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模拟考试的功能是全面检查九年级学生对初中阶段化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为中考最后阶段的复习起到修正作用。故二模化学试题的命制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中考形式为版本,着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验操作与探究能力,运用已学化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关爱社会的情感。突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生活”的课程理念。
现以我县的这次考试情况为基础,对二模化学试题及考试情况作出如下简要分析,希望能对九年级师生化学的备考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试卷概况
(一)试题结构分析
物理和化学同场分卷闭卷考试,整场考试时间为160分钟,物理和化学的满分都为100分,物理学科考试时间为90分钟,化学学科考试时间为70分钟。化学试卷共设五大题,24小题。试卷结构稳定,试卷设计规范,考试时间和分值说明准确齐全,文字清晰。
1、试卷题型比例分析:
题型 | 单项选择题 | 选择填充题 | 填空与说明题 | 实验与探究题 | 计算题 |
题量(个) | 10 | 5 | 5 | 3 | 1 |
分值(分) | 20 | 15 | 30 | 25 | 10 |
2、试题测试点分布
题号 | 分值 | 涉及到的知识点 |
T1 | 2 | 物质的变化 |
T2 | 2 | 化学与生活 |
T3 | 2 | 实验操作 |
T4 | 2 | 质量守恒定律 |
T5 | 2 | 燃烧与灭火 |
T6 | 2 | 环境与资源的保护 |
T7 | 2 | 物质的鉴定 |
T8 | 2 | 定义与推理 |
T9 | 2 | 金属活动性 |
T10 | 2 | 图形分析 |
T11 | 3 | 物质的酸碱性 |
T12 | 3 | 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
T13 | 3 | 新材料 |
T14 | 3 | 化学反应现象 |
T15 | 3 | 微观结构图示的分析 |
T16 | 3 |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的表示 |
T17 | 7 | 物质的用途、酸雨定义、营养素与化肥 |
T18 | 4 | 溶液分析、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
T19 | 6 | 简单工艺流程 |
T20 | 10 |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推断、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T21 | 8 | 化学仪器及基本实验操作要点考查、物质性质探究等 |
T22 | 8 | 铵盐性质、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探究 |
T23 | 9 | 溶液中的微粒、碱的性质及碱性的探究 |
T24 | 10 | 图表分析计算题、含有杂质混合物计算 |
(二)、试题基本特点1、化学试卷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力求体现对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查,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新课程的实施。2、命题覆盖面广,考查的知识点较为全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3、试题紧扣《课程标准》,紧密联系教材,不出偏题、怪题,每个题涉及的内容在教材中都有出处、都有源头。4、命题思考。基本是原题改编,有些知识点有遗漏。预计难度系数为0.6,但考试结果在0.49左右,偏差较大。
(三)试题的创新点及命题意图 1、紧扣双基,强化对化学基本素养的考察。命题内容涵盖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部分。2、本次考试对不常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考查力度大。对学生依据信息写化学方程式能力要求高,因为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术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掌握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永恒主题。3、化学学习的关键是定义的精准掌握,也是以往很多学生学不好化学的元素。因而本次考卷对定义考查设为难点与区分度所在,如T5、T8、T18.4、注重考查实验能力和探究推理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科学探究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内容。加强实验考查的力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5、重视信息获取、物质间转换的整合能力的考查、图形分析能力的考查。整张试卷不但突出学生基本的化学学习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还重视学生对图表信息获取能力和整理能力的考查,比如T10、T20、T24不同层面设置了图形或图表综合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和物质间转换的整合能力。这也是本次考试的难点。6、试卷还突出了表达能力的考查。如T14、T21、T22、T23等。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的符号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基础.
