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其中“数与代数”有三个单元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用方程解决问题;“图形与几何”安排的是:“长方体(一) (二)”;“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安排的是“数据的表示和分析”,除此以外,还有“数学好玩”、“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
(一)数与代数 :
1、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能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能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也能把有限小数化成分数;能结合实际情境,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五单元“分数除法” 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结合实际情境,能用多种方法解决简单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第七单元“用方程解决问题” 在列方程的过程中,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有两个未知数,需要选择设一个未知数为x,再根据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二)空间与图形 :要注重通过让学生在实物观察、动手操作、想象与交流等活动中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1、第二、四单元“长方体(一)(二)”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认识体积(包括容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某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领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确定位置” 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自建参数系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领域·
第八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学生在这一单元认识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本册教材”数学好玩”设置了“象征性”长跑、有趣的折叠、包装的学问三个内容,主要目的鼓励学生从数据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五)整理与复习和总复习:要让学生真正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培养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9人。 五年级学生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四年多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二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很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问题串”的设计注重学习目标的整体实现,引领学与教的过程。
(二)重视多种数学活动的安排,注重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体现过程性,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
(四)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体会数学的价值和趣味。
(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六)开展富有特色的专题活动,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分数加减法教学重难点: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能正确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2、长方体(一)教学重点:了解长方体的 几何结构。掌握长方体表 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计算长方 体的表面积.
分数乘法: 教学重点:理解整数与分 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重点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整数与分数的 乘法的两种意义之间的联系。
3、长方体(二)教学难点: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能形象地描述这些体积单位实际有多大。
4、分数除法: 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重点培养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把被除数的分数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被除数的几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结合具体情境与操作来 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 义。除数是分数的除法的 意义,是从被除数中能够 分出多少个除数的角度来理解的。
5、确定位置: 重点:在方格纸上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难点:准确理解“南偏东30度”和“东偏南30度”的不同。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不同的观察点来判断方向。
6、用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能够快速地分析、找到数量之间的相等 关系,列出方程。
7、数据的表示与分析: 教学重点 复式条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读图能力;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和作出简单的判断与推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五、全册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视创设生动有趣且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
在本册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且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开展数学活动。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同时,还可以自己创设适合本地区的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在丰富的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二)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利用问题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作交流。与第二学段相比,本册教材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要大一些,如教材中的“多边形的面积”,放手让学生探索与发现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机会,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想法,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同时还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反思自己的看法,认真经历探索和交流的过程,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参加数学活动的能力。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数学知识、能力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在探索计算方法或解决某个问题时,必然会出现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个班级的群体来说,必然会出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有些策略看来不是十分简捷,但对学生来说是独立思考的成果,应予以肯定;然后,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自我反思,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合理的策略。
(四)积极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本册教材在编写时,配合各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了许多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问题,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和专题性的综合应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有利于学生体会一些数学思想。如在长方体的教学中。
六、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