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讲的是巴西球王贝利小时候的故事。贝利的成材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既要有别人的爱心,也要有自己爱心的奉献。阅读这个故事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足球教练对贝利的爱,送他足球,让他参加训练;另一方面是贝利对教练的爱。这里特别要注意到,贝利家庭非常贫困,他不可能买任何礼物去表达自己的爱心。他为恩人祈祷,他为教练挖树坑,贫穷并不阻挡贝利表达爱心。联系今天多数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太多的爱,习以为常,不思回报,贝利的故事有很深的教育意义。须知一个人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
二、学情分析
在预习方面,自三年级开始已经对学生有了明确的要求,根据目标预习内容一般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字词积累与辨析;二是词语的理解;三是课文内容的大致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试着解决。至今,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初步具备感知课文的能力。教学时,对于浅显的内容只需集中检查反馈,毋需花费更多教学时间,而对那些有难度的词句则可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逐个击破。
在重点词句理解方面,虽然学生在上一单元已开始尝试揣摩课文重点词句的方法,但对于句子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困难。积累并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理应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该年段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不强的特点,强化练习。可根据学生实际,在学生找出难以理解的关键性词语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并通过朗读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本班实际,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目标一:
在阅读中认识生字“窟、涸、墅”等生字,在预习中尝试运用合适的方法理解“天才、贫民窟、干涸”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词语若干。
“天才、贫民窟、干涸”等词语的理解可放在课前进行预习,课内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反馈,并在反馈中及时归纳方法,肯定学生个性理解的正确性与独特性,注重学生的过程习得。
目标二: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等句子的含义。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既是重点,更是教学的难点。这里的理解的句子含义,决不仅限于对内容的复现,更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或带有个体行为地解读。对小学四年级学生阶段而言,可能是有难度的,教师如何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结合课文的学习,设置切实可行的语言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就课本中上下文的勾连,生活场景中类似情景的迁移,使学生运用自身语言解读文本语言,为本课的最大难点。
目标三:
初步感悟一个人既要被别人爱,也要能爱别人,对别人的给予要有回应,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新课标强调三纬目标,尤其是对过程的注重。这里的过程不仅包含知识与技能,还包括情感。在这篇文章中,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在本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力图要让有那么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苇苇好可爱,我也会像他那样,也会长大,也能进步。
四、教学设计
研究了教材,制定了教学目标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强调预习,侧重反馈
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成长是极其有益的。预习,自三年级开始新教材已经对学生有了明确的要求,根据目标预习内容一般分为三大板块:一是字词积累与辨析;二是词语的理解;三是课文内容的大致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试着解决。至今,学生已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也初步具备感知课文的能力。教学时,对于浅显的内容只需集中检查反馈,毋需花费更多教学时间,而对那些有难度的词句则可分散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逐个击破。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语言训练,提升学习的体验,方能使学生好学、善学、会学、乐学。课前的预习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学伊始即可让学生说说课文知道些什么?这样的好处是一可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预习的重视,有助于今后预习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二则通过反馈交流引入文本,可让教师初步了解学生的已知部分以及学生希望解决的问题,对后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是极有好处的。
(二)朗读教学,贯穿始终
语文教学,要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要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并注意教学的层次性。
首先,让学生抓住整体阅读。读文、悟文,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文本中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内心依据。本篇课文就引导学生抓住“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的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这一突破口整体感悟。在深入领悟之后,仍然引导学生回归文本整体,对悟出的情感、感受、方法进行回归与反思。其次,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所有对话的前提。学生通过自独自悟,实现内在的学习需求,才能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了解文本内容,形成初步感受。课堂上,以难解句子的理解为任务指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内驱力,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文章最后一段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事实来理解这个句子: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爱心,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他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怀,一步一步成长。
(三)语言实践,内化感悟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语言实践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训练。我将本课语言训练主要放在文本的空白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贝利对教练的感恩之心,一个祈祷、一个树坑倾注了孩子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课文中有原来的不为人所知到传遍世界,前后截然不同。通过比较学生能感受到这条成功之路的伟大,而这条成功之路的背后那一颗颗爱心,却是学生容易忽视的,而这正是课文要求学生去感悟的重点内容。我因此在引导学生读懂句意的基础上,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说话:
贝利成才之后对教练十分感激,他说:“ 。”
“不用谢我,应该感谢你自己,因为 。 ”教练谦逊的说道。
这一看似对话式的训练,隐含着大量文本中的信息。学生在完成说话训练的同时,必需联系前文中贝利的贫困生活,必需联系教练给予贝利的帮助,更需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文章主体的把握。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使用语言,体会文章的中心。 “三维目标”的落实离不开语言训练,否则语文课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课后反思
“一篇美文就是一块闪光的瓷片,就是一段人生,甚至就是一段历史。阅读它们,就会强壮我们的精神,丰富我们的心灵。”
《天才之路》这篇文章讲的是巴西球王贝利小时候的故事。贝利的成材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既要有别人的爱心,也要有自己爱心的奉献。贫穷并不阻挡贝利表达爱心。联系今天多数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太多的爱,习以为常,不思回报,贝利的故事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爱心,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文章最后一段是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以此为突破口,深入解读课文,则可理解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他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怀,一步一步成长。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互动是一种最有效的表现形式,因为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学生可以互补。对重点句的理解,我让学生分组学习,分别寻找贝利对教练的爱心和教练对贝利的爱心,然后通过朗读来体会,最后交流对这不同的爱心感悟。通过小组内的合作互助学习,学生个体对所阅读的知识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在学习伙伴的影响与帮助下,更好地激活不同学生的思维。
或许是情感的认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学生学得很投入,他们的情感世界随着文本逐渐丰富。伴随着想象说话,课堂上那些发自肺腑的语言,不就是孩子那一颗颗纯洁而真诚的心灵吗?而这种隐性知识的获得得益于教师对文本地钻研,对学生心理的把握
教学后,我深深感到:课堂教学的有效得益于学生学习的有效,这里难点的突破,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通过学生不断的解读,自我体验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