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体现了美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利于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达成。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要实现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互补、学科内容与美育因素互融、学科学习与审美过程互动。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还要处理好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教学的主线与辅线、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共性与个性需求的关系。其基本模式有“模块型”和“随机型”两种。
[关键词]美育;课堂教学;审美设计
一、融入式学科美育提出的缘由:情理失衡,教学无美
认知和情感是人类的两大心理活动。情感通常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而美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感。所以,美育也被称为情感教育。美育是一种偏于感性的教育。美育的手段具有形象性、艺术性特征;美育的过程具有愉悦性、情感性特点;美育的效果具有动情性、深远性,能够触及人的心灵的特性。王朝闻先生认为:“欣赏者正是从直接因素出发,去把握间接的理性内容”的。这种耳濡目染、想象、体验的学习过程,便是“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中有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事实上,今天的教育面临着一件使人着迷的任务,即发现如何在理智训练与感情奔放之间求得和谐平衡。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呢?赫胥黎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即必须使学生不仅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而且也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道路上,挑选所需要的一切其他科研成果的果实。”我们认为:美育中即包含这样的“最好的艺术教育”。美育可以给智育以极大的裨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智慧之花,只能在情感和审美的清泉滋润下绽放。
目前,学校教育由于受功利主义的影响,十分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相对忽视人文教育,而后者对人的品德、人格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育,更是学校教育中最为忽视的方面。不少教师美育意识淡薄,不能发现学习活动所具有的丰富的审美因素,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教学本应具有的美感荡然无存。这不仅造成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引发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开展了“融入式学科美育”的探索。
二、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情理交融,和谐灵动
“融入式学科美育”是指教师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通过审美活动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查有梁先生在《中小学整合式美育》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开展学科美育要做到认知与情感相整合、和谐发展与个性发展相整合、多样与统一相整合,用新课程标准的话来说,就是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合而为一、一以贯之。
“融入式学科美育”包括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等环节。本文只讨论其中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了叙述方便,以下简称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
(一)课堂教学审美设计释义
有学者认为:教学设计通常是指“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是重在以教学技术的视角,来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则是重在以教学艺术的视角,来设计课堂教学。更进一步说,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是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整合起来,对课堂教学进行‘审美’考量。在课堂教学中,从始至终都贯穿着‘审美’与‘立美’。‘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造美之实践。这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要求。”我们明确提出: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必须坚持新课程的理念,同时体现美育的特点。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取,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内涵。例如:在探究性学习中,学习者通过自主、独立的探索活动获得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认知的满足感,更会产生“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心会、妙不可言”“物我两忘、乐此不疲”的审美境界。这种非功利性的满足感,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和快乐的事情。又如: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也会产生审美体验,发生和拓展“起兴”(初级直觉)、“神思”(想象)、“兴会”(灵感)等心理活动,这3个层次共同推进,最后使学生达到全身心、全灵魂、全人格的震动。总之,课堂教学审美设计要在继承传统教学设计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遵循美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对教育活动进行美的设计、建设和改造,在此过程中求得教育与审美的高度统一——在实现审美的教育功能的同时,实现教育的审美功能。
(二)课堂教学审美设计的3个要素
1. 教学目标:学科目标与美育目标互补
我们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和美育目标两方面内容,且两者应该相互协调、相辅相成,而不是“穿靴戴帽”。美育目标的提出是教学审美设计的—个标志性特点,它反映了教师的美育意识。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美育具有内隐性和迟效性等特点,美育的效果可能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或观察到的,它可能需要无数节课才能最终实现。正所谓:“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对此,我们要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2.教学内容:学科内容与美育因素互融
席勒提出:“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是审美教育的任务”。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也称“审美视点”),有的比较明显,有的则比较内隐(特别是理科)。对此,教师要悉心体会,实事求是地分析。教师有时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美育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有一颗爱美之心和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够敏锐、准确地发掘、提炼教育教学中的审美因素并艺术地呈现给学生,使课堂教学流淌着美的旋律,成为师生享受美、追求美、创造美的精神家园。
