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体概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依纲扣本,没有偏题怪题,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紧扣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检测的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既重视基础,又适度延伸,侧重考查了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灵活性、综合性。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
| 人数 | 平均分 | 优秀率 | 及格率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年级 | 286 | 71.6 | 7.3% | 86% | 93 | 33.5 |
五一 | 57 | 73 | 14.04% | 87.7% | 91.25 | 39 |
五二 | 58 | 71.9 | 5.36% | 89.7% | 89.5 | 51.5 |
五三 | 57 | 72.3 | 12.28% | 84.2% | 92 | 35.5 |
五四 | 56 | 72.5 | 17.24% | 79.3% | 93 | 33.75 |
五五 | 58 | 68.2 | 6.9% | 79.3% | 88 | 33.5 |
从卷面和答题情况来看,全班大部分学生卷面书写不够工整、涂抹较多,良好的书写和答题习惯尚未养成。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课外阅读失分较多。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有些题型的意思理解不准确,答题时出现错误,特别是“褒义词”和“贬义词”还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三是学生有畏难心理,看到阅读题就害怕,没有认真读短文,随心所欲写答案。特别是课外阅读,很多学生的答案都是文不对题,四是学生习作水平不高,不能把平时训练的习作有效的转换成考场作文,感觉缺少关键语句和与主题联系起来。
三、存在问题(一)基础知识从答题情况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牢固。尤其是看拼音正确率较高,极个别的学生不会拼读导致较多的失分,其他的失分是个别易错字出错。如看拼音写词语总分6分,学生平均分在5.3分,按课文内容填空共7分,学生得分6.3分。词语上面学生的失分还是集中在“涩”字一部分学生写成了上下结构;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赋”字很多学生多加一撇。‘搀’字没写弯钩;硝烟的硝,写成销,坚贞不屈的坚贞写成坚强等。进步空间依然有,但不是很大。抄写题就是送分题,学生失分一是因为有错别字,二是没有开头空两格。
(二)积累运用这份试卷的积累运用题目比较灵活,不仅仅是考察学生会写,而是先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辨别能力,最后才是书写能力。但偏偏学生就是前两个能力欠缺,导致会写的不知道写哪个,写不上去,写不正确。在评价人物形象时,部分学生用来形容晏子的“能言善辩”来形容杨氏子,“辩”还写成“变”,用“机智勇敢”来形容费奥多罗夫完全是错误行为。在直接考察积累背诵上,学生还出现背串内容和错别字的情况,说明他们还是死记硬背,没有进行理解记忆。如:让辨别感情色彩一致的词语时,很多学生不知道感情色彩分为哪些种类,直接导致做题时没有思路;如第11小题的第四小题,本题没有直接让写出《离骚》中学过的句子,而是先问我们在每年( )节纪念屈原,再写出本册书学过的他的名句,第一空很多学生竟然写的是清明节,生活中学到的知识不会灵活运用,第二空失分主要是因为孩子们不知道《离骚》是屈原的作品;第六小题让仿写句子,学生的失分主要是没有分析出来出题人的要求是让写拟人句。另外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度不够。学生对病句类型(词语搭配不当、前后矛盾、语序颠倒、缺少主语等)掌握不全,语感差,关联词语不太会运用。所以在选择没有语病的句子时,直接导致学生无从下手。听力题也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究其原因是学生审题不认真,让选错误选项,都选成原文中句子。以上内容,教师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使学生掌握要领,训练的广度上和灵活性上要加强,不能只做教材上的练习,浅尝辄止。
(三)口语交际总分4分,学生平均分3.3分。好多学生不能得满分,具体的原因是不能围绕观点进行阐述,理由不够充足、条理不够清晰,还有个别的学生没有称呼。另外,书写不够工整、美观也是导致失分的原因之一。
(四)阅读理解1.课内阅读课内阅读满分8分,年级平均分6.8分。这道题不偏不怪,都是课堂上讲的内容,学生得分率并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读题不认真,审题不细致,答题不经思考,理解句子不去认真揣摩、体会、感悟;有部分学生书写潦草,词不达意。失分的具体原因一是出现学生在做按照课文内容填空时有错别字,二是不能正确区分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法,本来应该写写作方法的都写成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班上很多优等生都犯了此项错误,三是很多孩子答题抓不住关键点,写的内容很多,却没有答在重点上,如“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一题中,重点是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意,部分同学都理解为希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理解有偏差。四是学生组织语言能力差,知道答案的关键词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但是不能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描述。造句时,很多孩子语言贫乏,语言组织水平低,还有极个别同学语意不通顺的情况。