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壮举,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当年的长征早已成为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长征先辈们也都成为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星。当我们再一次品读《七律长征》这首诗时,仿佛又看到那神骏的山、苍凉的水,似乎听到那隆隆的炮火声和“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笑声。但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长征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怎样让学生们感受长征的精神呢?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长征的资料,毛泽东的诗词,了解长征中的感人故事。我自己也收集了有关长征的视频,制作课件,为课堂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课堂教学时,我始终抓住朗读为主线,让学生朗读,从读中去感悟红军战士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读中,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这首词所呈现的画面:腾跃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并结合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让学生来说一说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意志。
“暖”与“寒”的理解是诗中又一个重点,它暗示了红军智取金沙江的快乐与强渡大渡河的悲壮与惊险。在“暖”字理解上,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红军当时快乐的心情。“寒”字理解时,我播放了视频《飞夺泸定桥》,让学生说一说看后的感想,整个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让学生欣赏了歌曲《七律长征》,学生斗志高昂,即兴表达了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七律·长征》课后反思
这次公开课的主题是有效教学。如此我设想尽量以学生为主,让生在探究中掌握。而基于以往我的废话连篇,更是设想自己尽量闭嘴,于是在借鉴下设计了这份教案。
一句话说“读者在阅读中带入的东西,往往比他从读物中找出的东西更多更重要”。由于时代的背景的差距,学生难以理解文本,为此课前查找阅读关于诗人、长征的资料无疑为走进课文搭建了一条捷径。交流课前预习的资料,搭建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平台,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能力,同时借以激发课堂氛围;静思诗意并小组讨论交流环节则把时间交给学生进行思考,思考才有进步,而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听与说的训练,之后尝试说诗意,师点拨,触动学生思维,也更易于发现学生问题并纠正。诗歌朗读方面旨在读出诗内部的节奏与诗句包含的情感,这自然与理解诗意相关,而文中“暖、寒”的理解较难,为此借助“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帮助理解,此环节及时为学生提供视频,创设直观情境,容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然而,想象总是那么美好,现实总是那么残酷。上课伊始,我便没了上下去的信心,学生的沉默让我担忧。介绍毛泽东与长征是课前预习环节需做好的,可是没几个愿意发言,有些生气。原先设想,若学生能够积极发言就代表已充分预习,在资料的相互交流中,引出长征的“难”自然是水到渠成,同时据我所知,大部分同学都查找了关于长征的资料并做了摘记。过程中我甚至在想没人举手是不是代表着他们不知道长征的故事,如果依然逼着他们说出“难”会不会有些牵强,不过也只能硬着头皮来了。这一开始的氛围基本上是引伸到结束,中间我也未调动氛围,因为我再一次只顾着自己生气了。课后一问,学生的回答让我不知道说些什么,因为害怕答错。
学生的反应让我挺郁闷的,课前听了隔壁班的课,学生对答自如,意思理解都十分准确,让我误以为该诗的意思理解较为简单,于是时间安排等都大大减少。事实告诉我,学生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说诗意时,各种答案让我苦笑不得,似乎都在瞎拼乱凑,无奈之下皆是我在讲解了。
一生在翻译“更喜岷山千里雪”译成了更喜欢岷山冬天的雪山,因为说明春天快来了。起先的我只是笑着说:“哦,你从另一个角度来想了,因为过了岷山就意味着胜利要来了,红军的春天要来了,所以即便是雪山也格外喜欢是吗?”或许学生只是从季节上来讲,因为看到雪,便以为是喜欢冬天,但他依然点了点头,我没有在意便继续讲解了。后来一个老师告诉我,其实这么一说似乎也合情合理啊,或许以后可以作为案例材料,才觉得似乎有点道理。
虽然学生的表现让我不是很满意,但前面算是基本上完成了。当进入课文内容分析时,一切都乱了,我也乱了,于是不再管什么教案不教案的,讲吧。课堂结束后,望着板书总觉得少了什么,而似乎什么恨重要的东西没了,半天之后才发现本文的难点诗歌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怎么的精神被我丢了,这一发现让我崩溃。不过依然不是重点,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课越上越乱?在两位老师的指点下方明白关键点还是重难点没有把握好,而本身又不会怎么引导。于是在电脑前再次修改了教案,删除了对毛泽东诗词艺术特色的环节,重难点的分析的顺序重新排了下,不让自己与学生有乱的机会。
很多不足之处,改进改进!我想若我每一次都这么认真思考会怎么样呢?嘻嘻,还是懒字,哎,不该不该。
《七律·长征》教学小结
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虽只有8句,但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然而离现在毕竟有六十二年之久,同时,学生对长征的情况不甚了解,他们读这首诗时难以感受想象那逝去的艰苦岁月,体会红军战士那种藐视困难、一往无前的革命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因此学习这首诗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策略。