二、成绩分析与试题评价(一)试题难度评价1、平均分、得分率、区分度题号 | 满分 | 平均分 | 得分率 | 最低分 | 最高分 | 标准差 | 难度 | 区分度 |
1 | 2 | 1.87 | 0.93 | 0 | 2 | 0.5 | 0.93 | 0.2 |
2 | 2 | 1.72 | 0.86 | 0 | 2 | 0.69 | 0.86 | 0.31 |
3 | 2 | 1.74 | 0.87 | 0 | 2 | 0.68 | 0.87 | 0.25 |
4 | 2 | 1.41 | 0.71 | 0 | 2 | 0.91 | 0.71 | 0.68 |
5 | 2 | 1.85 | 0.92 | 0 | 2 | 0.53 | 0.92 | 0.15 |
6 | 2 | 1.41 | 0.70 | 0 | 2 | 0.91 | 0.7 | 0.34 |
7 | 2 | 0.96 | 0.48 | 0 | 2 | 1 | 0.48 | 0.65 |
8 | 2 | 0.79 | 0.40 | 0 | 2 | 0.98 | 0.4 | 0.51 |
9 | 2 | 0.99 | 0.50 | 0 | 2 | 1 | 0.5 | 0.54 |
10 | 2 | 0.78 | 0.39 | 0 | 2 | 0.98 | 0.39 | 0.31 |
11 | 2 | 1.88 | 0.94 | 0 | 2 | 0.47 | 0.94 | 0.05 |
12 | 2 | 1.41 | 0.70 | 0 | 2 | 0.91 | 0.7 | 0.59 |
13 | 2 | 1.02 | 0.51 | 0 | 2 | 1 | 0.51 | 0.08 |
14 | 2 | 0.97 | 0.49 | 0 | 2 | 1 | 0.49 | 0.45 |
15 | 2 | 0.79 | 0.40 | 0 | 2 | 0.98 | 0.4 | 0.57 |
化11-15 | 5 | 2.44 | 0.49 | 0 | 5 | 1.28 | 0.49 | 0.49 |
16 | 3 | 1.70 | 0.57 | 0 | 3 | 1.06 | 0.57 | 0.68 |
17 | 7 | 3.04 | 0.43 | 0 | 7 | 1.97 | 0.43 | 0.5 |
18 | 4 | 1.86 | 0.46 | 0 | 4 | 1.36 | 0.46 | 0.59 |
19 | 6 | 3.26 | 0.54 | 0 | 6 | 1.53 | 0.54 | 0.49 |
20 | 10 | 1.60 | 0.16 | 0 | 10 | 2.75 | 0.16 | 0.47 |
21 | 8 | 3.79 | 0.47 | 0 | 8 | 1.96 | 0.47 | 0.48 |
22 | 8 | 2.42 | 0.30 | 0 | 8 | 2.4 | 0.3 | 0.6 |
23 | 9 | 4.78 | 0.53 | 0 | 9 | 2.24 | 0.53 | 0.5 |
24 | 10 | 4.50 | 0.45 | 0 | 10 | 3.39 | 0.45 | 0.71 |
全卷 | 100 | 49.00 | 0.49 | 0 | 96 | 19.93 | 0.49 | 0.5 |
2、 全卷难度统计:0.49
难度范围 | 题号 | 分值 | 所占比值 | 难易评价 |
0.7及以上 | 101,102,103,104,105,106,111,112 | 18 | 18% | 容易 |
0.4~0.7 | 107,109,化11-14,16-19,化21,化23,化24 | 57 | 57% | 中等难度 |
0.4及以下 | 108,110,115,化20,化22 | 25 | 25% | 难度较大 |
(三)各校基本数据学 校 | 平 均 分 | 优秀人数 | 优 秀 率 | 及格人数 | 及 格 率 | 最 高 分 | 最 低 分 | 前20%人数 | 前20%比例 | 后20%人数 | 后20%比例 |
城山学校 | 52.13 | 4 | 10.00% | 12 | 30.00% | 95 | 24 | 9 | 22.50% | 5 | 12.50% |
大垅中学 | 51.44 | 7 | 5.79% | 49 | 40.50% | 91 | 8 | 23 | 19.01% | 20 | 16.53% |
东庄中学 | 43.61 | 0 | 0.00% | 5 | 16.13% | 78 | 22 | 3 | 9.68% | 6 | 19.35% |
付垅中学 | 57.44 | 6 | 12.50% | 21 | 43.75% | 90 | 24 | 14 | 29.17% | 1 | 2.08% |
湖口二中 | 41.62 | 15 | 2.65% | 98 | 17.35% | 90 | 0 | 59 | 10.44% | 153 | 27.08% |
湖口四中 | 49.61 | 22 | 8.70% | 79 | 31.23% | 95 | 8 | 53 | 20.95% | 42 | 16.60% |
湖口中学 | 51.01 | 100 | 12.24% | 303 | 37.09% | 96 | 0 | 218 | 26.68% | 176 | 21.54% |
凰村学校 | 45.48 | 1 | 1.54% | 12 | 18.46% | 82 | 22 | 4 | 6.15% | 9 | 13.85% |
金砂湾 | 55.84 | 28 | 16.28% | 75 | 43.60% | 94 | 0 | 56 | 32.56% | 19 | 11.05% |
流芳中学 | 55.21 | 7 | 10.45% | 28 | 41.79% | 87 | 21 | 16 | 23.88% | 5 | 7.46% |
流泗中学 | 45.46 | 1 | 1.06% | 22 | 23.40% | 83 | 23 | 12 | 12.77% | 17 | 18.09% |
马影中学 | 58.97 | 10 | 16.67% | 34 | 56.67% | 92 | 27 | 16 | 26.67% | 2 | 3.33% |
屏峰学校 | 51.34 | 2 | 4.88% | 14 | 34.15% | 85 | 25 | 8 | 19.51% | 2 | 4.88% |
舜德学校 | 45.46 | 0 | 0.00% | 15 | 32.61% | 78 | 15 | 7 | 15.22% | 13 | 28.26% |
武山学校 | 53.53 | 1 | 6.67% | 5 | 33.33% | 90 | 24 | 3 | 20.00% | 1 | 6.67% |
张青中学 | 45.74 | 6 | 5.45% | 29 | 26.36% | 89 | 16 | 13 | 11.82% | 26 | 23.64% |
职高附中 | 57.87 | 4 | 13.33% | 14 | 46.67% | 85 | 24 | 10 | 33.33% | 2 | 6.67% |
全县 | 49 | 218 | 8.45% | 820 | 31.78% | 96 | 0 | 529 | 20.50% | 499 | 19.34% |
