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而,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关注语言文字,也要关注其中蕴涵的精神元素,努力引导学生汲取文本中的精神力量。下面,结合本次执教的校内公开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谈谈我的体会。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本课的人文性很强,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让学生在感受人文情怀的同时能品味到文本语言的魅力,从而呈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相映成辉的气象,这是我备课时重点思考的。
考虑到年段教学目标:“能理解、体会、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理解并较为准确地阐述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我将教学的重点定为:教给学生品词析句之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关键句段、关键词语的揣摩和感悟,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主要做法:
以“情感”为线索,设计教学流程,即:谈“厄运”,开启情感;悟“挣脱”,体验情感;品“信念”,抒发情感;话“感想”,升华情感。教师通过画面、音乐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走入文本,经历谈迁两度创作《国搉》的心路历程:首次创作《国搉》的艰辛、痛失《国搉》原稿时的痛心疾首,从痛苦中“挣脱”时的坚定;再度撰写《国搉》的不易……学生的情感随着故事的变化而跌宕起伏,由最初的同情升华为了敬佩!
然而,语言是精神建构的土壤,只有当精神的建构扎根在丰厚的语言土壤中,才能使精神在学生生命中生根、发芽。否则,精神便成了符号,成了空洞的说教。为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的做法是:
1.谈厄运,授方法。
由课题中的“厄运”引入,抛出问题:“为什么书稿被偷对于谈迁来说是一场厄运”。由此引入对重点句“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的品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抓住“化为乌有、致命的打击、体弱多病”体会了书稿被偷对于谈迁的打击。随即,我告诉学生:“刚才,我们抓住了关键词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这就是我们高年级同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叫做品词析句。我们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读懂蕴含在文字背后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来解读文本,理解文本。”
2.析数字,悟方法。
用数字表现谈迁治学刻苦和信念坚定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色。学生能理解吗?这恰好成为我检验学生运用“品词析句”方法理解文本的试金石。“20多年、50多岁”说明时间很长,耗费了谈迁宝贵的青春年华;“6次修改”说明谈迁著书的严谨认真、精益求精;“500多万字”说明《国搉》的翔实可信……学生的回答虽然不尽完美,但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进步。在鲜红、醒目的数字中,学生感受《国榷》完成的不易,《国榷》就是谈迁的全部,就是谈迁的生命!只要坚持,假以时日,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一定会迅速提高!
3.说词语,厚积累。
课文第二小节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在幽怨的二胡曲《江河水》中,我让学生说说“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能用上一个四字成语来形容一下此时的谈迁吗?”没想到,“痛不欲生、心如刀割、悲痛欲绝”等词语一个个从学生的嘴里蹦出来。厚积才能薄发,课堂上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
4.小练笔,习语言。
第3自然段是领悟人物感情精髓的重点段落。在反复引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抓住“终日奔波”一词给学生创设自由想像的空间,让学生在多方面形象地理解词句、感受人物情怀的基础上,进行随文练笔以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设计如下:
那是一个风沙漫天的清晨,谈迁 。
那是一个烈日当空的中午,谈迁 。
那是一个滴水成冰的冬夜,谈迁 。
那是一个疾病缠身的时刻,谈迁 。
这本是本课教学最为出彩的地方,然而由于我的急躁,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练笔和交流时间,使本环节流于形式,成为一大遗憾。
总之,语言积累必须与人文精神的渗透有机地结合,做到教育无痕,润物无声。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受到震撼,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