学习这首诗之前先让学生自己给自己提些有关长征的问题,如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红军长征中遇到什么困难等,关于作者毛泽东,自己想了解什么,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又想知道什么等。然后引导学生在问题提出后自己如何主动解决,实在是自己解决不了的可请教他人。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主动阅读长征的有关资料,还观看了《长征》纪录片,以及电影《万水千山》等。其次,将有关长征方面的文章印发或推荐给学生阅读,如《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等,再次,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长征的小故事,广泛地阅读。通过这些措施,让学生获取丰富的表象、体验与语言,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学实施策略。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毛主席在《长征》一诗中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围绕: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他们又是怎么乐观地去克服它们的呢?根据自己搜集准备的大量关于长征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有选择地完成下列学习任务:①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工农红军遇到了哪些自然环境的挑战?②红军长征时进行过哪些重要的战役,发生过哪些可歌可泣的故事?长征留给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那就是长征精神。那"长征精神"是什么呢?让学生浏览资料,概括说说长征精神指什么。
通过以上学习环节,让学生充分感悟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并逐步达到熟读成诵,完成自己提出的学习目标。
最后总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这是对长征的高度评价。如今,我们已不再要走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了,但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请你结合《长征》诗,结合长征的有关资料,用你喜欢的方式来颂扬长征,汇报你学习了《长征》后的收获。(可以是写写读后感,可以唱唱《长征》歌,可以讲讲长征中的故事,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课堂上的思考,也可以在与他人同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或有关资料。)
3、课后巩固策略。
七律诗《长征》用激情豪迈的语言歌颂了长征精神。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革命家,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在长征途中还写下了许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让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选择一首读一读,想一想:毛主席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关于长征还想知道什么,进一步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内容,并要求出一期板报,四人一小组合作出一期有关长征的手抄报。同学们对长征的起因、经过、结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对《长征》这首诗理解得更加透彻,情感更加投入,学生从中受到的教育更加深刻。
《七律·长征》课后反思
毛泽东的诗词艺术风格独具匠心。纵观历史人物,除三国中的曹操,既是著名的文学家,又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然后就是毛泽东了。毛泽东的诗词胸怀经纬,磅礴委婉,有指点江山,又有儿女情长。
《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之时,毛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满怀喜悦和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我认为,上本课课文,应抓住以下几点:
1、 整体感悟,牵一而动全身。
在教学中感悟课文诗句的意思,不要孤立地讲词析句。在学生通读之后,把握住全诗的主要内容,提问:从诗中哪里能读出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的“不怕难”?从而引导学生回到诗中,潜心思考,在两者的对比中,帮助学生领悟意蕴,体会情感。
2、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使学生走近文本,对诗歌描绘的情境与所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刻的感悟,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主席的相关资料,自己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长征的相关资料以及毛泽东同志的简介及其诗词等,搜索了有关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课件;下载了“长征组歌”中的歌曲《七律·长征》。通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上交流资料等手段,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了辅垫,而且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课文的理解减缓了坡度,各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来感悟其中的情感,而不是向学生作标准答案式的灌输。
3、朗读注重指导。
在教学中要充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受。指导句时,要注意采用多读的方式,并且可以通过范读适当指导一些朗读技巧。
课后半个小时,师傅通过听诊把脉,给我提出了以下几点意见:
一、 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亟待提高。
每当我说请同学来试一试,把你的感觉通过语句读出来时,教室就特别的安静,没几个同学会举起小手。反思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给学生创造的展示朗读的机会太少。即使有这种机会,由于我自我感觉朗读水平低,没敢他们做出指导。
二、对课堂的节奏把握不准。