2.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满分16分,年级平均分8.8分。这道题是学生失分的重灾区。阅读部分学生在分析、概括、语言表达能力三方面失分率较高。这道课外阅读题基本上所以的答案都能够在文章中找到,可学生还是得不到分。充分反映出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畏难心理,一看到阅读题就心中害怕,不能静下心来好好阅读文章,这都是平时不好的做题习惯堆积的结果,在平时的作业中,只要一看到阅读题就空着不做,或者是随便写两句完事,老师评讲时只注重抄写答案,不积累做题方法,等到考试的时候手足无措;二是只是不会迁移运用。最集中的表现是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句子的能力薄弱,一是对词语体会不准确,意义完全不对二是体会句子的意思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三是根本不做答。其中“精湛”这个词语学生在四年级时都学过,可是换一个语境、换一种方式就都不会做了。三是搜集信息、概括信息能力薄弱。学生答题时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正确,出现偏离主题的答案的很多。最后一道小题,学生感悟偏颇的很多,不能紧扣文章中心。
(五)习作习作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从自己经历过的生活中选材,自拟题目,写起来有话可说,也能写出真情实感。但是从得分情况来看,学生一类文偏少,更是没有满分作文。主要还是习作中写的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很多习作都是生搬硬套,要么写童年趣事,要么写最难忘的一件事,不能把自己的习作和题目的要求紧密的结合起来,导致中心不够突出,得分率普遍不高。
四、教学改进措施(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习兴趣要想让学生成绩提高,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会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进行有实效的学习。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一定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态度,走近学生,走进学生,把自己当做学生的一员,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及时开导学生,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最终达到提高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实效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我们依旧没有站在系统性的教学高度来审视。在阅读教学中就文解文,教师重“教”不重“导”(教材中的略读课文,采取的是走过场态度,草草结束),学生所学知识不整合,缺乏促进继续学习的能力。语文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我们老师忽略了过程中读、悟、用、说、写、等方法的指导;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在积累方面的吸收与内化,逐步形成能力。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变学生“接受式学习”为“吸收式学习”,做到:引学生“悟”、教学生“法”、导学生“理解”、重学生“运用”、求学生“发展”。
(三)依托课本,扎扎实实开展教学我们要明确教学任务是用课本教,而不是教课本。凡是课本上涉及到的内容,都要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进行渗透。如:课后资料袋推荐的书目,课本上著名作家的代表作,重点课文的原著都要通过好书推荐的形式推荐学生阅读,并通过读书交流进行反馈;每单元日积月累涉及到的作品也要普及给学生,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培养做题习惯,提高做题技巧本次考试中,很多判断题失分都是审题不认真,因此,在以后进行资料讲评时一定要重视评讲的过程,重视过程中方法的指导。在评讲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审题,根据要求进行做题,其次不要就题论题,而要举一反三,注重对方法的总结。让学生慢慢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做题,而不是胡乱蒙。
(五)注重周清,落实跟踪每周都对本周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及时梳理归类,并通过周清,进行检测,最终达到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本周学什么清什么;准备周清试卷时就多准备二三十份,提前一天把周清试卷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读背,周清之后及时评讲,在接下来的一周利用学生间师徒帮助的形式进行订正,并继续对潜能生进行追踪测试,确保每位学生都牢固掌握。
(六)小组合作,互帮互助针对年级里面潜能生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一对一帮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当小老师,在不同的方面进行互帮互助。
(七)多项活动并举,丰富积累针对学生习作思维窄,无话可写,无事可念的情况,我们决定开展不同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积累。如“护蛋行动”、“连词成句”等。保证学生在习作时有事可写。
(八)继续加强书写训练,提高书写质量注意书写训练,把书写工作做到平时,努力提高书写质量。平时的作业都要求学生书写时做到“横平竖直、四四方方、大小均匀、干净整洁”。及时在班上鼓励、表扬书写规范的学生,及时进行评比,鼓励学生赶超比。希望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语文成绩能够得到质的提高。