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 怎一个“盼”字了得──《看雪》教学设计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书香小学 周连生
教材解读:
文章描写了台湾师生关于看雪的四次问答式对话。台湾的孩子因为地域的特殊性,从没有看多学。老师儿时在故乡北京玩雪的快乐,激发了孩子们对看雪的美好憧憬和强烈的渴望。但他们没有觉察到也无法体会的是他们的老师内心深处那种落叶归根的情节,那份淡淡的乡思,那份民族大融合的期盼。祖国统一、台湾回归这层意思,就像雾里看花、朦朦胧胧。所以我们不能把它强加给社会常识尚浅的二年级孩子,这样有贴标签之嫌,也破坏了孩子们纯洁的爱雪情节。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理念:
玩转动词,享玩雪之乐;真情朗读,演渴望之深;换位体验,悟思乡之情。
教学流程:
一、我想去看雪
(一)问雪激趣
同学们,你们有谁看过雪、玩过雪?能给我们说一说吗?没有看过雪的同学,羡慕吧?
(二)品读雪文
1.找段落。找到文中写雪的段落。学生读。
2.想象雪。
闭上眼睛,老师读文章,你发挥你的想象力,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籁籁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大街上的积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脚底下⒃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一群群孩子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3.图片立起画面感:出示图片,感受雪景。你刚才想象的这幅画面吗?
4.动词游戏。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词组,你们用动作表示出来,看谁的动作有创造,谁的动作美。
雪花飘、铺地毯、披衣服(语速低缓)
铲雪、堆雪人、捧起雪、握雪球、抓雪球、扔雪球,打雪仗。(语速渐渐加快)
真了不起,还想表演一次吗?再来一次,看谁的反应快、动作美!
飘、铺、披、堆、打
坐──看谁坐姿优美?
5.美读文。
过渡:玩得快乐吧?这一段话啊,读起来更美,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它。
1)请生读第一句话。看到如此美景,心情如何?愉悦。请你愉快地读一读。再请几个同学读,相机指导:
a.读出轻柔:
孩子,雪花是怎样飘的?轻轻地、飞舞着。
那怎么读好“飘”呢?读轻、读音拉长一点。
b.读出雪厚
作者把满地的雪比作了──(生)雪做的毯子。这说明积雪多,雪大,雪很厚。你认为读好哪个词能读出雪厚?
c.读出雪美
树上披着的是什么?这里比作了银装。树啊,它仿佛穿上了洁白的新衣裳。它的心情会如何?那你就愉快地、带着笑容地读一读。
2)生读第二句。这句话写了什么?孩子们心情如何?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
3)带着动作齐读段落。全体起立,我们带着动作再读一读这一段。
5.知写法
出示文段,老师引读:观察景物,特别要注意观察顺序。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的观察顺序。拿出你的手,目光随着手动,齐读段落,天上……、地上……、树上……,到处……读前两个字,发现什么没有?从天到地,先局部后整体。
课件: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6.想去看雪
同学们,你此时此刻最想说一句话是什么?
【设计意图】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固有知识和情感态度去理解别人的。所以要让我们的孩子理解台湾孩子看雪的渴望,必须建立在他们自己有强烈看雪欲望的基础之上。
二、他们盼看雪
1.采访:现在你们来个角色转换,你们现在是课文中的台湾孩子。我想采访你们。谁愿意接受采访?看过雪吗?为啥看不到呢?
2.初读对话:课文中关于看雪,共写了师生四次对话。请画出孩子们的话语。
出示:“您见过真的雪吗?”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什么时候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3.“点点头”
同学们,你们读台湾小朋友的句子,我来读老师的句子。
谁还想来问问老师?老师回答了没有。回答了。怎么回答的?哦,只是微笑着点点头,这里老师用神态和动作做出了回答。再请几个学生问答。
4.“惊奇”
出示提示语:孩子们惊奇地问。
师:谁来惊奇地问问?孩子,当你惊奇地问老师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来,带着你的想法再问问老师?
师:请同学们带着“惊奇”表情一起问问老师吧!
5.争着问
出示第四次问答语句。
谁来问问老师?我想请一个同学来读读提示语。里面有一个词,最能看出孩子们渴望看雪的心情,找找看,是哪个词?谁想来问问老师?从他的话语里,你听出他看雪的渴望之情吗?(请几个学生问,指导)
大家争着问老师吧。要不统一地问才是“争着问”。要不断地问才是“争着问”。
【设计意图】只有走进台湾孩子的内心,才真正理解了他们的心情。而情感朗读,则是我们的孩子自我情感的演绎。
三、他盼着回家看雪
1.北京远吗?
其实啊,最想看雪的不是你,也不是台湾的孩子,而是谁呢?
谁来和老师读读第三次对话?北京到台湾远不远?老师查过资料,北京到台湾快2000公里了。远不远?为什么课文中的老师却说“不算太远”呢?因为那是老师的故乡,故乡永远在他心中,又怎么会遥远呢。老师请教过飞行员叔叔,现在有直接从台湾到北京的飞机,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了呢!如果这位老师还活着,他回故乡北京远不远了?
2.“深情”
我想请同学读读最后一段: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
1)一读深情──故乡情
师:这句话中的“那里”指哪里?他们指谁?北京的小朋友们。
师:出示过年图片。同学们,老师做个小调查,回家过年的小朋友请举手。回家过年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师:但是有一个人,他几十年都没有回家过年了。当他在台湾过年的时候,会想起故乡的哪些人呢?会想起故乡的哪些事情呢?
师:是啊,孩子们的一番话,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带着这份心情,读句子。引读:老师望望大家,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2)二读深情──民族情
出示钓鱼岛图片。
师:知道这美丽的岛屿是哪里吗?钓鱼岛。谁知道有关它的新闻。这段时间的世界热门话题──保钓行动。来看看这段时间的新闻图片。这是北京民众的保钓行动。我们再来看看这张照片。这是台湾民众的保钓行动。他们出动了70多艘船前往钓鱼岛,以行动告诉全世界人,钓鱼岛属于中国。现在,大陆和台湾虽然没有统一,但是台湾人民为什么会和大陆人民一样都积极参与保钓行动呢?
生(齐读课件):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师:孩子,你看过图片,读读这句话,你想说什么吗?因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我们都是中华儿女,龙的子孙。
师:所以当这位来自北京的老师,听到台湾孩子们都盼望去北京、去自己的故乡、去祖国的首都看雪时,老师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
3)“盼”
课件出示,生补充发言:
台湾的小朋友盼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的小朋友盼望着_________________,他们都盼望着_________________。
4)角色朗读。师生齐读四次对话。
【设计意图】两岸相隔、政治对立,这特殊政治背景,我们的孩子非常陌生。我们的孩子对台湾老师的思乡情是很难理解的。唯有设身处地,再结合孩子们现在熟知政治要闻,也许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懵懵懂懂地领悟其中的一些民族情怀。
四、小诗移情
课件出示,齐读:
到北京来看雪吧!
北京有飘飞的雪花,
有可爱的雪人,
有银装素裹的雪景。
到北京来看雪吧!
北京不但能看到迷人的雪景,
还能看到比雪更迷人的风景。
什么时候才能使海峡不再阻隔,
让台湾的孩子们来北京看看真正的雪呢?
我们盼望着!
【设计意图】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诗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