3.教学过程:学科学习与审美互动
在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美育所特有的自由精神、超功利精神和追求完美的精神,所体现的“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教育原则,以及所倡导的主体参与、自由创造、形象生动、快乐体验、游戏式的教学方法等,将美育主动、积极、自然地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活动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应处理好如下四对关系
1.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学科教学具有科学性,它具体表现在知识的系统性、准确性和尊重学科教学规律上。学科教学也需要艺术性,以展现教师的个性和创造力。理想的教学应该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将科学思维与创新以及艺术审美和立美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出“教学美”——它包括教学的艺术美和科学美,但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其有机的融合。融入式学科美育的设计,一定要把握好二者的“度”,要使教学理智而不枯燥、生动而不失严谨,达到情理和谐、自然天成。
2.教学的主(明)线与辅(暗)线的关系
融入式学科美育存在着两条线索:一条是学科教学的主线;另一条是美育的辅线。通常,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这样,教学既可体现学科的特点,完成它应该完成的学科教学目标,同时还会具有一种可以意会但难以言传的美好感觉(如沐春风、如享甘霖、令人愉悦、经久难忘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其实,这恰恰是美育的应有之义。在教学中融入美育是为了给学科教学“锦上添花”,而不是喧宾夺主,这是进行教学审美设计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3.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融入式学科美育的课堂教学应具有生成性:师生有情感和智慧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活跃,高潮迭起,给人以意外的惊喜和感动。这就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智,及时地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学审美设计只是一个指导性的预案,而非一成不变的定案。就审美教学设计而言,一是不要“过死”。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学审美设计应似变化无常的流水,或湍急,或平缓,全依所处地势而变化,体现出灵动之美。二是不要过细、过满。美学家认为美的东西都是简洁的,美而简洁,其美加倍。因此,教师可以借鉴古人“留白的艺术”(在画中留下一些可让观画者自由想象的空白),给学生以自由想象、活动和发展的空间。
4.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审美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不能强求一致。在个性化的审美取向和方法背后,往往燃烧着创新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在引导主流审美取向的同时,也要允许一些学生保留个人的审美爱好。这就要求教师细心地进行融入式学科美育设计,要尽可能地想到各种可能性,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审美需求。
综上,课堂教学审美设计应达到教学各要素,包括认知与审美、教学目标与内容、过程与方法、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和谐。和谐就是恰到好处,就是多样统一。这是美的最高形态,也是课堂教学审美设计的理想境界。
(四)课堂教学审美设计的两种基本模式
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两种基本的融入式学科美育模式。
1.“模块(集中)型”教学模式
“模块(集中)型”教学模式是指当教学内容具有典型的美育因素时,教师就在教学的某一时段或某一环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运用美育因素集中地实施美育。该模式可用以下表示:创设情景——审美感知——体验欣赏——立美建构。
“模块(集中)型”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创设情景、审美感知、体验欣赏、立美建构4个基本环节。首先,教师要借助一定的媒体和手段创设富于审美性的教学情景,激起学生的审美欲望和兴趣;其次,通过教师的点拨,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对审美对象的初步感知;再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联想、想象等深化对美的体验,形成对美的认知和欣赏;最后,学生将审美对象内化为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这是一个对美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外化到内化的不断升华的过程。
该教学模式所激发的学生审美心理发展基本符合我国古典美学理论所揭示的审美体验过程,即虚静—感物—会心—畅神。虚静是审美体验的准备,其含义是主体中断功利的态度和逻辑的思维方式,以澄明的心境对审美对象加以凝神观照,它是主体产生审美体验的预备心理。感物是感知层面的审美体验,是指主体对审美对象产生的直接感受,它是审美体验的基础。会心是较之感物更高一级的心意层面的建构活动,是主体心灵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对答和共鸣,是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深刻把握。畅神则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审美体验,它是指主体由于领悟到审美的意义和价值、由于精神的通畅和提升而体验到的自由快乐,类似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这是一个完整的、逐步深化的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是审美心理的积极建构过程。
2.“随机(弥散)型”教学模式
“随机(弥散)型”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不刻意创设审美情境,而是随着教学进程的步步深入,在某一时刻“顺其自然”地实施美育。也就是说,它是教师事前未曾预料到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在融入式学科美育的理科教学中,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一个具有较高审美修养、有自觉美育意识的教师能够捉住稍纵即逝的时机,顺其自然地、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学生获得美感体验,产生愉悦的情绪和创造美的冲动,以至情之所至,欲罢不能,富有灵感地去表现美和创造美。“随机(弥散)型”审美教学贵在适时、自然、贴切,体现了教师的审美素养,是一种“工夫在诗外”的能力。“随机 (弥散)型”学科美育实施模式可以用以下表示:顺其自然——适时引导——情之所至——顿悟创造。
三、结语:让美的课堂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
把美育融入课堂教学后我们欣喜地发现:许多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由传统的“唯智”的课堂教学变成知、情、意互动的求真、立善、创美的全面的育人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普遍得到提升,素质得到和谐发展。从更广阔的视野看,美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教学中融入美育,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师生时时、处处真切地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从而提高师生的生活品位和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