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教育,学生学会了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有了阅读的兴趣,整体语文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还有5、6个学生学习语文还有些吃力,需要加强点拨,指导,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识字”8课,“课文”26课,8个“单元练习”。
1.习惯
本册教材突出两个习惯的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
从两个习惯的培养顺序安排看,先听后写合乎认识的规律,合乎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语言表述看,“倾听”更加贴近课标,“勇于”更加切中时弊,“认真写”更加关注过程。
2.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共安排生字483个,其中要求写的298个,只要求认识的185个。11个多音字(安排在会写的生字中),在字的右上角加“*”予以标识。这样“识写分流”的安排,能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教材中的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随课文识字,随课文安排了76个偏旁。
集中识字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顾名思义,词串是将相关的词语串连起来,用以表现某个场面或意境。词串是押韵的,可以连贯起来诵读。词串配有相关的情境图,用以帮助儿童理解词语的意思,并感受词串描绘的意境。如识字1:“春天 春风 春雨/柳树 小草 嫩芽/布谷 燕子 蜜蜂/梨花 杏花 桃花”。分开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押韵上口,好像一首小诗。
安排此类课文的意图是:使学生借助韵文形式和情境图识字;通过诵读进行自动化识别汉字的训练;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并受到美的熏陶。
(2)看图会意识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字理,并附有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的相关短文。如识字3便是通过有关舟、竹、石、泉、川、燕等字的“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儿童初步认识到绝大部分的象形字、指事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识字7则通过形象化的图形来显示“人-从-众、木-林-森”等是怎样以基本字逐步叠加来体现字义的。
(3)转转盘识字。先通过转转盘显示一组同声旁的字,再将这些字编进短文,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如识字4:课文先以转转盘换偏旁的方式,转出了驰、地、他、池等一串同声旁的形声字,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这几个字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然后让学生读一则有趣的字谜:有马能行千里,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水能养鱼虾,以加深对形声字造字规律的理解。
安排此类课文的意图是: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集中识一批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无论是随课文出现的生字,还是识字课文中的生字,凡要求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里出现;只识不写的字则列在两条绿线内。无论哪一种识字途径,都要读准生字的字音,并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词句的意思。
3.课文
一年级下册共选编课文26篇,分为6个单元。各单元内容相对集中,篇幅短小、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从内容上看,大多是和儿童的学习、生活贴得很紧的、充满童心童趣的课文。同时,也有反映革命领袖品质的课文,如《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陈毅探母》;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如《小松鼠找花生果》;体现时代气息的课文,如《好学的爸爸》等。从体裁上看,不但有记叙文,还有诗歌、寓言、童话、民间故事,有助于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课文语言规范,易读易背,易于学生进行复述和说话练习。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一是把培养认读能力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读书、写字两大重点。26篇课文中有20篇只安排朗读课文和描红写字两项作业,其余6课也都把朗读、描红两项作业作为重点,此外再增加一点富有童趣的实践性、探究性、创造性作业。如学了《鲁班和橹板》,便要求学生收集一个有关发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了《蚂蚁和蝈蝈》,要求学生“分角色演一演这个小故事”。这样做完全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少做题,多读书”的精神。二是注重语言积累。26篇课文,要求背诵的达15课,这是符合儿童记忆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龄特征的。抓住记忆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一些好东西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4.单元练习
本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三、教学措施:
1、 要注意把握同族教材个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册教材采取了按照专题来整合个部分内容的编排方法,每一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教师在备课、钻研教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设计教学方案,真正发挥教材整合的教育教学效果。
2、 识字和写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师资要求的把握上,要尽量避免走入两个误区。第一,切莫忽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对所有学生作统一要求。第二、不必将学生是否能准确世纪脱离开任何语言环境的单个的字,作为衡量其是否掌握了要求认识的字的标准。要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
3、 阅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其次,阅读教学绝不单单是为了理解课文内容,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一方面要扩大问题的涉及面,减少无意义、物价值的问题,一方面要注意提问的内容、方式和角度,提出有思考价值、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成果的机会。
4、 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教学时,应重视清静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焦急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为学生提供刻意模仿的对象,关注交流的状态,予以调控,形成师生、生生互动。
5、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进度表
周 次 | 日 期 | 教 学 内 容 | 备 注 |
1 | 2.22-2.27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识字1 识字2 | 2、 22上课 |
2 | 2.28-3.5 | 识字3 识字4 练习1 | |
3 | 3.6-3.12 | 1.春笋 2.雨点 3.小池塘 | |
4 | 3.13-3.19 | 4.春到梅花山 5.草原的早晨 练习2 | |
5 | 3.20-3.26 | 6.蘑菇应该奖给谁7.骑牛比赛 8.小松树和大松树 | |
6 | 3.27-4.2 | 练习3 9.吃水不忘挖井人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 |
7 | 4.3-4.9 | 11.奶奶的白发 12.陈毅探母 13.好学的爸爸 | 清明节放假 |
8 | 4.10-4.16 | 练习4 识字5 识字6 | |
9 | 4.17-4.23 | 识字7 识字8 练习5 | |
10 | 4.24-4.30 | 期中复习 | 期中复习 |
11 | 5.1-5.7 | 14.鲜花和星星 15.放小鸟 16.这儿真好 | 劳动节放假 |
12 | 5.8-5.14 | 17.世界多美呀 18.月亮和云彩 练习6 | |
13 | 5.15-5.21 | 19.三个小伙伴 20.蚂蚁和蝈蝈 21.古诗两首 | |
14 | 5.22-5.28 | 练习7 22.司马光 | |
15 | 5.29-6.4 | 23.鲁班和橹板 24.乌鸦喝水 25.咏华山 | |
16 | 6.5-6.11 | 25.咏华山 26.小松鼠找花生果、 | 端午节放假 |
17 | 6.12-6.18 | 练习8 整理 | |
18 | 6.19-6.25 | 期末复习 | 期末复习 |
19-20 | 6.26-7.9 | 期末复习、考试 | 期末复习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