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依据: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1课《田园诗情》。
二、设计思想:
文本向我们清清晰晰地展示着荷兰田园的美,这是一种生命萌动的美,这是一种宁静和谐的美,同时这还是一种自由富有的美。我们可以感受一下,有无边无际的绿草,有成群的牲畜,有纵横交错的运河,有大片大片的郁金香,有无比清新的空气……一切都让人感到无比的亲切与安宁,幸福与祥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才真正地回归自然,与自然合为一体,由此让我想到了“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诗来,在这里,我们也能倾心地感受到一切是那么的和谐与美妙。
现在就让我们轻轻地呼吸,细细地感受,我们的眼中肯定会出现那如丝绒般的绿草,有成群黑白相间的奶牛在安详地吃着草,有成群的骏马在奔驰着,还有成群的羊,成群的猪……再加田间小路旁的郁金香和条条的运河的陪衬,这肯定会让人留恋忘返,回味无穷的。
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荷兰的田园之中,然后再美美地看一通,最后闭上眼睛,满脑都是绿草与牲畜活动情景?这应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原则性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正确理解。
3、通过再现式的朗读感受牧场的静态美,激发学生赞美与向往之情。
4、积累优美的语句,并能很有情感地背诵自己的喜欢的片断。
四、教学重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五、教学难点:
凭借文本的优美语言感受宁静悠闲的荷兰牧场景观。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法:讲授法,探究法
八、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九、教学过程
(一)、田园诗导入,调动情感
1、课前背诵学过的田园诗。(《锄禾》、《四时田园杂兴》)
2、刚才我们背诵了一些田园诗,板书:田园。看到这两个字,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语言描述:绿意草原盎然,运河银光闪闪,绵羊雪白可爱,骏马剽悍强壮,这就是美丽的田园!读出田园的美丽。
3、板书:诗情。出示词语:诗情画意。像诗像画一样美妙,如诗如画。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让我们要领略的田园诗情来自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让我们随着文字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全文。提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做上标记,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读完后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把课文读得一字不差,我们面前可是有几些拦路虎,让我们一起先打败它们。出示: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结合教学生字。
A、极目远眺 辽阔无垠 绿意盎然
B、奶牛 顽皮 仪态端庄 严肃沉默 铃铛
骏马 骠悍强壮 腿粗如桩 绵羊 悠然自得 安闲
C、挤奶的人 小板凳 谁也不叫喊吆喝 默默无言
船只 舒缓平稳 满载 偶尔 汽笛声
D、沉睡的牲畜 无声的低地 漆黑的夜晚 微弱的光芒 一片寂静
(2)指名朗读,正音。相机引导理解词语。
分四组学习:
第一组感受到什么:草原大、绿;指导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A、拆字法:极目远眺:眺:向远处看。尽眼力向远处看。
辽阔无垠:垠,边。广阔得没有边际。
B、联系上下文:绿意盎然:到处都是绿色,生机勃勃。
第二组写的是什么?(奶牛、骏马、绵羊)
重点:
“顽皮”一般指谁?(孩子)现在呢?(评:多么有情趣)
“仪态端庄”本来指怎样的人?(神情举止、姿态风度端正庄重。)现在呢?(评:词语中也藏着温情。)
“骠悍强壮”“腿粗如桩”这两个词让你看到了怎样的骏马?
“悠然自得”指悠闲的样子,内心感到非常满足。(评:生活在绿色草原上,绵羊快乐无忧舒适满足。)
第三组介绍了什么?(人与船只)重点理解“吆喝”:正音:he;释义:大声喊叫。评:人、船和周围环境是这样融洽。
第四组,读一读,这些词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氛围?(安然、宁静)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对一些读破的句子,反复加以纠正。同时把读出情感来。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1、再读文章,读完之后说说荷兰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找出句子,交流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1)指名读。
(2)说说从这一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句式训练:是……也是……3、文章哪几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荷兰的这一特点?
(4)了解这是全文的总起句。
2、出示最后一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齐读,思考讨论:“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2)轻轻地读2-6自然段,,看在你的脑中能呈现哪些画面?
奶牛流动图—骏马驰骋图-家畜休闲图-傍晚挤奶图-夜幕寂静图。(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形成板书)
(3)由交流小结:这就是荷兰王国美妙的牧场景观。
(4)指导理清课文脉络,理解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第一自然段,总起全文,概括介绍荷兰;第二至六自然段,分写,展示荷兰的田园风光;第七自然段:总结全文,发表感叹。)
(四)、指导写字
1、独立观察体会。
2、教师重点指导“顽”、“悍”、“烁”,让学生注意左右部分的相互配合。
3、学生练写体会。
(五)、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田园诗情》是一篇描写荷兰田园美景的文章,全文围绕“牧场之国”的荷兰来写:碧绿的草原,黑白两色的奶牛,乳白色的绵羊,黑色的猪群,金色的晚霞,默默无言的挤奶人,宁静漆黑的夜晚,闪烁着微弱光芒的灯塔——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和作者内心深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
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带着一份期待走进课文中,一边品味着课文优美词句带来的享受,一边在脑海中慢慢勾画出自己想象出来的荷兰田园风景图。下面就我在教学时得出了一点感想跟大家分享:
1、 引入时,我在黑板上写下“田园”这个词,让学生讲讲他们对田园的认识,学生积极性很高。之后就顺利地导入了所教课文。带着“介绍了哪里的田园风光?”为问题让学生读书。
2、 在初步感知了课文以后,我问学生:“看到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说出了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这样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向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熏陶,学生积极性得到了释放,为之后的学习明确了目标。
3、在学习了奶牛在草原上各自的生活状态之后,我就按照原本的教学设计,问学生:“读了这一段,你觉得作者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问题发出之后,全场沉默无语,我看到了学生脸上的茫然,我才意识到问题太唐突,与课文内容联系不紧密,也让我知道了教学有时不能死搬教案,而要看是否服务于课堂。之后,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反而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诵读,更能起到效果。学习了傍晚牧场的宁静这一段,我问学生要怎样读?他们回答:慢慢地、轻轻地。分析得非常好,最后大家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结束了这堂课。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深的感知能力,对于课文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只要老师备好课,我相信课堂会碰撞出火花,教学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