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个“小问号”,他们每天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一个个问题,而后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我们老师其实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我们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勤于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才能使学得的知识内化,且成为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使学生渐渐习惯其质疑问难,且在不断地读书、思考中,把问题解决掉,即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来。
昨天,我们学习了第3课《笋芽儿》,从学生的日记中,就能反映出我们的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所得。如下:
徐邦睿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们晨诵了《笋芽儿》,还学习了生字。
上午,我们正式开始学习这一篇课文。首先,老师让我们看着题目,提问题。有几位同学提出了问题,比如,毛一帆提出了:谁叫醒了笋芽儿?问题一提出,大家就开始议论纷纷,有的说是太阳公公,有的说是春雨姑娘,还有的说是雷公公。老师见大家答案不一致,就想了一个办法——老师让我们默读课文,边读边让我们用曲线画出叫醒笋芽儿的人物,可是,还是有人答案不一致。这下老师可被难住了[(*^__^*) 嘻嘻……]。老师想啊想,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毛一帆的问题改了一下,变成了:都有谁帮助了笋芽儿?这下好了,老师把所有的人物都写在了黑板上。这样就没有答案不一致了。答案是:春雨姑娘、雷公公、太阳公公和竹子妈妈。
毛一帆的问题解决了,老师还告诉我们,笋芽儿是怎样长成竹子的:笋芽儿从地下钻出头来,一点一点地向上长,同时包在外面的皮也会变得越来越多,等长到一定的高度时,外面的皮就开始脱落,就变成竹子了。
我还积累了几个好句,分别是:
1.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
2.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
3.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
4.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叫着……
学习“笋芽儿”这一课,我的收获真大呀!
荣子懿的日记
今天上午,我在学校读了《笋芽儿》这一课;下午,我们课堂上学了这一课。老师让我们根据课题提问题。毛一帆提出了:是谁叫醒了笋芽儿?姬灿灿提出了:笋芽儿是怎样长大的?何潘提出了:笋芽儿是怎样穿脱衣服的?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叫醒了笋芽儿。老师把问题改成了:笋芽儿在长大的过程中有谁帮助了笋芽儿?答案增加了太阳公公和竹子妈妈。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笋芽儿先从泥土里钻出地面,再逐渐长高,脱皮后就长成了竹子。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笋芽儿钻出地面,穿上衣服,再脱掉一件件衣服就成长了竹子。
我学了这一课,认为这几个句子很美,分别是:春雨姑娘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低声呼唤着沉睡的笋芽儿:“笋芽儿,醒醒啊,春天来了!”她揉了揉眼睛,伸了伸懒腰,看看四周一片漆黑,撒娇地说:“是谁在叫我呀?”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笋芽儿脱下一件件衣服,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叫着……
我看着“桃花”这一句中的“……”,又拓展写成了: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叫着,小溪丁丁冬冬地流着,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杏花微笑着。
我为自己点赞!
程钰的日记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3课——“笋芽儿”。我们是这样学习的:
老师先领着我们读课文,读完课文后,找课文中的生字,学习生字并给生字注音。
其次,老师板书课题后,让我们思考并提出问题。同学们纷纷举手,提出了以下问题:1.谁叫醒了笋芽儿?2.笋芽儿怎样穿脱衣服?3.谁帮助笋芽儿快快长大?等。
再次,老师让我们带着问题在课文中寻找答案,通过朗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春天生机盎然。
在课文中,我也找到了有趣的句子,比如:“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叫着。”“春雨姑娘爱抚着她,滋润着她。太阳公公照射着她,温暖着她。”
另外,赵悠然、李雅欣、胡宇轩、任璐瑶和汤梓萱等同学的日记也很是精彩。
笋芽儿是毛竹的芽儿,也就是竹笋。每逢阳春三月,雨后竹笋便会破土而出、竞相生长。一根毛竹从竹笋到长成10多米高的竹子,只需要两个月,再经过6年的加固生长,即成为可供利用的竹材。毛竹通身都是宝。另外,竹笋是竹子的地下茎(竹鞭)发出的。竹米是竹子的果实,长出的是小竹子。
阅读教学,重在读中感悟。阅读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从哪里来?从学生的独立思考中来。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去提,重在把关,使问题尽量变得综合和价值高。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去文本中找答案,且给学生提供交流见解和感受的机会和时间。另外,阅读的方式要尽可能地丰富,如自由读、赛读、接龙读、分角色读以及默读等等。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我们有责任,我们敢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