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1》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2、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3、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
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照片,讲故事:
(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在上海游玩拍摄的照片)
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
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
1、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
生自由交流。
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还不如现在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
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
1、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文章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
生讨论。
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
(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照片的地点和内容作为文章的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
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
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
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
1、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
生:要把自己最喜欢、印象较深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2、师:能结合你具体情况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吗?
3、师举例让学生练习说。
五、理解“难忘”,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
1、刚才,大家在提建议时,说到了要记录假期生活的快乐,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乐的经历让你难忘以外,还有不同的感受让你难忘吗?
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难忘的经历。
生:可以是惊险的一段历程;可以是紧张的一个画面;可以是兴奋的一个瞬间;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可以是一次后悔的经历;可以是一种心酸的滋味……
2、师:现在,对于“难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
生:不一定只有快乐是难忘的题材,只要是一段有意义的经历,都值得记录下来;
生:我们的写作素材可以丰富一些,写出自己的认为最值得难忘的经历和故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师:是呀,一段难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纪录了你自己亲身感受,刻骨铭心的历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神奇的,也许是充满挑战的,只要你写出自己的滋味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好文章。
第二课时
一、写作提示:
这节课,就请大家先回忆一下假期生活,想想令你印象深刻的事及当时的感受,然后有条理的写下来,注意突出重点,写出你的真情实感,一会我们交流。
二、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作文情况。
三、选择写的较好的文章,在班里进行赏析。
教师侧重选择两类文章:
1、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2、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四、刚才,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这节课我们来精心修改自己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这样可以让人视野清新,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特色上。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1、学生自己修改。
2、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3、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互评,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4、小组内相互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习作2》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记叙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最受感动的事情。
2、在真诚的交往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鼓起勇气直接或间接地向父母表达真挚的谢意,懂得报答,学会感恩。
3、根据要求完成习作,注意叙事清晰,结构完整,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情变化反映人物的情感。
一、出示多媒体营造爱的氛围。
1、讲述故事:
1999年10月1日黄金周,在贵州马岭河峡谷,一对青年夫妇,带着他们两岁的儿子子灏,乘坐缆车去山顶。当时车厢竟满载了35名乘客!当缆车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就在这一瞬间,缆车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接着便箭一般地向山下坠去!一声“轰隆”巨响响彻了山谷。当救护人员打开缆车门的时候,他们惊讶了,在血肉模糊的车厢里,唯一的生还者,竟然就是当时最小的游客子灏?!
原来,在缆车坠落的那一刹那间,子灏的父母不约而同地使劲将自己年幼的儿子高高举起。最后,孩子只是嘴唇受了点轻伤。而孩子的父母,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发表看法和感想
二、生成爱的共鸣。
这种感天动地泣鬼神的父母之爱深深的感动着我们每一位。父母对孩子的这种爱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首诗:
教师补充诗人刘丙钧的《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作者:刘丙钧
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
我从梦中醒来,
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
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
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
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
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
妈妈抱我去医院。
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
妈妈着急地哭了。
啊,妈妈的爱是滴落的泪。
有一天,我打破了暖瓶,
对妈妈又说了谎,
妈妈的批评叫我脸红,
我不敢抬头看她的眼睛。
啊,妈妈的爱是责备的目光。
一次老师叫用“最”字造句,
我说:“我最爱妈妈。”
妈妈告诉我:“最该爱的是祖国,
祖国是我们所有人的妈妈。”
同学们自己轻声读一读,然后老师再请一个同学来朗读
读了这首诗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呢?学生谈看法。
三、唤起爱的记忆
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
想一想:爸爸或妈妈做的一件或几件什么事情让你特别感动?并把这件最感动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听。同学们回忆一下
(力求引导学生选择不同方面的事情来讲
四、倡导爱的表白
教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虽然我们报答不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深深的感激和真诚的谢意。
老师布置了要同学们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声“我爱你!或者不好意思说的可以写在纸上给他看,还要求同学们观察妈妈或爸爸会有什么反应?尤其是神态和动作,以及你自己的内心感受。
现在老师就来问一问啊,把你的幸福和大家共享。
五、写下爱的诗篇
(那现在就让我们把父母对我们的爱,和你对父母爱写下来吧)题目自拟
这次习作是一次真爱的表达,因此要融入真情实感。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
提示学生注意:
这次习作包括两方面内容:
1) 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一件最受感动的事情,要真实、具体。
怎么才能把事情写具体呢?谁来说说?(应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内容更具体)
2) 记下自己向父母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爱的过程,要清楚
(把父母的反应,尤其是语言、神态及动作写清楚)
板书 习作2
父母 爱(感动) 我
-------→
爱(表达)
《习作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美味写下来,突出它的色、香、味、形。
2、能在叙述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心理体验。
3、通过互动,培养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够完整地听完别人的介绍,并进行简单评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无论你走到哪,总能品尝到当地的独具风味的菜肴。比如说: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柳州的螺蛳粉等,是否有垂涎三尺的感觉?
