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钓鱼的启示》课后反思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2-27 12:57 编辑
《钓鱼的启示》课后反思

《钓鱼的启示》是一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人文道德的文章,选折这样深含启示的文章对我来说实在是一个挑战。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探索深文浅教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都是“启示”,而不是单纯的“钓鱼”和“放鱼”。把钓鱼和放鱼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作为教学的重点,既要求感受体验,也要求读出情感,把“启示”作为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以小詹姆斯的心理活动、情感线索为主线,辅之父亲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地学习、理解、品味,深刻感受詹姆斯钓到大鱼时的兴奋、被迫放掉大鱼的痛苦、悲哀和无奈,父亲从和儿子一同得意到严格要求儿子,真正地理解到作者通过钓鱼所获得的启示。于是我首先让学生找到“启示”这段话,让学生思考,接着文章“钓鱼”理解“正确、错误”的具体指的什么,感受人物矛盾的内心活动,并说说自己的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真实想法,利用学生的观点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以读为主、在读中体验。围绕“从钓到大鲈鱼到把大鲈鱼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父亲要‘我’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态度那么坚决,是不爱‘我’吗?他做得对不对?爸爸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在那里,你会想些什么?‘我’从钓鱼中得到什么启示?”等问题引导学生朗读,同时让学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如果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心情会怎样?”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象自己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诱惑是什么?同时出示给人以启迪的话语,指引孩子们的行为。 上完课,我深入的反思自己的课堂,发现课堂上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在感受儿子的心理变化时,我分析儿子在月光下乞求父亲和依依不舍放鱼的心理活动体会不够深刻,此时我完全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思考:此时的儿子可能会在心理想什么?可能会对父亲说些什么?这样就可以让学生顺理成章地明白: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说会遇到的诱惑,学生列举的事例特别有限,比如说过马路不闯红灯,捡到钱要交。我在心里努力想让他们多说点其他的,可是因为我没有及时引导,如果我说:你想想在将来的生活中,你还可能遇到其他的诱惑吗?我想答案肯定是丰富的。 每上完一次课,我认真反思一次,就会收获一次。

案例
  我在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29课《钓鱼的启示》时,鉴于故事内容的现实性,在上课时设置了以下内容。
  师:假设同学们在路上拾到100元钱,当时没有任何人看见,你会怎么办?
  生1:我会把他装进自己的书包,并很快地离开这里,担心失主来找。
  生2:我会交给我爸妈,让他们用。
  生3:我马上把它买成东西,听说捡到现钱如果不马上用掉,以后会倒霉的。
  生4:我才不会学有些很笨的同学,捡到钱以后就交公,是想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表扬,那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
  面对上面“与众不同”的回答,作为班主任的我始料未及,我想认真学习《钓鱼的启示》,会对他们有所启迪。于是,我按照以前的教学方法,要求同学们提出自己不懂的和最感兴趣的问题。一时间,教室就像炸了锅一样,同学们纷纷提出了更加“不可思议”的问题。
  生1:老师,世界上真的发生过这种事吗?到底发生在哪个国家?
  生2:我估计这是作者虚构的?
  生3:这种事能发生在我们国家吗?
  生4:老师课文的下面怎么没有写出作者的名字?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作者一生的经历吗?
  生5:我觉得通过课文第八自然段的详细描写:“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第九自然段的心理活动描写:“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这些语句里面可以看出“我”完全可以不把鲈鱼放回湖中,“我”真的就把鲈鱼放到了湖中吗?我们凭什么相信“我”就把鲈鱼放回了湖中呢?
  生6:由于“我”那年刚满11岁,年纪小还不懂得什么叫“好处”、“利益”、“实惠”、“便宜”……所以“我”就按照父亲的要求去做了。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年龄的增大,“我”就不一定会照那样做了?
  生7:我们学的很多课文,都教育我们做好人,做诚实的人,做讲信用的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你越是这样做,你会越吃亏。比如我们每天排队端饭,高年级的同学就不按位置排队,结果早早地把饭端了,而且从来没有丢失过饭盒子。
  生8:老师你不是经常要求我们写作文要真情实感,写真实的事,真心的话,不能闭门造车,无病呻吟吗?我发自内心的是不能接受这篇课文的内容。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时候,我们是否都能像“我”所说的那样去做了?
  ……
    反思
  10岁左右的小朋友们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到底是什么影响了他们的是非观?如何让学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二点。
  一是充分用好用活语文课本资源,深挖课文中的实效德育教育资源。选编到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凝聚了作者一生精华的代表作。教师们在进行讲解、分析时,一定要尽量宣传积极的、正面的、健康的、高尚的,不要把阴暗的、消极的方面在课堂上大加“发挥”。教师一定要牢固树立教书“重传授知识,更重视育人”,让学生明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金钱观;让学生明白“人生一世,草木一春,苦了乐也,在乎一心,成也败也,在于拼搏”的豁达胸襟;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眼睛看外界的太多,看内心的太少”,其实人间到处都有美好的人、事、物,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吧了!
  二是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的立体育人网络。不论社会如何高速发展,社会如何转型,世人的价值观如何嬗变,我们全社会都应该为学生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教育学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人民的广泛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既重智力因素的开发,更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重知识的传授,更重全面育人的引导;既重学生外在的表现,更重学生内心世界的美好塑造。
钓鱼的启示》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主线明晰,教材处理合理科学。这是一篇寓理于事的记叙文,以“我钓到大鲈鱼——父亲坚决放鱼——从中得到启发”为线索展开推进,在设计中围绕“我为什么不愿把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放?”为主问展开教学,具体分解为“为什么不愿放?”——“为什么坚持放?”——“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为主线,将文路、教路与学路三者统一。同时注意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表及里,由事到理的顺序来推进。

