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看戏》第一课时说课


质疑、合作、交流、分享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看戏》第一课时说课
一、        说教材
《看戏》选自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本单元围绕“中国文化”这个话题,安排了三篇课文《看戏》、《吆喝》、《中国结》,这三篇课文有的介绍国粹京剧艺术的魅力,有的介绍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有的介绍风靡世界的民间艺术品。能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无限魅力,让学生明白“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看戏》记叙的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当年在北京露天劳动剧场演出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动人场景。
二、        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的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
(1)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民群众对梅兰芳先生的热爱;
(4)初步了解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等传统民族艺术的热爱。
三、        教学重、难点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民群众对梅兰芳先生的热爱;
四、        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分六个环节:(1)质疑问难——(2)资料共享——(3)学习生字——(4)初读课文——(5)自主探究、合作交流——(6)作业反馈。下面我将按照上课的顺序说一下具体的设计流程。
(1)质疑问难,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具有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悠久厚重的历史,酿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文化又以其深藏世界万象的博大内涵,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京剧就是其中的一种,被称为我们的“国粹”,小朋友你们知道的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有哪些?今天我们一起走进16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戏”,读完这个课题,孩子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问题的解答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言简意赅,留给学生许多想象的空间,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孩子们会说“谁在唱戏?”、“他唱的好吗?”、“观众的反映怎么样?”。其实这些问题也正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的这个教学环节预计使用3分钟。
(2)资料共享,我们的脑袋瓜子里藏这这么多的疑问,就让我们带着问题开始我们的学习旅程吧!通过前面的预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我们也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和梅兰芳先生的资料,能把你收集到了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吗?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都要源自学生,课堂上老师要做的是给他们尽可能地提供表达的空间和平台,同时让学生享受分享的喜悦,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学生交流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问题:①学生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些资料,等着别人说;②学生搜集的资料很多,不加整理,针对这些情况对他们进行引导,告诉他们搜集资料的渠道,如去图书馆查阅、网上搜索、请教他人等,我们收集到资料后还要学会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取舍。
我的这个教学环节预计使用3分钟。
(3)学习生字,四年级的学生处在由中段向高段过渡的阶段,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识字能力,也有较强的识字经验,所以生字教学对他们是不难的,本课的8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我准备用课件出示,结合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让学生读词,收敛、奸谗、穆桂英、轻盈、矫健、婀娜、庞大,除了读准课件上的生词,在等会的初读课文环节,还会对学生生字掌握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在识字环节的重点是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这些字因为在读音上学生没有易混淆的地方,所以我把重点放在对字形的掌握上,我准备利用形近字比较、组词等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剧—据—锯—踞、陡—徒、登—凳、暑—署、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对这些形近字组词,我在这里设计作业的目的的把作业带进课堂,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能力的训练,提高课堂效率。
生字教学预计使用6分钟。
(4)初读课文,接下来进入初读课文的步骤,这是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的一个环节,我们的语文课堂讲究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我先让学生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语句是否通顺,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读完后可让学生对刚才读课文的同学进行评价,来自伙伴的意见孩子们接受起来会更容易。老师引导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以鼓励为主,接下来让孩子们默读课文,思考同学们刚才质疑的问题:谁在唱戏?他唱的好吗?观众的反映怎样?
在这个地方让孩子默读是因为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学生思考的读书方式,同时也是对质疑问难环节提出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所有的问题源自学生,也应由学生来解决,在默读过程中还可以提示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在重点地方做记号,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生把这三个问题回答清楚了,那么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一目了然了,教师在评价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说完整的话,培养孩子总结、归纳的能力。
我的这个教学环节预计使用10分钟。
(5)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学习课文1、2自然段,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写人静、人多的用意。首先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重点理解“收敛”、“屹立”两词的含义,通过“收敛”体会到天气非常热,从“屹立”体会古树又直又高。指导学生读好“静静的”这个词,并用词卡出示,在指导过程中可采用指名读、评价、教师范读、再指名读,因为这个词在第一自然段出现两遍,也是第一段主要渲染的气氛。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课文第一自然段“静静的”一词就是为了和后面梅兰芳先生出场时的动态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这里的朗读指导是必须的。(板书:静静的)
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找出一个形容第二段所描写场面的词,同学们会找到“人海”这个词,(板书:人海)围绕“人海”这个词,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孩子们会在第二段找到相应的句子,相机进行朗读的指导、评价,接下来进入本课的难点部分,即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人民群众对梅兰芳先生的热爱。
这两段话没有直接对梅兰芳先生进行描写,如何能让学生感悟到这一点呢?我决定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这个问题,最后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也许孩子的话语的稚嫩的,但是积极参与、乐于表达也是我们新课标积极倡导的理念,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得出结论是因为人民热爱梅兰芳先生的演出,热爱京剧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板书:热爱)
我的这个教学环节预计使用15分钟。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8个生字,也认识了8个生字,大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感悟到人民群众对梅兰芳先生的热爱,对京剧民族艺术的热爱,下节课我们就要和这些群众一起走近梅兰芳先生,去欣赏他的精彩表演,这是我对本堂课的总结,这也是由部分回归整体,同时让学生明确下节课的教学任务。
(6)本节课的作业设计
①在小字本上书写8个生字;
②课后找到梅兰芳先生的京剧片段并欣赏。
我的这个环节预计使用4分钟。
五、        板书设计:
静静
                热爱
人海

 
热门四年级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