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学期初一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总体评价
1、结构题型稳中有变。试卷框架结构方面没有太大的变化。全卷分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在分值的分布上,积累与运用20分,阅读40分,写作40分。但试卷总体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现象。考生看到熟悉练习的题目,会缓和紧张的心理,从容应答,有利于考生真实水平的发挥。从而获取优异的成绩。平均分:84分,优秀率:64%,及格率:91%。
2、试题注重基础,难度适宜。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整卷在难度把握上有梯次,既有较容易的题目,也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难度和区分度较为合适。
二、各题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此题由7小题组成,共20分。有字词识记、古诗文填空、文学常识等,平均得分13分,得分率0.72。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误用多音字和错别字。如“结实累累”的“累”就应读二声,“号召”的“召”应读“zhao”。这说明部分考生常用字识记不到位。其中考查古诗文积累,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写错别字,如把“问去那得清如水”的“那”写成“哪”。
(二)阅读
由阅读(一)、阅读(二)、阅读(三)组成,共40分。
阅读(一)是选自课内的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由5小题组成,共15分,平均得分12分,得分率0.80,难度不高。
第11题分值2分,此题考查“元方时年七岁”,有何用意?,由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深,答得有些不深入。
阅读(二)是《风筝》散文阅读。由4小题组成,分值10分,平均得分7分,得分率0.7,难度偏高。第13小题分值4分,该题问:文章第一段中“我”感到“惊异和悲哀”的原因各是什么?学生答得不全面,丢一个问题的较多,只回答了一问。与第6小题相仿,主要考查修辞和鉴赏,关键是鉴赏跟不上,看来平时练习不够。
阅读(三)是《敲门》选自课外,分值15分,平均得分14,得分率0.86。
第17、18题是考查学生从文本中筛选信息的能力,学生挣分较为容易。第19题分值4分,文章第四段选取“推销员敲门”这一素材,有何用意?学生们不能理解到那位老人对他的关心与爱护。因此,失分较多。
(三)作文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命题作文。共一个题目:感谢你
1)审题与拟题。从引发性的文字和限制性的材料来看,今年的考题走向是学会感恩,书写真我,流露真情。它要求考生写作的对象非常广泛,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2)构思立意。这次作文大多数考生能透过材料正确把握题旨,做到思想健康,感情明朗,情操高雅,态度积极。
3)选材结构。今年作文在选材方面,部分考生能把握最新的内心世界,倾听不同的情感体验,营造成长过程中感情的波澜,从而使自己的文章出萃。
4)语言文风。今年作文,文字通顺者居多。大多数作文缺乏迷人的文采,缺少对细节的精妙刻画,语言枯燥,叙述平直。
三、 今后改进措施:
1、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强调语言的运用
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在积累与运用。积累,包括字词的积累、名篇名著的阅读积累、文化常识的积累等等,这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必须认真地抓紧抓实;而运用,是积累的目的。要注意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积累和训练。要特别重视课本推荐的名著阅读,要让学生明确唯有亲自通读,才能得分。要重视语法和修辞教学,目前,中考不是不考而是渗透到阅读的各个环节中。
2、要加强阅读训练,既要立足课本,更要面向课外,扩大阅读面
阅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在中考占比较大的比重,绝大多数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因此要注意梳理课文,整合知识,适当拓展。现代文阅读教学要加强文体阅读意识,掌握阅读规律,加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探讨研究等方面的训练,要注意加强分析综合能力和语言概括、表述能力的训练,尤其要注重方法的总结和归纳。要重视探究,探究既要在文本层面上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也要引导学生对设问语境的关键因素进行探究。要在指导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文本中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要让学生具有“尽量答出下一点”的探究意识。文言文阅读更要注意将教材出现的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并牢固地背记下来。在准确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抓句子的翻译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在掌握课内文言文的基础上,结合练习,向课外文言文延伸。
3、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方式的改变,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4、立足学生的真情体验,切实抓好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呈现出新的作文取向——“生活作文”、“个性作文”,即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现象,抒写生活的感悟。从本次考试作文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今后的作文教学还须从最基本的东西做起。比如,加强学生的审题与立意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主要着眼记叙文,训练点主要有:文章不走题,开头结尾尽量记叙或描写,主体要多用细节描写,要注意点题,要努力出妙语。在教学中,还应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
期末抽测七年级语文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交融,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学生的思想。如何学好语文,当然不能光从一份阶段性测试试卷中去下决断,但是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下面,结合七年级语文教学,就本试卷在初中语文教学指导意义上的利弊略作分析。
