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一年一年级,闲下来记录一下自己的收获,继续前行。
一、抓好课堂这个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她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但无论怎么变,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成绩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合理利用支配好课上时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备好课以外我们还要备学生,即把我们备的知识以学生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教给他们。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是严格要求与放任自由相结合的。如果一节课一严到底学生会感到很压抑,久而久之便会对你的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对这一学科失去学习的信心,甚至还会产生抵触的心理,引发不利于课堂教学的事件发生,例如上课睡觉、破罐破摔完全放弃。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就有了丰富的情感和激情。我们都是从学生过来的,都知道这个道理,重点是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对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接手一年级,我就高估了7岁孩子的注意力,总因为学生太容易走神儿而发愁甚至急躁,后来我仔细反思,我是因为教惯了高年级而不适应一年级孩子的特点,他们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是正常,他们不会像初三学生那样一听到老师说“下面我讲的这一点很重要”就竖起耳朵集中注意力听讲,我应该从自身找问题,多想办法去改善这种情况,我觉得首先得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1、利用多媒体课件。课件生动直观,表现力强,能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积极性容易调动,“摘苹果、小猴过河、放气球、猜字谜、闯关”等教学方法,只要稍花心思就可以抓住学生。
2、让课堂动起来。这样不单单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分角色朗读表演在我们的语文课上现在就已经进行得很好了。另外学生可以在课上即兴表演,在学生集体读书或者个别读书时,我们也没有拘于形式,学生可以边读书边做动作。例如在讲《荷叶圆圆》时,我会问学生“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是怎么“立”的,“展开透明的翅膀”,是怎么做的,大家可以边读书边演示,“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又是什么姿势。学生做的惟妙惟肖,自然在表演中理解了“立、展、蹲”的意思,同时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在学《弟子规》时我们采用快节奏拍手读、慢节奏拍手读和老师学生接读、男生女生接读、老师提问学生、学生提问老师等形式来背诵。
在学生真的疲劳时、犯困时、注意力特别不集中时,我会停下来,因为这个时候讲什么都等于没怎么讲,十分有必要停下来,一遍遍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甚至批评这时候对于一年级孩子都不是很有效的做法。这时我会跟学生说:“我知道大家困了,那么全体起立,老师给你们10秒钟我们活动一下好吗?以你自己的方式赶走自己的瞌睡虫吧。”学生们瞬间来了精神,脸上都没了困意,有的蹦蹦跳跳几下、有的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手快速拍拍脸蛋、还有的同桌两个三个互相逗乐。当我喊道“ 3、2、、1停”时孩子们都已经抱臂坐端,腰秆挺值、目光炯炯看着我了。有时候我还会加入其他活动,比如讲到“象”这个字时,我就让学生唱一唱音乐课上学的《两只小象》。这些活动看似耽误了一点宝贵的课堂时间,其实他们提高了课堂效率,比疲劳学习让学生收获大。
二、遵循课标、用好教参。
课标是课堂教学的依据,课标对每个学段在“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有阶段性要求,如果我们忽视课标,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不是特别清楚课标对每个学段的具体要求,没有落实课标。二是想提高学生能力,却使劲儿过重,超出课标要求,学生不但接受不了而且对学习丧失信心,揠苗助长。三是感觉学生能力有限,课标的要求学生达不到从而不去实施。我感觉第三种情况最容易出现。例如,低年级要求学生学习默读,但是一年级学生的习惯是出声读,老师要求默读他们大部分还是会出声、小声低声读,如果这时候老师不去干预引导,甚至放弃练习默读的读书方式,那么很有可能到三四年级个别学生的默读能力还是很差,可能会默读了,但是却不会默读的同时筛选重点信息。再例如,对于字理的学习,形声字、象形字、会意字,学生学起来刚开始确实有难度,但是你说的次数多了,学生接触的多了他自己就慢慢开始消化了,虽然不会完全接受,但是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他会把这些老师讲过但是没有完全接受的知识再次消化,直至变为自己的东西。遵循课标,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长远发展,否则该一二年级达到的目标一二年级没有完成,那么三四年级学生能力就会欠缺。
我们要养成每课必看《教师用书》的习惯。《教师用书》是紧扣《课程标准》,依据《课程标准》来设定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目标都十分有价值、十分全面,值得我们反复琢磨。另外,每一课的“教学建议”这个版块也特别的好,它会指导我们如何把知识点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教给他。
三、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
对于语文教学,正如面对一座金库,教师的任务不是帮学生直接打开,而是引导学生用钥匙将这座金库打开。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教师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教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让他用相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并能用这种学习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自己主动学是学习比较高的境界,也是老师一直追求的却难以让学生达到的境界。我们要有引导学生生活中主动学习语文的这种意识。我尝试过这样做,感觉有一点作用。好好利用教材上的板块,例如上学期学习园地上有 “展示台”“制作姓名卡片来认字”我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制作精美的姓名卡片,第二天在班级通过展台展示,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小伙伴的名字,同时延伸到发作业本,小组长发的时候,引导他记小组内人员的名字,一段时间换个人收发作业,学生们认识的名字多了。这学期“学习园地六”的展示台,“我在包装纸上认识了哪些字”,让学生从家里拿来包装纸来认字,这些板块利用好了都能延伸到生活中。另外,老师在生活中要多说。例如,每次出黑板报时,我选取的素材都是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出完之后我会给学生解释一下,什么是“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怎么分”。
教师的鼓励、评价语。学生们的都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一起去引导,然后去帮孩子保持。上周去参加“汉字听写大会”我发了个小视频到朋友圈,我们班王文森的妈妈在微信上跟我说,她的女儿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被挑选出来代表城东路小学也去参加了,下午回到学校,我讲到一个有难度的字,故意让王文森说识字方法,当然他是优等生说得很好,我就趁机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文森认识这么多字吗?老师知道,因为他的妈妈爱看书,他的姐姐爱看书,他也爱看书,今天我在汉字听写大会上还偶遇了她的姐姐赛场上她的姐姐表现的特别优秀。相信如果文森坚持爱看书的好习惯,几年后他也可以代表我们解放路小学去参加比赛,老师也希望咱们班可以有更多的人去参加。”晚上,文森的妈妈就问我今天都跟文森说了什么,他今天和姐姐一起看书的时候把好多不认识的字都记到了一个小本子上,我跟文森妈妈交流了几句,跟她说要保护珍惜孩子主动学习的激情。周末常涵语的爸爸就让我在给他推荐两本书,孩子这周让买书呢,说多认字几年以后参加比赛呢。
课堂时间确实宝贵,但是在孩子们疲劳的时候我们要停下来,让他们活动活动,帮他们找回精神;该发散思维的时候我们要发散,有必要拓展的时候我们要拓展;该说点题外话增长一下孩子们见识的时候我们要啰嗦几句。长久下来我们可能会发现耽误的这几分钟,其实让学生和我们收获很多。
解放路小学 孟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