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中”的四读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闫晓枫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方对话的过程。对话品质的高下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自身对文本的认知度,二是教师疏通学生与文本距离时策略的有效度。当下我们普遍的教学困惑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怎样做深入的引导,构架心桥,帮助学生深入品读?一位教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废墟中”的四读,既还原了画面、体会了父子情深,又设身处地走进了人物内心,值得一品。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课文。描写了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

品读文本时,文章的重点段落会吸引学生视线──“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无论谁读这一段都会揪心,都会震撼,为那位执着的父亲,也为那个幸运的儿子。但遗憾的是,试教时,学生的阅读总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很难做到深入人物内心。于是,该位教师尝试从回放镜头、想象画面、体察时间、定格形象几个层次进行“废墟中”的四读,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下面就让我们一品这“废墟中”的四读,领略预设与生成的精彩。

一读,回放镜头来到主人公近旁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坚持不懈的父亲,他挖了36小时,都不放弃。

生:我觉得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师:(出示地震废墟,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画面)孩子们,请看,地震后是一幅怎样的场面?

生:房屋随时坍塌,可能会发生大爆炸。

生:还会余震不断,父亲时刻处在危险之中。

师:是啊,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危险之中,这位父亲坚持挖了──读“他挖了8小时……”

师: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这位父亲不怕危险,非常坚定。

生:我读出了这位父亲为了儿子不顾一切。

师:把你们的感受融入文本──生读“他挖了8小时……”

当学生的感受成为简单的概念时(了不起、坚持不懈),教师适时的提供了惨烈的大地震镜头,让学生置身彼情彼景之中,想象随时可能的危险,体会时刻处于危险中的父亲心中的信念,体会爱的巨大力量可以支撑人走多远。这样的引导是在有效搭建学生通往文本的心桥,让学生亲临地震现场,近距离的打量,甚至和主人公共同亲历惨烈地震,随主人公一同感受,初步揣度他的内心。这样的引导更是为下面的深入体悟做酝酿和准备。

二读,想象画面体察主人公内心

师:孩子,你把“挖”字读得很重,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觉得父亲挖得非常艰难,但他不肯放弃。

师:那就让我们聚焦这个“挖”字,想象父亲在挖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可能会遇到大石块,但救子心切的父亲使劲把它搬开,因为搬开一块就意味着离儿子又近了一步。

生:可能到处是玻璃碎片,手和胳膊上血迹斑斑。

生:可能又一次余震袭来,刚搬开的铁架又砸倒下来,前功尽弃,父亲还得重头再来。

……

师:是啊,孩子们,这位父亲就这样艰难的挖着,哪怕随时面临危险、哪怕前功尽弃,也要重头再来,是什么让这位父亲如此坚定?

生:是他救出儿子的决心。

生:是他坚信他的儿子一定活着。

生:是他对儿子的那句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生:是他对儿子的爱。

师:是啊,因为爱!因为责任!因为他曾经和儿子说过──

生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父亲──生读“他挖了8小时……”

人们常说,阅读教学是冰山体教学,我们要通过露出水面的七分之一探究冰山的全部。换句话说,我们要透过一些关键语段体察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体会文本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刻内涵。该位教师透过一个“挖”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察父亲“挖”背后的艰难,体悟父亲“挖”背后的决心和动力。有了前次亲临地震现场的体验,学生很容易地走到主人公的近旁,链接生活经验,想象父亲在挖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每一次设身处地的联想都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因为那些困难在高大的父亲面前显得那样微不足道,父亲“挖”得辛苦,却“挖”得果敢,“挖”得艰难,却“挖”得决绝,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被伟大的父爱占据整个心灵的父亲,他离我们这样近,可触可感,可亲可敬。
三读,关注时间体会表达的深意

师:孩子们,36小时是多长时间?

生: 两天一夜。

师:两天一夜啊,孩子们!这么长时间,越挖越没有力气,他挖了8小时,许多人来劝阻他,但他──生接:不肯停下来。

师:他挖了12小时,满脸灰尘,双眼已经布满血丝,但他──生接:仍然不肯停下来。

师:他挖了24小时,衣服早已破烂不堪,浑身到处都是血迹,他始终不肯停下来,此时已经没人再来阻挡他。

师:孩子们,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

生:因为这样写更能突出父亲挖的过程非常漫长。

生:因为在这36小时中,父亲挖得特别艰难,他忍受了非常巨大的痛苦。

生:因为只有这样写,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父亲一直在坚持挖,没有休息片刻。

师:是啊,这样的表达更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执着的父亲。在漫长的36小时中,一个坚定地信念支撑着他,那就是──

生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师:让我们感悟着时间的漫长,体会挖掘的艰难,再次走近这位父亲──生读“他挖了8小时……”(读得语速很快)

师:读得再慢一些,再体会体会。──生读“他挖了8小时……”

本语段用逗号将四个时间间隔,正是作者匠心所在。每一个时间背后,带给父亲和我们的都是巨大的失望和痛彻心扉的打击。已经8小时了,却没有一点孩子的踪迹,已经24小时了,却没有感受到一点点生命的迹象,这是对这位父亲内心的巨大考验。每一个时间背后都是父亲揪心的疼痛和继续挖掘的坚定信念。教师关注到了此处的表达,有疑而问,引导学生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作用,这一引导可圈可点。遗憾的是,当学生谈到“因为父亲挖得特别艰难,他忍受了非常巨大的痛苦”这一感受时,教师未能捕捉生成,顺势而导。如果引导学生对事件背后的挖掘结果有所体悟,那么父亲挖掘的艰难与承受的痛苦、父亲的坚守与执着,更能打动学生,从而也更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位为了救护儿子几近疯狂的父亲的举动。同时,笔者以为本语段的朗读,不同的语速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不能做整齐划一的指导。读得急切,可能感受到父亲救子心切;读得较慢,可能感受到父亲挖掘得艰难,心里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里应放手一读!
四读,升华情感──形象在脑海中定格

师:冒着生命的危险,不顾余震的频频袭来,父亲就这样挖着,挖着。──投影出示:他忘记了,忘记了,忘记了,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略。

师:让这位父亲的感人形象永远在我们的脑海中定格──(音乐响起)

生齐读“他挖了8小时……”

前几个层面的想象、补白、朗读,画面与文字蕴含的东西次第呈现出来,那是父亲在对我们说话,那是文本在对我们说话。那位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儿子在一起的父亲,那位在废墟中坚守了30多个小时的父亲,那位忘记了一切几近疯狂的父亲已然站立在我们面前。此时,我们要让这位父亲的感人形象永远在学生的脑海中定格。于是在感人的乐曲声中,几个排比的填空像过电影一样,放慢镜头,再一次让我们凝视这位为了儿子不顾一切的父亲……
以上即教师“废墟中”的四读,由景入情,层层深入,较之于我们常态教学──先提炼主题,拎出“这是怎样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再进行公式证明的解读,是否不那么理性旁观,更多的是动心动情的体悟。希望以上策略可突破理性分析的瓶颈!一己之见,贻笑大方。

 
热门小学语文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