培养挑山工的学校,培训那些新上岗的挑夫。让他们在学校里不仅学到做挑山工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乐观的处事态度。
  两篇文章中三个人物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而生动的情境,学生在讨论中,把自己当成了生活中一个角色,与挑山工一起共同体验生活。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人的一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要遇到许多的困难和不如意。只有通达而积极面对它们,才能认识生活的精彩,体验人生的快乐;才能走在生活的前面,追上我们想要的幸福和梦想。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