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转变教育观念,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实验教材的实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识字”、四~五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三、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一共有学生25人,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但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面大,在书写、学习品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四、 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
教学内容方面: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汉字,会写350个生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学习习惯方面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五、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六、 教学措施: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授课能力。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具、学具,增强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3、加强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认真看书的习惯。同时注意学习态度的培养。
5、加强与生活实际联系,寻取生活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附教学进度
周次 | 日期 | 教学内容 | 备注 |
1 | 9.1~9.5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识字1 | 9月1日上课 |
2 | 9.6~9.12 | 识字2、3 | |
3 | 9.13~9.19 | 识字4练习1 | |
4 | 9.20~9.26 | 课文1、2 、3 | |
5 | 9.27~10.3 | 课文4 练习2 | 国庆节放假 |
6 | 10.4~10.10 | 课文5、6、7 | 中秋节放假 |
7 | 10.11~10.17 | 练习3课文8、9 | |
8 | 10.18~10.24 | 课文10、11 | |
9 | 10.25~10.31 | 练习4 识字5 | |
10 | 11.1~11.7 | 识字6、7 | |
11 | 11.8~11.14 | 识字8 复习、考试 | 期中考试 |
12 | 11.15~11.21 | 练习5 课文12 | |
13 | 11.22~11.28 | 课文13、14 、15 | |
14 | 11.29~12.5 | 课文16 练习6 | |
15 | 12.6~12.12 | 课文17、18 | |
16 | 12.13~12.19 | 课文19、20 | |
17 | 12.20~12.26 | 练习7课文21 | |
18 | 12.27~1.2 | 课文22、23 | 元旦放假 |
19 | 1.3~1.9 | 练习8 | |
20 | 1.10~1.16 | 期终复习 | |
21 | 1.17~1.23 | 期终复习 | |
22 | 1.24~1.30 | 期终复习、考试 | 期终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