第一课时:完成“不放鱼的理由”、“坚持放鱼,父亲会是怎么想的”,认识父亲是个怎样的人。对于“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深刻道理暂不触及。
第二课时:探寻在“钓”与“放”过程中“我”的心路历程,父亲由“得意”——“盯”——“不容争辩”的内心变化,进而品悟文章主题,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这样将由直观的“事”到“人”,再由活生生的“人”及深奥的“理”,就较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在教学展开中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如:理解“啊,好大的一条鱼!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鲈鱼。”老师以自己的钓鱼经历去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而深入地去阅读文章,探寻“我”惊讶表现背后深层的含义,真正体会鱼之“大”。又如:课文没有明写父亲教导孩子的情节。老师就引导学生充分自主阅读8-9自然段基础上,展开情境对话,而且一反常规让学生演父亲,老师演“我”。不但激发了学生表现的欲望,也调动了读书的主动性,使学生学得更加积极投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境表演中感悟父亲的情怀,避免了说教。
   当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还是比较多的。首先,在研读“为什么不愿放时”,处理不够灵活。预设中将“钓鱼的细节”与“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的理解联系起来。即:学生说到“鱼大”时引导从哪里看出来?生必然会读到“啊,好大的鱼……”;再引导质疑,从这句话一定能看出鱼大吗?如果“我”是个新手,第一次钓到鱼呢;引导读钓鱼的细节,一是读懂我是个钓鱼“高手”,在“高手”眼里大得吃惊的鱼,必然是真正的大鱼;一是品味钓鱼过程的不易,“不仅是技术活,也是个斗智斗勇的过程。”实践下来感觉这样的处理,教师牵引痕迹过重,不如简单处理——学生说到“大”,就引导抓住“啊,好大的鱼……!”读出鱼大;说到钓鱼“很不容易”,引导读悟钓鱼的细节,相机点拨从中也可看出“我”是个“高手”,进一步说明鱼大,顺势再读“啊,好大的鱼!我……!”一句。使对鱼“大”的品悟更加丰满,教学流程的推进也更为自然流畅!
其次,按照由“事”到“人”再及“理”的教学线索应该没有问题,但具体操作时“事”和“人”不应机械地割裂开,事情的推进和人物心理的演变,本来是融为一体的,人为地分开,最终造成第一轮阅读不够深入丰满,第二轮阅读又显与第一轮的重复。如果,在品悟“鱼大”,钓之“不易”的基础上顺势引导:“此时‘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而‘得意’?”(“得意”的理由有哪些?)→读出“我”的这份得意。这样,层层深入,每一环节教学更显丰满,而环节流程进一步精简,必然使教学推进更加紧凑。
第三,就整堂课而言,教师“控制”的痕迹明显,尚未做到放手。主要体现在各环节推进上,教师“教路”主宰一切,学生“学路”被严重弱化。如何让教学的推进,由学生的主动“探究”来引导,而非教师的预设来主宰?这是一个需要很好研究的课题。此外,这种“控制”还表现在第八、九自然段的学习上。教学中的安排:学生自读体会→师生情境对话→再次读两段话。其实像这样两段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的话,除了让学生自读自悟,必须提供小组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收获有个展示交流,思维碰撞的过程。

孙双金老师曾说:钻研教材,要在“深入”上下功夫;处理教材,要在“浅出”上做文章。总结本课教学,自己在教材的研读与把握上有了一定的深度,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点。但如何在处理教材时做到“浅出”,要走的路还很长。所谓“浅出”,即在教材处理上“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或许,这正是我们听许多名家大师上课娓娓道来,徐徐推进中,彰显沉稳大气;稍加点拨,令学生豁然开朗,体现举重若轻,四量拨千斤的精妙;润物无声,在时时处处、点点滴滴中闪耀教育的智慧之原因所在吧。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