(四)考生典型答题错误分析题号 | 错误 | 错答率 | 主要原因 |
7 | 错选C | 43% | 错记 |
8 | 错选C | 43% | 概念不牢 |
10 | 错选C | 70% | 图像分析不全面 |
14 | 错先A | 49% | 甲烷燃烧现象模糊 |
15 | 错选 | 60% | 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
17 | 错填 | 50% | 酸雨的概念不清 |
18 | 错填、漏填 | 54% | 饱和容易的定义和意义不清 |
20 | 分析不清 | 72% | 物质转化综合分析不透彻 |
22 | 错填(表达不准) | 70% | 实验操作和结论描述不清、方程式书写有误 |
24 | m值错填 | 86% | 图像综合分析不理解 |
三、从试题和学生答卷情况提出教学建议1、课堂复习从基础入手,知识的框架结构和前后联系要清晰透彻,让学生熟练完成知识脉络,能自己完成知识结构图。2、认真抓好学生的各类试卷的批改、分析工作,了解学生的不足在哪里,在试卷讲解中有正对性。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归类,防止再错。3、梳理学生手中的化学资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得到训练。老师对学生课外练习的查阅、重点习题批改、集体错误讲评等非常重要。4、治拐磨尖、互帮互助。让学科成绩好的同学与学习较差的同学结对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为班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学生后期复习策略1、重视知识的背诵记忆,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如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化学用语(化学式、离子符号、加标符号)的规范书写等。2、重视化学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化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化学实验、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去,使自己得到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3、重视教材,回归课本,提高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近几年的中考试题表明,初中化学中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始终是中考的重点。每年的中考试题都是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为依托而设计来的,而部分学生由于基础不扎实而失分比比皆是。故坚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清晰的化学知识结构,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基础,是中考化学得高分的前提条件。4、重视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平时要切实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要在课堂提问、学生作业、练习、试卷及教师的讲评中使用规范的语言,同时还要进行模仿性表达训练,力求做到语言表达准确。5、重视错题、学会反思。做题的目的不在于你做对了多少,重要的是发现了哪些问题(是知识性的问题还是非知识性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归纳整理、迁移训练),达到会做的保证对,做错了不再错的境界。6、重视“考试说明”。把《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逐条分解记忆,对每一内容、每一能力要求都要明确,采用尝试回忆的方式,对每一条内容做回忆,对还没有牢记的知识要查书或查看笔记,直至掌握为止;每次考试后,用《考试说明》进行自我检测,查漏补缺。
五、教师后期复习备考思考1、精练中考真题,明确方向考试说明的要求是通过考题来体现的,所以,研究历年特别是近五年江西中考考题,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考试说明,明确备考方向。经过对近几年中考题的横、纵向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一是主干知识考查“集中化”,二是基础知识新视角,推陈出新,三是能力考查“综合化”。2、摸清问题所在,对症下药要提高后期的备考质量,还要真正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有如此,复习备考才能更加科学有效。所以,必须加大信息反馈(学生的试卷),深入总结学情,明确备考方向,对症开方下药,才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中考立体网络化要求,才能实现基础→能力→分数的转化。3、切实回归基础,提高能力复习训练的步骤包括强化基础,突破难点,规范作答,总结方法,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印象深刻,应用更加灵活。4、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提高两率优等生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能应对各种难题,新题。通过系统复习测试使得中等生尽可能转换为优秀学生,同时从基础题攻克后进生提高平均分。在备考时,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找突破,一是这道题该怎么做;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是怎么会想到要这样做;四是不这样做可以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好?五是这道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又该怎么做?如果能够如此做题,可收到5+5>5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