二、范例引用
1、开门见山,“著名”一词道出了鸭血粉丝汤的名气不小。
2、描写鸭血粉丝汤的“看相”好,运用了数量词、形容词、表示颜色的词写出其的“看相”,令人垂涎三尺。
3、写鸭血粉丝汤的做法,“按顺序,配料清”。
4、品尝鸭血粉丝汤,动作描写十分细致,如“吸进、舔、咀嚼、品尝”等,将品尝描写得形象逼真。
5、吃鸭血粉丝汤的一次经历,使文章添趣不少。
三、创设情境,介绍美味
1、模拟在饭店吃饭前的场景,介绍自己喜欢的美味
介绍:喜欢的美味佳肴的色香味形
评价:听了他的介绍,我看见有人的口水直流三千尺,有人目瞪口呆,你觉得他的介绍哪些地方吸引你?你有哪些合理的建议?
2、模拟在饭店吃饭后的场景
这道菜的味道真不错!我真想自己试着做一做,行吗?
口头练说:制作说明书(包括制作原料、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集体评议
四、现场采访,表达感受
你品尝后有何感受?
提示:表达的感受形式不一,可写一首小诗、可写一段广告词、也可引用前人的评价等。
五、关注细节,充满情趣
1、你是怎么品尝这道美味的?有没有听说过关于它的传说?只有写出其中的一些细节,习作才会生动,充满情趣。
2、你一定非常喜欢自己介绍的这道美味吧!把你与这道菜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
六、个人习作,表达体验
《习作5》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是不行的,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
2.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先介绍他的外部特征,在写出他的价值或用途等。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例文获取作文资料的方法,训练学生将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准备:
选择喜欢的一种特产,仔细观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家乡的特产是我们的骄傲,如果能把他介绍给别人,那一定很有意思,怎么才能把家乡的特产介绍清楚呢?我们先来读读沈平平同学根据老师要求写的银杏。
二.学习例文
1.自读例文,思考:
(1)沈平平是如何一步一步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银杏》这篇作文的?
(2)如何像沈平平那样较为全面的了解某一事物?
(3)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2.交流上述问题
(1)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他介绍了银杏的干、叶、花、果的特点;接着查阅工具书,并请教老师,知道了银杏的价值和为什么银杏被称为“活化石”。
(2)对于事物的了解,除了仔细观察,还可以请教别人,查阅资料
(3)本次习作介绍家乡的特产,可以是农副产品,如水果、水产品等;也可以是工艺产品,包括食品、工艺品等。要写清楚特产的外部特征、价值或用途,让别人了解全面。
三.习作指导
1.确定习作内容与要点
(1)你准备写家乡的什么特产?
(2)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介绍特产的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
(3)在询问、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价值、用途,在食用与使用时该注意的问题
2.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3.指点:介绍特产的三方面该有详有略,侧重于一两方面的内容
四.学生起草作文
《习作6》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重难点、关键
了解名人的事迹,丰富习作材料,并将调查访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课时划分
两课时(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自己了解的家乡名人的资料
1.说起名人,同学们一定会想到那些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或是作家、画家、企业家、科学家,还有歌星、影星、球星等。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名人,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家乡名人。
2.交流事先搜集到的家乡名人的素材。
二、阅读范文,明确习作要点
1.出示宣传媒体上介绍人物事迹的文章,自读例文,想一想如何介绍家乡名人事迹。
2.交流。
(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要说清楚名人在某一领域做出的突出成绩;还可以说说人物的外部特征;从名人身上展现出的精神、品质等)
三、交流习作构想,开始习作
1.你能说说看准备写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交待自己选择的写作要点吗?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快拿起手中的笔,把你了解到的名人事迹写下来吧!(学生习作)
3.交流习作,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点。
4.修改习作。
5.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6 介绍家乡名人事迹
人物的外部特征
在某一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
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具体事例
人物的精神、品质
《习作7》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中的一个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要能写出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打开思维,拓展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重难点、关键
引导学生发现藏在语文书中的故事,进行筛选与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
课时划分
两课时(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有趣的课文,一幅幅精彩的图画,你有没有发现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呢?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影故事,发生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前后的故事……
2.让我打开语文书,从中你有没有发现藏在书中的故事呢?
二、交流感悟
1.交流从课本中发现的隐藏的故事。教师将学生的交流话题随机写在黑板上。
2.怎样才能把这藏着的故事写好呢?
(选择合适的故事,进行筛选与整合,借助合理的想象,将其中的一两个写下来,或者写写读完的故事后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
3.小组内进行讨论,理清写作思路。
三、完成初稿,交流完善
1.在练说的基础上,自拟文题目写作。
2.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1)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同学听,同学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2)认真修改习作,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3.誊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7 语文书中的故事
藏在成语中、课文中……
读完故事的所思所想所悟
:mm: :mm: :mm: :mm: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