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试卷上分析,本次试卷共分两大题,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综合题(4个小题,共50分),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应用分析,读图和生活问题解决能力。
内容上主要涵盖了地图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判读,空气质量高低与应对处理,气温的时间分布规律,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人口的时空分布即增长快慢问题,气候的分布和特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分析,气候变暖问题。对于第四、第五章较少涉及,尤其是聚落一节没有涉及。
从拿到试卷我就推测,学生容易出错率和会有争议的题号分别是1,2,6,8,12,17,22,23,26(3)(4),28(1),29(3),主要原因是试题涉及时事地理,有些学生缺乏相关了解,比如高分四号卫星,是否与地球同步,容易造成学生歧义,还如大致延伸方向,小偏差角度方向判定,以及相对计算量大的试题,如比例尺和人口密度计算,涉及单位换算和大数据。还有地图的变换,数据的变式处理,可能会让紧张的学生措手不及。
从考试数据上,也的确暴露出这样的问题,二七区侯寨一中参考347人,最高分98,最低分12,80分以上人数57人,60分以上人数186人,平均分60,与预期现出一定的差距,同时还表现出层次上两极分化的距离。
从考试情况上看,学生的做题明显现出时间紧张,如最后一题,从第一、二问作答情况上分析,有些学生后面问答没有作答,要么是时间问题,要么是态度问题,同样表现在依照等高线地形图推算不同地区气温,关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统计图判读分析,缺乏对图上信息的有效整理。
同时也表现出学生的识记欠缺问题,比如地球的形状,有些学生还不能分清圆与球体的差异,一些常见的规律极易出现偏差,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的数据。
第三表现出学生解题能力,如“作为中学生,举例说出你生活中‘节能低碳’的环保做法。”有些学生仅写出一条或一类做法,造成失分。另外从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的评析,也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缺乏应变能力及答题时间间的不合理。
第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不足,如判读埃及的人种和语言,学生不能一步步分类查图处理,或者单凭记忆,出现判断不完善,造成得分失利。
鉴于此,提醒我们以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学习内容的生活化联系,注重学生查图能力分析,还有必要的基本知识点和方位的识记,还有一些认知偏差的反复矫正强化,如地球的形状,一日内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重视课堂教学中全体学生的参与,重视解题方法的梳理,培养学生如何审题、分析,最终成为一种熟能生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