在这节课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前面正确、熟练地朗读古诗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后边指导感情朗读后学生的练习、提高需要多一点的时间。而我却没意识到,而是平均用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经常这样做,但并没意识到有问题,以后要注意,改正。
三、语言衔接不够好。
由于经验不够,所以在上课时语言的衔接不够顺,这要通过多练,多反复,才能有感觉。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没有止境的艺术,要想不断进步,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反思与钻研。
《七律·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与我们的生活较远,如何才能将学生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写作背景,多渠道让学生了解长征的历史史实、故事等,让他们问身边的人,查阅书籍,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上网观看影视剧等,课堂上我除了介绍一些图片、影视片断外,还简单介绍了长征途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和经典战例等,如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等长征故事,四渡赤水、抢渡大渡河、与藏族同胞结盟等,使学生初步感受长征的艰难。同时让学生把课前收集的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在课前互相交流,使学生对长征有了一定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接着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背诵,理解诗句内容,从而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和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资料来感受五岭,乌蒙的天险。在感受乌蒙山的高大和过乌蒙的艰难时,我让学生回想自己曾经的爬山经历,然后作对比,让他们结合爬山的感受来体会爬乌蒙的劳累,接着又结合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战士们爬乌蒙山还要背武器和军需物品,还要面临追截的敌人,就更加艰难了。在学生阅读感受后启发学生思考“战士们怕吗?他们是怎么看待的?”紧扣“走泥丸”来感受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感悟“暖”和“寒”时,我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背景资料,感受人物心理来理解感悟“暖”和“寒”。同时让学生了解这四句怎样很好地体现一、二句“万水千山”的内容,怎样体现“远征难”的,怎样更好地体现红军的“不怕”精神的,还有三、四两句,怎样较好的体现了这首诗的艺术性等。
《七律·长征》教后反思 七律·长征》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壮举而作的一首诗。全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的五个典型画面,即:“翻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飞夺泸定”、“喜踏岷山”。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由于语言文字的局限性、学生理解想象能力的有限性,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学生类似生活体验的贫乏性,孩子脑中缺乏一定的表象,仅仅借助课文抽象的语言文字很难深切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语言的准确精练。红军长征,对于小学生而言只不过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有的甚至闻所未闻,怎样让学生们感同身受?课前准备很重要。上课之前,学生都能够熟练地背诵出课文,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对长征的这段历史还是知之甚少。课前我播放了视频电视剧《长征》的片段,战火硝烟、流血牺牲、雪山草地,这些已经离孩子们很远的历史,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每一双眼睛都那样的专注,除了隆隆的炮声、厮杀声,教室里没有别的声音。视频结束时,我让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有的看到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惊心动魄的战斗,有的看到了红军翻五岭、过乌蒙山后的喜悦;有的看到了白皑皑的雪山,有的看到了晃悠悠的铁索桥……
语文教学要注重品味语言。品位语言最好的方法是引领学生反复体味。我在教学时,带着学生反复朗读,引领学生细心感受,体验情感,积淀文化。朗读贯穿课堂始终。从开始的听老师配乐诗朗诵,到自己试读,到带着感受读,到教师的指导朗读,到最后的配乐深情诗朗诵,读中理解,读中体味。对于难理解的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做了重点的指导。她是这样引导的:大渡河水流湍急,只剩下十三根铁链,红军不怕艰险胜利渡过,大家试读。桥对面有敌人猛烈的攻击,红军顽强渡河,大家再读。这次战斗,不知有多少红军战士牺牲了,大家心里就没有一丝悲伤吗?再读。这样,学生的情感被一次次地激发,渐渐地入情入境,读出了红军经历千难万险后的高兴欢快,更体会到了毛泽东对牺牲战士的疼惜伤心。期间,我又播放了视频《过雪山草地》,孩子们看到了风雪中战士们跋涉艰难却坚定的身影;看到了草地中战士们相互搀扶的情景;看到了翻越过皑皑雪山,战士们欢呼着会师的场面。
这堂课我采用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方法,并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规律展开诗句教学,同时比较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感受到长征的艰难和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
随着课堂的结束,谈到长征,学生已有较的感受。最后我以毛泽东的一句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结课,把自己的情绪与毛泽东的革命浪漫主义拉近,这就是一代伟人的风采。孩子们感觉长征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每个人、每一天,延续到每一周、每一月,再到每一年,直至到这一生不就是长征吗?不仅这些,长征中感人的故事,有互助的,有寻求乐观的……不时地在吸引着我们,让人不由自主地去触摸长征的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