一、试卷命题及答题情况分析
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和运用”,包含3个小题。
其中第1题结合了近几年其他省市中考的动向,主要考查学生汉字的书写。但是命题者匠心独具,设置了一个文章格式的要求。让阅卷者感叹的是,绝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都知道段首要空两格,但是在这里却不知道。可见,学生的考试审题的意识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第2题是常规的古诗词默写,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是对古诗词以机械记忆为主,所以会出现一些错别字。另外,命题者百虑中有一疏,默写中的最后一题出的是今年七年级教材已删的篇目《西江月》中的内容,让学生不知所措。
第3题命题者结合了我县的“精读百书工程”,考查了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够,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仅局限于教育局或学校提供的一些书,并且在阅读时并没有理解书的真正内涵。还有不少学生把一篇文章当成了一部书,这也是审题做得不够好。
这一部分主要以语言积累为主,语言运用类的题目稍少了点,也就缺少了让学生更多展示自己创造性思维的舞台。
试卷第二部分是“古诗文阅读”,包含了“古诗阅读”(《过故人庒》)和“古文阅读”(《论语》五则)两个板块。
其中第一板块共2个小题,考查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欣赏。这2题的得分率极低,特别是第1小题,学生很少有抓住“室内外景联系”这一题干中关键词的,填的都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第2小题要求从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等角度去欣赏诗句,绝大部分学生只能从内容方面去谈自己的理解,只有极少部分同学能从修辞和用词的角度去进行分析。
第二板块选了《论语》课内的两则和课外的三则,共5个小题。第1小题考查的是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能得满分。第2小题大部分学生对第一则课内的《论语》都能理解和掌握,但有少部分同学的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填错了句子。第3小题命题者让学生结合对句子的理解畅所欲言,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正确的认识,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4小题考查的是对古文内容的理解和界定,答题情况良好。第5小题虽然命题者充分考虑到了七年级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的不够,给了大量的注释帮助学生去理解。但是广大考生好像并不一定都“领情”,不少学生把“巧言、令色、足恭”奉为了美德!让人也不禁怀疑:中国的道德退化还没这么迅速吧!另外,学生在“从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举例”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好,泛泛而谈的较多。
试卷的第三部分是“现代文阅读”,共两篇。
其中第一篇是课内的《羚羊木雕》节选,共6个小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概括,文章结构的基本知识,记叙文记叙顺序的理解和运用,就课文中的事件结合自身实际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由于这篇阅读曾经在县教研室命题的单元试卷中出现过,并且题目都完全一样,学生的答题情况较好。但老师们需要重视的是,即使做过讲过,学生得满分的并不多,并且还有部分学生12分中只能得4一5分。这说明学生对课内知识巩固得还远远不够。
第二篇是课外阅读《那个孩子》,共8个小题。第1小题考查的是生字词的掌握,许多学生前后鼻音不能很好地区分。第2小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在理解上学生的问题都不大,但是概括能力普遍欠缺。第3小题考查的是对关键信息的捕捉,只有少部分同学抓住了“尊重”这一题干的中的关键词。第4小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概括表达能力,和本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之一“父母之爱”相关,但学生做得不好,主要是思考欠缺深度,往往只注意到了一些表面的现象。第5小题考查的是学生结合语境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学生的延伸能力有限,没有很好地结合前后文去作答。第6小题本意是要考查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揣摩,但由于命题者的疏忽,画横线的标注漏了。7、8两个小题都是考查学生对全文的理解,学生都能把握住作者的写作意图。但第8小题本来应该是一个多维多向的开放题,所给的答案有局限学生的思维之嫌疑。
试卷的最后一部分是“写作”,是一道全命题作文:“榜样,就在我身边”。命题者充分考虑到了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这个题目让学生能把对自己身边生活的思考表达出来,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并对学生的思想具有积极的导向。大部分学生的作文都有明确的中心,有具体的生活内容来支撑中心。主要不足是:作文结构不合理,典型的“三段式”较多,甚至还有一段到底的情况;语句不够精练,用词贫乏;缺少新意,没有情感上的提练和升华。还有极少部分学生没有顾及要求,更改了作文题目,或者写了所谓的“诗歌”。
二、教学建议
一、努力转变教学观念,真正转换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和中考命题的进一步改革,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试题将会成为主流,要适应这一潮流,教师必须从神圣的教坛走下来,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人,而不是过去的主宰者。还学生以自由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及积极主动的发展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探索性的尝试,努力培养全方面素养俱佳的新人。
