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下去,在文化绿城小学聆听了来自三个学校的数学老师展示的的三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看一看(一)》,这种同课异构直观地展现在眼前时,还是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让我更加体会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天差地别,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确实很大。以下是我感触最深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教材的解读。教材只是我们教学的一个资源,基于课程标准,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设计,只要我们心中非常清楚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即有明确合理的学习目标,那么我们基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属于自己风格的教学都是无可厚非,甚至是值得称赞的。毕竟时代在变,学生在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最终会磨掉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
其次,对小组合作的把握。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工人新村的杨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与设施。对于新手教师来讲,我知道课堂组织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集体授课,其实在能力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杨老师在小组合作前,确定了探究的问题,明确了小组合作的要求,提出了小组合作的注意点,非常准确而有效地掌控着小组合作的方向与效果,充分地当了一回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这点是我学习的榜样。
第三,对信息技术的渗透。我们说,信息技术融入教学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我们积极地做出尝试,坚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方式,而不仅仅只是蜻蜓点水,局限于音频、视频、课件的展示等,将学生的演示与回答实时直播在大屏幕上,不仅方便全班学生清晰地获得课堂信息,紧随教师的课堂节奏,而且给予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的机会,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有利于良好思维力的培养。
我想,感触不能停留在文字上面,要落实在行动当中,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也会不断提醒自己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