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南六省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活动笔记


2017年11月26---29日,我有幸与同事一起去湘潭参加中南六省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聆听了七节高中生物优质课,收获满满,感触颇深。
高中段分三个年级赛课,同时进行,看着教学竞赛安排表,真的是都想听,但时间有冲突,只得舍弃一部分课,我们计划是上午听三节高一的课,下午前两节听高三,后两节听高二,这样就不会耽误听郑州市第七中学孙琳静老师的课。
高一赛课题目为《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三位老师,同课异构,各有千秋。
导入环节:1.黄老师主要是常规导入法,由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牛吃草可以为我们提供肉、奶……,我们今天就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2.陈老师以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导入,即分别出示不同图片,以富有感染力、惊喜的声音分别说光合作用给地球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光明……,引出本节课,然后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3.莫老师以光合作用的概念导入。三位老师的导入各有千秋,黄老师的导入自然,与生活联系紧密,其声音比较大,导入很有激情;陈老师的导入能结合微课,再加上老师富有感染力、惊喜的声音,好像在看一小段科教片,令人耳目一新;莫老师很年轻,但声音小,没有激情,导入印象不是很深刻。
教学过程:1.黄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概念,根据概念写出反应式,由反应式强调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产物;其次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让学生根据导学案预习相关内容,完成后小组展示,再补充相关内容,个别提问与集体回答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相关实验过程、设计思路的理解;最后学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首先放了一段《微课视频》,由ATP中能量的来源过渡到本环节,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预习→小组合作,推理光合作用过程→展示光合作用过程→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建模补充资料→教师提问、总结→达标检测。2.陈老师单刀直入,直接学习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首先出示任务一,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完成导学案上相关表格;展示后通过回顾探究历程,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难能可贵的是在学习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时,播放自己制作的微课,情境再现了标记过程及实验结果,印象深刻;接着学习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教师首先出示资料一:光照下,有O2释放,Fe3+→ Fe2+;无光,无O2释放,Fe3+没变化;资料二,有光,有ATP生成,无光,无ATP生成。让学生分析光反应过程的条件、产物,并结合图解及时总结;由资料三引导学生分析暗反应的条件、产物,边绘图边总结,一气呵成,最后练习巩固。3.莫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只学习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过程主要是依次呈现每位科学家的实验过程、结论,教学方法是学生看、老师提问、回答等。
比较三位老师的教学过程,他们的教学思路、教学策略各不相同,但是可借鉴的地方有很多很多,1.黄老师虽然年龄偏大,但是上课非常有激情,在教学中通过层层设问,使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通过让学生探究、讨论,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实验设计能力;教学中注重及时总结,促进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的理解和掌握,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及时鼓励学生,语言亲切,令人鼓舞,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从教学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认真负责的老师,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值得我们学习。2.陈老师虽然年轻,但个人素养非常高,普通话标准,语言亲切富有感染力;教学设计新颖,一开始就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牢牢吸住引大家;光合作用发现历程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又通过对比分析,循循善诱引发学生思考,很好地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最令人惊喜的是在学习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实验时,播放自己制作的微课,情境再现了标记过程及实验结果,方法新颖,印象深刻;对于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首先让学生分析资料,知道光反应、暗反应的条件及产物,然后边绘图边总结,使学生更加清楚反应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3.莫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看、老师提问、回答等,教师虽然年轻,但是声音小,没有激情,部分地方听不清;课堂容纳量小,仅仅学习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教学形式单一,没有注重学生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可能是上课有些紧张,没有放开,这三节课她明显处于弱势。
以上是我对三节“同课异构”课的感悟、收获,它真的是视觉上、听觉上的盛宴,令我久久回味,欲罢不能。

 
热门中学教学总结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