二、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巩固,因为只有立足课内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向课外延伸,语文教学造不出空中楼阁。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一字、一词或者一个注释,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件大事。阅读和审题要注意每一个要求和细节,表达要科学准确。
四、引导学生有效增加课外阅读量。只有这样,才能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开拓自己的视野。
五、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教学中要多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别人的作品中的情感,也才能使自己的作文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六、作文教学应高度重视,建议将写作课单列,同时具体的写作课上,要在立意、基本的谋篇布局和文从字顺上即“通顺”上下功夫,而从这次考试的作文来看,学生在审题方面虽然问题不大,但在立意和谋篇布局方面仍有较大的问题。在各种文体训练中,重点还是写好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要学会基本的描写方法和叙述方法,要能鲜明而准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为自己的立论寻找强有力的论据等。作文训练要做到“序列化”,训练应扎实、有序,不能可有可无,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试卷评价
从形式设计上看,本试卷的整体面貌保持了以往期末试卷的一贯传统。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四大板块的分值分配规范合理,注重了试题的继承性与稳定性。有些题目的设计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创新,如现代文阅读,选取了较为“冷门”的课内片段,一方面回避了复习热点,另一方面,考查的题目也是前所未见的,真正地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文言文阅读,突出了重点,恰到好处地拿捏了难度,保护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写作题更开放,半命题作文,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多维度、多元价值取向地寻找自己的兴奋点,从而构思出基于个人思想情感的独特的立意。就考查内容来看,考查的知识点涵盖面较广,符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重点要求。并注重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考查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试卷整体难度适中,从结果来看,坚持难度值不低于0.7的原则,知识点覆盖面较广,体现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的基本要求和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正确导向。
二、定量分析
从抽样统计来看:
1.整份试卷得分率90.88,卷面书写总体整洁、规范。第一大题得分率很高,说明学生基础扎实,平时掌握到位。
2.课外语段第11题普遍存在扣分现象,虽然得分率不低,但是说明学生在理解上普遍不能到位,需要加强。课内文言文字词解释扣分较多,说明学生对字词的掌握只停留在点上,而且是重点上,忽略了“面”的掌握,或者说对文言文的理解知识一知半解,还需要学得更细致。
三、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
根据拼音写汉字,得分率高,“彩”字只有少数学生写成形近字“采”,“旋”出现错别字,如“弦”,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字音没掌握清楚。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哀愁”“娇羞”这两个词容易选错,但错误率低。
根据下列情境,说话得体的一项。这个题目的得分率很高,接近百分之百,证明学生的语感不错。
错别字,能找出来“慕”字,但改错的人很多,改成了“暮”,应该是“幕”。
病句,能找出来的都能改对,找不出来的人也有。
5.古诗句默写得分率高,偶有错字,如“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渝”写成了“喻”,“州”字写成了“洲”,属形近字记忆发生偏差。
6. 语言运用得分率高,只有少数学生理解错误,没点到“机会的把握”。
7.走进名著,少数学生没把知识记准确,作者和作品不不配套,应该是法布尔的《昆虫记》。
第二大题
一、《社戏》:
1. 第8题:回去时的心情与去看戏时的不同,从整体上看,这一题大多数同学2分中只得1分,关键是把回去时的心情只理解为“留恋”、“依依不舍”,而其实是“无比欢畅”。
2. 第9、10、11题:大部分学生回答基本能答到点,第12题对“初夏的雨天”的描绘也基本符合要求。
二、现代文课外阅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1.第12题: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大部分同学基本符合要求,但也有一些学生在“简洁”“概述”上不注意,显得繁琐。
2.第13题:能回答到要点上。
3.第14题:(1)第一问划线句的描写方法,好多同学写了“夸张”等修辞手法,这一问扣分率较高。
(2)第二问表达效果在表述上还可以。
4.第15题:没大问题。
第三大题
《狼》片断:
1. 第16题解释带点字:止、故、眈眈、暇。“止”正确率最高,其次故、暇,做得最多的是“眈眈”。“眈眈”应为注视的样子,但很多同学写成瞪着眼睛。
2. 第17题,翻译句中关键字:洞、遂没有翻译出。
3. 第18题,哲理:扣住敢斗、善斗(智斗)才能完全得分。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只提到“不能心慈手软”,只得1分。
《祖莹偷读》课外文言文语段:
1. 选择题,第19、20题准确率较高,但相对第20题错误率较高。第19题解释带点字,第20题诗一词多义。
2. 翻译:重点字:恐、为,比较简单,得分率较高。
3. 启示:第22题,得分率只要能扣住“勤奋学习,就会学有所成”来答即可,不得分的只有个别同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第四大题
作文《我的 》
优点:1.审题明确,没有出现离题偏题的现象。
2. 构思巧妙,部分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多角度构思,使作文结构严密、中心突出。
3. 选材得当,部分学生选材典型、独特,抒情真切感人,很有新意。
4. 结构完整,字数达到要求。
缺点:
1. 多数学生立意不高,对主题挖掘得不够深,只停留在较肤浅的认识上面。
2. 题材平淡,不能捕捉到生活中独特之处。
3. 语言较贫乏,缺乏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
4. 少数学生拟题不当,随意改换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